月季为半耐旱花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寒耐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喜光喜温暖,适宜在22—25℃的温度中生长最为理想。月季作为中国玫瑰,因其艳丽的花朵被誉为“花中皇后”。月季的日常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修剪、浇水、施肥、温棚控花、病虫害防治以及杂草清除等方面。
修剪
月季的修剪可以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季修剪两大类。休眠期修剪包括冬剪和花后修剪。
冬剪
冬剪是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进行,主要目的是决定树冠的整形、第2年的开花质量以及树木长势的旺盛情况。冬剪时应选择春夏季节长出的粗壮花枝,从基部向上保留2-3个饱满芽,其余枝条剪去。对于病弱枝、枯老枝、交叉枝、砧木萌发枝应尽量剪去。修剪时应注意枝条的合理布局,保持冠型匀称,树冠内部侧枝需疏剪以改善光照条件。修剪时要照顾到幼株轻剪,弱枝强剪,强枝弱剪,直立主枝留外芽扩张主枝留内芽,以利于明春萌发后高度一致开花更整齐。月季重修剪后需要准备过冬。
花后修剪
花后修剪主要是为了集中营养萌发新枝,使次年花开得大而美。修剪方法根据月季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而定。5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花后修剪,及时剪去残花,保留2-3个饱满芽。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第2次花后修剪,此时正逢盛夏,修剪应轻剪,仅在残花下第2个叶处剪去,无需剪去过多枝叶。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3次花后修剪,改为中剪,每个枝条留2-3个芽,去除重叠交叉和过密枝条,保证通风透光。这最后一次开花后,一般只把残花剪去或不修剪,以集中养分使枝条充实为过冬作准备。
浇水
月季为半耐旱花卉,因此浇水应间干间湿。需遵循三浇三不浇原则:3月迎春时要浇、9月迎秋时要浇、12月冬眠时要浇。发芽时不浇、开花时不浇、叶子上不浇。发芽前应浇一次透墒水,在展叶长枝的营养期应充分供水。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花芽分化期,要适当控水以防徒长不孕蕾;开花期则应适当少浇水以防花早谢。盛夏浇水宜在黄昏进行。冬前灌足封冻水,土壤解冻后灌春水。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施肥
施肥要根据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掌握勤施、少施、淡施的原则。3月月季早春发芽前可按40g/m2追施复合肥,发芽并开始放叶时不宜施肥。4月中旬初出蕾前5-7天施一次有机肥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其中第1次喷0.1%磷酸二氢钾,第2次喷0.13%-0.15%磷酸二氢钾,以后喷0.18%-0.2%磷酸二氢钾,间隔期为7-10天。盛花期不宜施肥。6月、9月花谢后腋芽未放前再施一次肥。7-8月高温期月季接近半休眠状态不宜施肥或少施肥。秋季应停止施肥以免催发秋梢致其冬季冻害。12月份可施一次有机肥,冬季休眠期不需施肥。月季施肥应注意几点:生长期追肥以速效氮、磷、钾为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在月季冠径外围深20-30cm;根据月季生长情况可叶面喷施0.05%硼砂、硫酸锰等微肥;叶面施肥宜选在气温较低无风天气的早晚进行,重点喷施新梢嫩叶和叶片的背面;衰弱植株宜少量多次、薄肥勤施,防止肥害。
温棚控花
温棚控花时,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温棚内温度不超过28℃,不低于15℃。若温度过高要通风降温,温度过低时便停止通风。湿度控制在75%以下,湿度过高进行通风。通过设置温棚通风口适时开启和封闭来控制好棚内温度和湿度,还可以防治病虫害和排出棚内污浊有害气体。月季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28℃,坚决防止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为此每个温棚内在中间位置都要悬挂温度计。通风口数量以棚架面积大小而定,面积大、通风口就多。通风口早上7︰00—9︰00打开,下午4︰30—5︰30封闭。通风口的大小和阴雨是否开启要根据棚内温度、湿度适时调整。
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每隔10天喷洒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虫害主要以防治介壳虫和蚜虫,介壳虫喷施速蚧杀,蚜虫喷洒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杂草清除
按时进行人工清除杂草。
以上就是月季日常管理技术要点,花农们只有做好月季的管理工作,才能收获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