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白蜡树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白蜡树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摘 要:在白蜡树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白蜡褐斑病、叶枯病及白蜡流胶病等病害,以及美国白蛾、云斑天牛和草履蚧等虫害。具体分析了白蜡树常见病虫害的病原、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态调控、物化防控、生物防治等手段,可以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以更好地满足白蜡树病虫害防治需求。

关键词:白蜡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1-118-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1.027

0 引言

白蜡树以其耐干旱、耐盐碱的生长特点,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良观赏绿化树种。然而,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密度的增加,白蜡树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白蜡树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白蜡树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甚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工作更加困难。因此,深入研究白蜡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对保障白蜡树的健康生长、维护城市绿化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1 白蜡树常见病害发生规律

1.1 白蜡褐斑病

白蜡褐斑病是危害白蜡树的一种叶部病害,主要发生在河南省许昌市等地的白蜡树上,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白蜡褐斑病主要危害白蜡树的叶片,引起早期落叶,进而影响树木当年的生长量。白蜡褐斑病的病原菌会附着在叶片正面,形成散生的多角形或近圆形的褐斑,病斑中央呈灰褐色,病斑直径在1~2 mm,而大病斑直径则可能为5~8 mm;在病斑的正面,会布满褐色的霉点,这些霉点实际上是病菌的子实体[1]。

白蜡褐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在温暖多雨的季节容易流行。此外,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种植环境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白蜡褐斑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会借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叶片;在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1.2 叶枯病

叶枯病由炭疽霉菌引起,主要危害白蜡树的叶片。在病害发生初期,病叶上会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深褐色坏死斑,叶片的顶端长势会减弱。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坏死斑会不断扩大,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并逐步扩散到基础部位及叶缘部位。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完整的叶片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焦枯死亡,最终可能导致整株树的叶片全部脱落,树体整体生长趋势逐步减弱,生长发育不稳定。

叶枯病的发生与季节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叶枯病的高发期;温度适中,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在潮湿的环境中,病菌更容易生长和扩散,通风不良会导致叶片表面的湿度增加,进一步加剧病害的发生。叶枯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落叶上越冬;在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加时,病原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等自然因素传播到健康叶片上,并侵入叶片组织内部引起病害。树势较弱的白蜡树更容易受到叶枯病病原菌的侵害。

1.3 白蜡流胶病

白蜡流胶病是一种枝干病害,以早春发病居多,表现为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浇完返青水后流胶现象更严重,会导致叶片变黄、变小,树体长势衰弱甚至枯死。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呈暗褐色,表面湿润;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会凹陷裂开,溢出淡黄色半透明树胶;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会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树胶会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2]。

白蜡流胶病一般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生理性流胶主要是由冻害、日灼、机械损伤等引起的,会导致树体流胶;侵染性流胶则是由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如腐烂病等病害,会破坏树体的组织结构,导致树体流胶。如果管理不善、施肥不当、土壤板结、灌溉不足或修剪不合理,会导致树势衰弱,树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加剧白蜡流胶病的发生。

2 白蜡树常见虫害发生规律

2.1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成虫为白色蛾子,雄蛾体长9~13 mm,翅展25~36 mm;雌蛾体长9~15 mm,翅展30~42 mm;前翅多为纯白色(有时有黑褐色斑点),后翅一般为纯白色或近边缘处有小黑点;成虫对光线不太敏感。美国白蛾1 a通常可以发生2~3代,主要发生在4—11月。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表土层、墙缝等处越冬,翌年5月开始羽化,第1代成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出现,第3代成虫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2]。

美国白蛾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寄生在果树、林木等植物上。美国白蛾幼虫会吐丝结网,在叶背面食叶肉,使叶片剩下透明的上表皮,随着幼虫生长会不断蚕食叶片,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导致树势衰弱,进而导致树木抗寒、抗逆能力降低,给林业和园艺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2~3 a发生1代。云斑天牛以幼虫或成虫的形式在蛀道内越冬,翌年4—6月,成虫羽化并钻出树干。云斑天牛有趋光性,通常白天栖息在树干和树枝上,晚间活动取食,啃食嫩枝皮层和叶片。6—8月是云斑天牛的主要产卵期,成虫在苗木的主干和斜枝的下部表皮内产卵;产卵后15 d左右,虫卵会孵化为幼虫。

云斑天牛幼虫蛀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木质部蛀食,甚至钻进髓心,形成不规则的蛀道,严重破坏树体的营养输导组织,使营养无法输送到树体各个器官。被害树木在蛀孔处会排出大量虫粪,堆积在树干周围,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受害树木的树势会逐渐衰弱,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此外,云斑天牛的蛀道相互独立,会在木材内部形成空洞,导致木材质量下降,影响木材的使用价值。

2.3 草履蚧

草履蚧1 a发生1代,以卵在树木附近的土中越冬。在冬季,草履蚧的卵会在树木附近的土中越冬;随着春季气温回升,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3月上旬。孵化后的若虫会出土并爬上寄主树木,通常沿树干爬到嫩枝、幼芽等处取食,并选择在树洞等隐蔽处群居。若虫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若虫第3次蜕皮后变为雌成虫,此时会与羽化的雄成虫进行交尾,在5月中旬开始产卵。卵产在白色绵状卵囊中,并会黏附在树木的枝条或叶片上。这些卵囊会越夏并越冬,等待下一年孵化[3]。

草履蚧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汁液,树木的营养和水分会大量流失,导致树势衰弱、枝条枯死、叶片早落等,其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受害严重的树木可能会出现整株枯死的情况。草履蚧在取食过程中,还可能会将其他植物上的病菌或病毒传播到健康的树木上,从而引发各种病害。

3 绿色防控:守护白蜡树的生态盾牌

3.1 农业智慧:施肥、修剪与土壤改良技术

对种植与养护技巧进行改良,可以对白蜡树病害起到预防作用。在种植白蜡树时,应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苗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的抗病能力。通过合理修剪、疏枝,及时清除病枝、病叶、病果等,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秋季清扫留床苗上的病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根据植物的种植年份和季节,适时增施有机肥,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对土壤进行疏松处理,促进根部的呼吸与生长。在灌溉方面,要依据天气和植物需求,抓准时机进行灌溉与排涝,确保水分供给适宜。在植物生长期间,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要注意浇返青水和封冻水,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冬季需要进行树干涂白,采取防寒措施;而夏季则需要防日灼,避免植物过度受热。同时,需要合理修剪以保持植物的美观形态,增强树势,避免出现机械损伤,确保树体健壮;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合理灌溉,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适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数量,为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2 生物力量:天敌引入与生物防治剂联手

根据白蜡树虫害的生物特性,可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美国白蛾可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等天敌昆虫,使其寄生在美国白蛾幼虫上,降低美国白蛾的种群密度。云斑天牛的天敌有啄木鸟、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可以通过保护这些天敌的自然栖息地,或者人工设置鸟巢、蜂箱等方式,增加天敌的数量,对云斑天牛进行生物防治。人工释放红点唇瓢虫等天敌,可以对草履蚧进行生物防治。

防治白蜡褐斑病可以利用一些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对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白蜡流胶病的防治可以引入木霉菌,对土壤和树体进行喷洒或灌溉,使木霉菌在白蜡树体内或周围土壤中定殖、繁殖,并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要注重在种植区域内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白蜡树的自我防御能力。

3.3 物理战术:灯光、黄板与人工捕杀配套

对于数量较少或发生范围较小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烧毁病变虫卵,减少虫源,设置粘虫板、防虫网等障碍物,阻隔害虫的迁移和传播。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采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进行诱杀。

在冬季美国白蛾产卵前,用石灰、硫黄、食盐和水混合后涂刷树干基部,防止成虫产卵,进行虫害物理预防。美国白蛾的幼虫喜群集并吐丝结网缀叶,可以用高枝剪来迅速剪除幼虫网幕及受害枝条。将剪下的枝条和网幕谨慎地放入塑料编织袋中,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因为老熟幼虫会沿着树干向下移动,寻找合适的地方结茧,所以林业人员可以在树干上捆绑谷草、稻草、麦秸或杂草等物品,以吸引这些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在完成化蛹前及时取下草把进行集中焚烧。对于草履蚧,在早春若虫和成虫上树前,可在树干下部缠绕胶带,阻止草履蚧上树危害,或在树干周围堆沙土或挖坑放入树叶杂草引诱成虫产卵,然后集中处理。

3.4 化学精控:低毒低残留农药精准化出击

根据白蜡树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养护人员应掌握用药时机,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对于白蜡褐斑病,应在6—7月喷洒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次,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在叶枯病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预防云斑天牛等害虫,可以在早春树木萌动前喷洒2次石硫合剂,其间相隔10 d,可以杀死越冬病菌。在云斑天牛病害期,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液与任意一种杀虫剂混配涂抹在树干上[4]。要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推荐用量施药,同时还要注意避开白蜡树的敏感期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造成树体损伤和环境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白蜡树病虫害复杂多样且会对树木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分析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环保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白蜡树的健康生长提供坚实保障,为城市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剑.白蜡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3(3):25-26.

[2]王健,王强,柴俊青.白蜡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6):14-17.

[3]王新亮,刘凤华,朱红梅,等.草履蚧在白蜡树上的发生规律及2种胶带阻隔效果[J].现代园艺,2020,43(13):27-28.

[4]马俊.白蜡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2,40(8):82-84.

(栏目编辑:董清芝)

相关知识

白蜡树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与绿色防控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菊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桂花树:北方大棚桂花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花生蚜虫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
油菜蚜虫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控技术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pptx

网址: 白蜡树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85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白蜡树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 蚧壳虫防治攻略:恨它就必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