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30?40份、有机肥0.5?0.8份、中药组分0.3?0.8份、蚕沙5?10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的农作物秸秆垫料、70%的畜禽的粪尿沤制而成,所述秸秆为重量比为50%大豆秸秆、30%玉米秸秆和20%棉花秸秆;中药组份包括:藁本5?6份、枳实2?3份、南鹤虱1?2份,荜茇1?2份,地肤子0.5?1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可以将普通的土壤改善成疏松、透气利于保水和排水的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不仅具有较为全面的营养,还具有驱毒、防病害的效果,降低了种性退化作用,延长了红薯的种植时间,可避免红薯腐烂,改善红薯品质,提高产量30%以上,并且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专利说明】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薯,原名番薯,又名茴芋、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等,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 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 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_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又俗称地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近些年红 薯的栽培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而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是,土壤适应性的问题。不同种类的作 物,需要的生长环境不同,对土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采用同样的土壤虽然大部分的作物都 可以栽培和产出。但由于土壤不能完全满足栽培作物的要求,而使栽培作物产量不高,产出 的作物品质也不好,使蔬菜栽培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是将传统土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栽培红薯的红薯 栽培基质,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30-40份、有机肥 0.5-0.8份、中药组分0.3-0.8份、蚕沙5-10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 %的农作物秸 杆、70 %的畜禽的粪尿怄制而成,所述秸杆为重量比为50 %大豆秸杆、30 %玉米秸杆和20 % 棉花秸杆的混合;中药组份包括:藁本5-6份、枳实2-3份、南鹤虱1-2份,荜茇1-2份,地肤子 0.5-1 份;
[0006]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先将大豆秸杆和棉花秸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杆切成0.5cm 的小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怄制20天,怄制好后待用;
[0008] (2)将中药组分加工成细粉,与粉碎后的蚕沙混合均匀;
[0009] (3)将与蚕沙混合的中药组份与有机肥分别施入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对 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田中的耕地土壤与中药组分、 蚕沙、有机肥混合后就形成红薯栽培基质。
[0010] 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壤土,疏松肥沃,土层不低于50cm深;若普通耕地土壤不是 砂壤土,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实的土壤,对这种土壤的处理方法是,翻土旋耕时,在土壤 中拌入细沙和锯末的混合物,细沙和锯末按3:2的比例混合,每亩地施入细沙与锯末的混合 物100-130kg,土壤深耕30cm以上;增大中药组合物在栽培基质中的所含重量比例,优选配 比为:普通耕地土壤35份、有机肥0.6份、蚕沙6份、中药组合物0.7份;上述方法可以改善土 壤的疏松度和透气性,同时增加土壤保水、排水的能力,经过验证,该方法降低了种性退化 作用,延长了红薯的种植时间,可避免红薯腐烂,改善红薯品质,提高产量30%以上。
[0011] 蚕沙与中药组份混合埋入土层中,蚕沙在土壤中既起到了骨架作用,同时又使土 壤保持适中的干湿,透气、使细小颗粒状的中药组份更好的释放药效,提高了中药组分的有 效成份在土壤中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0012] 中药组分具有很好的驱毒、防病害的效果,中药组分中的蚕沙可以促进中药组分 的药效发挥,同时中药组分可以促进蚕沙在土壤中的骨架作用的发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和空气含量,蚕沙在红薯的不同生长时期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部分或全部的发酵腐烂, 增加土壤的肥力,与中药组合物协同改善土壤,并且提高了土壤肥力。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可以将普通的土壤改善成疏松、透 气,利于保水和排水的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不仅具有较为全面的营养,还具有驱毒、防病 害的效果,降低了种性退化作用,延长了红薯的种植时间,可避免红薯腐烂,改善红薯品质, 提高产量30%以上,并且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实施例1
[0017]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是将传统土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栽培红薯的红薯 栽培基质,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40份、有机肥0.8份、 中药组分〇. 8、蚕沙10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的农作物秸杆垫料、70 %的畜禽的 粪尿怄制而成,所述秸杆为重量比为50%大豆秸杆、30 %玉米秸杆和20 %棉花秸杆;中药组 份包括:藁本6份、枳实3份、南鹤虱2份,荜茇1份,地肤子1份;
[0018]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先将大豆秸杆和棉花秸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杆切成0.5cm 的小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怄制20天,怄制好后待用;
[0020] (2)将重要组分加工成细粉,与粉碎后的蚕沙混合均匀;
[0021] (3)将中药组份与有机肥分别施入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即可,然后对土壤进行 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田中的耕地土壤与中药组分、有机肥混 合后就形成红薯栽培基质。
[0022] 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壤土,疏松肥沃,土层不低于50cm深;若普通耕地土壤不是 砂壤土,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实的土壤,对这种土壤的处理方法是,翻土旋耕时,在土壤 中拌入细沙和锯末的混合物,细沙和锯末按3:2的比例混合,每亩地施入细沙与锯末的混合 物100-130kg,土壤深耕30cm以上。
[0023] 实施例2
[0024]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是将传统土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栽培红薯的红薯 栽培基质,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30份、有机肥0.5份、 中药组分0.3份、蚕沙5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 %的农作物秸杆垫料、70 %的畜禽的 粪尿怄制而成,所述秸杆为重量比为50%大豆秸杆、30 %玉米秸杆和20 %棉花秸杆;中药组 份包括:藁本5份、枳实2份、南鹤虱1份,荜茇1份,地肤子0.5份;
[00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先将大豆秸杆和棉花秸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杆切成0.5cm 的小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怄制20天,怄制好后待用;
[0027] (2)将重要组分加工成细粉,与粉碎后的蚕沙混合均匀;
[0028] (3)将中药组份与有机肥分别施入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即可,然后对土壤进行 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田中的耕地土壤与中药组分、有机肥混 合后就形成红薯栽培基质。
[0029] 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壤土,疏松肥沃,土层不低于50cm深;若普通耕地土壤不是 砂壤土,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实的土壤,对这种土壤的处理方法是,翻土旋耕时,在土壤 中拌入细沙和锯末的混合物,细沙和锯末按3:2的比例混合,每亩地施入细沙与锯末的混合 物100-130kg,土壤深耕30cm以上。
[0030] 实施例3
[0031]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是将传统土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栽培红薯的红薯 栽培基质,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35份、有机肥0.6份、 蚕沙6份、中药组合物0.7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 %的农作物秸杆垫料、70 %的畜禽 的粪尿怄制而成,所述秸杆为重量比为50 %大豆秸杆、30 %玉米秸杆和20 %棉花秸杆;所述 秸杆为重量比为50 %大豆秸杆、30 %玉米秸杆和20 %棉花秸杆;中药组份包括:藁本6份、枳 实3份、南鹤虱2份,荜茇1份,地肤子1份;
[00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3] (1)先将大豆秸杆和棉花秸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杆切成0.5cm 的小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怄制20天,怄制好后待用;
[0034] (2)将重要组分加工成细粉,与粉碎后的蚕沙混合均匀;
[0035] (3)将中药组份与有机肥分别施入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即可,然后对土壤进行 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田中的耕地土壤与中药组分、有机肥混 合后就形成红薯栽培基质。
[0036] 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壤土,疏松肥沃,土层不低于50cm深;若普通耕地土壤不是 砂壤土,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实的土壤,对这种土壤的处理方法是,翻土旋耕时,在土壤 中拌入细沙和锯末的混合物,细沙和锯末按3:2的比例混合,每亩地施入细沙与锯末的混合 物100-130kg,土壤深耕30cm以上。
[0037] 对比例
[0038] 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亩,试验地安排在山东省临沂市郊 区。(1)对照组:采用当地的常规土壤;(2)实验组:采用实施例3所制备的土壤;结果如表1所 示。栽培管理:供试品种为新农四号,栽培密度、以及水肥管理等都按照当地的常规方法。 [0039]表1:试验结果统计表
[0040]
[0041]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无论是在病虫害的发生、产品质量上都具有 具有显著性的优势,在亩产方面更是具有较强的优势,适于大面积推广。
[0042]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 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其特征是:将传统土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栽培红薯 的红薯栽培基质,红薯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30-40份、有 机肥0.5-0.8份、中药组分0.3-0.8份、蚕沙5-10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30 %的农作物 秸杆垫料、70%的畜禽的粪尿怄制而成,所述秸杆为重量比为50%大豆秸杆、30%玉米秸杆 和20%棉花秸杆;中药组份包括:藁本5-6份、枳实2-3份、南鹤虱1-2份,荜茇1-2份,地肤子 0.5-1 份;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先将大豆秸杆和棉花秸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杆切成〇.5cm的小 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怄制20天,怄制好后待用; (2) 将重要组分加工成细粉,与粉碎后的蚕沙混合均匀; (3) 将中药组份与有机肥分别施入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即可,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 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田中的耕地土壤与中药组分、有机肥混合后 就形成红薯栽培基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壤土。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实的 土壤,对这种土壤的处理方法是,翻土旋耕时,在土壤中拌入细沙和锯末的混合物,细沙和 锯末按3:2的比例混合,每亩地施入细沙与锯末的混合物100-130kg,土壤深耕30cm以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粘性较大或者心土紧 实的土壤35份、有机肥0.6份、蚕沙6份、中药组合物0.7份。
【文档编号】A01G9/10GK106069313SQ20161037827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日
【发明人】崔香菊, 唐玉海
【申请人】崔香菊
相关知识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西南地区红薯栽培的方法
一种红薯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冬季栽培红薯苗的有效方法
红薯怎么种,种植红薯的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红薯栽培技术培训课件.pptx
红薯大田苗的种植方法
红薯高产的栽培方法
红薯成熟季节大揭秘(什么时候是红薯的收获季节?红薯成熟期、品种及栽培技巧全解析)
红薯高效栽培方法与田间管理技巧
网址: 一种改善红薯栽培土壤的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6244.html
上一篇: 2025新澳芳草地资料和今晚澳门 |
下一篇: 一种红薯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