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晓中医 ,作者Scratchant
晓中医.
王晓鸣,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专业方向为中医儿童保健学,主要病种为儿童生长发育性疾病、多动症、抽动症、复杂性高热惊厥、哮喘、易感儿、便秘等。
编者按:
山水有灵,本草有情。借物言志,生活大美。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除老“浙八味”和新“浙八味”16种知名道地药材外,还有“磐五味”“衢六味”“淳六味”等优质地产药材。为推动浙江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浙产中药材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以散文随笔的风格呈现、编撰了《浙味本草》这本书,希望以这种轻松、贴近生活的形式让广大读者了解本草、亲近本草、学用本草。
洧之外,洵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郑风·溱洧》
从《诗经》中可见,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时,彼此相赠的信物就是芍药。芍药的花语之所以有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意,也可能是来源于此。别认为只有玫瑰是爱的象征,要知道芍药才是真正的“爱神”;比起西方带刺的玫瑰,芍药不仅美丽,还是良药,更富中国特色。
杭白芍是浙江的道地药材,被誉为“浙八味”“磐五味”之一。一直想去磐安,看大片芍药花开的景象,无奈因为花期难遇,错过了好几回。今年,早早与磐安故人约好,待到芍药花季,终于成行,圆了梦。
芍花绽放云水谣,再登大坪
4月下旬,行驶在磐安的乡间路上,稍加留意,就能看到绽放的芍药花点缀在村落间,只见青山叠翠,农舍错落,炊烟袅袅,芍花摇曳,好一幅大美山水画。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磐安县冷水镇大坪山顶的云水谣农庄。我是第二次到访这里了。记得上一次是3年前,高山上刚种植了一些药材,当时听了农庄主描绘的愿景宏图,很是期待。时隔3年,云水谣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
云水谣海拔最高处达800多米,是一处集种植、观光、度假、避暑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农业园区。这里最负盛名的是中药材种植,品种有20多个,如芍药、延胡索、贝母等,都是磐安道地中药材。园区内种植的猕猴桃、水蜜桃、杨梅、石榴等果树均已成材。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里大片的芍药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到了夏季,云水谣更是“高山避暑”之胜地。园区内划分了多个功能区:中药材种植区、四季果蔬种植区、特色别墅区、野炊烧烤区、爬山长廊、观光亭、森林吧台、露营场所、农家住宿等,已成规模。
沿着山道走着,百亩芍药呈现在眼前。芍药花已次第开放,虽还未到最佳赏期,已见千株芍药。有的芍花红粉翩翩,有的花蕾含羞朵朵,占尽暮春风头。盛开在高山上的芍药花,犹如花神再临,惊艳人间,在万绿丛中泼洒了胭脂万点……
站在山顶观景楼台极目远眺,山峦层染,云雾缭绕,微风送爽,花香四溢,舒心、洗肺、养眼,唯有此地。
芍为“花相”列“中品”,仲景良方
相传,牡丹和芍药均非一般花种。某年人间流行瘟疫,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娘娘的仙丹撒下人间。结果有一些变成了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则变成了草本的芍药,用于治疗瘟疫。如今,牡丹和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均已入药,牡丹的根皮和芍药都是常用中药。
《本草纲目》描述道:“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因芍药为草本,又称为草芍药。君子们远行别离时,互赠芍药以表惜别之情,故又名“将离”。在中国的花卉中,古人将牡丹排在第一,而芍药则位列第二,被推为“花相”(花中宰相)。芍药花多为簇生,与牡丹花单生类比,美艳不分伯仲,而数量可以胜之,被誉为“花相”名副其实。
芍药入药出自《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张仲景是应用芍药的高手,其所著《伤寒论》中涉及芍药的方剂有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等,把芍药和营、养血、柔肝、止痛等功效运用得出神入化。后人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加以发扬,以芍药为主药的方剂更是不胜枚举。
芍分白赤细分说,功效各异
《神农本草经》中无白芍、赤芍之分,统称为“芍药”。至唐朝,均沿用“芍药”一名。直至宋朝,才逐渐明确了白芍、赤芍在功效和主治上的区别,正式将二者视为两味独立的药物。
虽然白芍、赤芍均属毛茛科植物,根部入药,但由于两者功效不同,还是需要区分清楚。一般情况下,白芍取材于栽培品种,而赤芍多为野生。如今野生的芍药很少了,人们往往通过加工方法的不同加以区别:白芍需除去外皮,再煮后晒干入药;而赤芍不用去外皮,直接洗净晒干就可以入药了。
从炮制上来说,白芍的炮制方法较多,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有白芍、炒白芍、酒白芍三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而赤芍仅收载了生品一种规格。
从性味、归经上讲,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归肝、脾经;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在功效方面,白芍与赤芍的差异更为显著。李时珍总结道:“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白芍功在补和收:补者为补肝血、养肝体,收者是柔肝气、敛肝阴,长于益阴和营、养血柔肝、平抑肝阳,兼能安脾。赤芍功在泻与散,长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兼泻肝火。二者共同之处是止痛,均可治疗疼痛的病症,关键是仔细辨证,随证选用。此外,白芍还可安胎止漏、清热止痢、通利小便;赤芍还有消痈散结的作用。仅是白芍一味药,炮制方法不同,如炒、酒或生用,功效也各异,还需细细体会。
芍药的功用在于补、收、泻、散之间,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国医大师何任说“几无方不用之”,认为“只要诊断明确,认证确切,当用则用”。
天上花神“赠之以芍药”,人间朋友依依难舍亦芍药,芍药这味药真值得我们依恋一辈子。
原标题:《【学会分享】杭白芍:赠之以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