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华新
海关总署提供的我国花卉进出口统计数据,直观而准确地表现了我国花卉贸易年度变化、总量结构及消费特征。统计数据按种球、盆花(景)和庭院植物、种苗、鲜切花、鲜切枝(叶)、干切花、苔藓地衣分为7大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分设不同的品类,基本涵盖了我国花卉产业各相关领域。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的结构特点,研究发展规律、发现市场趋势,可以为全国花卉行业宏观指导、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成为全球惟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时我国花卉业在短暂停顿后也得到快速复苏,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全国花卉进出口贸易额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并复工复产,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得益于全国花卉行业,积极应对疫情挑战,艰苦努力,迎难而上。与此同时,一直以来,我国花卉产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与发展成就,也是支撑出口向好、进口下降的根本所在。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加。虽然多年间种类有所变化,但中国的小型桌面盆栽、盆景,比如富贵竹、微型盆景等在欧洲市场,切花、切叶在周边亚洲市场已形成了知名度,成为中国花卉的代名词。一方面,近几年随着东南亚交通设施的提升,中欧班列的开通,多种花卉产品尤其是切花出口受益良多。中国花卉生产设施及能力的提升,也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花卉种苗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中国国产花卉的进口替代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开始进口花卉数量下降,并不是中国消费市场萎缩,而是国产花的性价比远超进口花。既然国货物美价廉,自然不需要进口了。但是,虽然我们的生产能力提升了,但是在创新方面,仍旧要慢一些。种球严重依赖进口,新、奇、特的高档切花、切叶多数来自国外,花卉新品种种苗仍旧要靠引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指明了产业的发展方向。
应当看到,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出口的增速可能不稳,我国花卉产业复苏发展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因此,推动我国花卉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花卉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花卉科技创新和花卉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提升花卉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必须发挥我国花卉传统优势和地区优势,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引导国内花卉消费的同时,积极扩大花卉进出口贸易,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