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卢宝慧 高成林 赵玥 刘晨阳 杨鹤 唐玲玲 许永华 开通知网号
【摘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林下护育、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3种栽培模式的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中,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最丰富,在3种类型土样中相对丰度分别为45.30%、15.24%、17.19%;真菌群落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真菌菌群,在3种人参土样中分别占65.49%、68.47%和48.58%。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的人参土样中,主要细菌种类的相对丰度比较接近,但与林下护育人参土样差异较大;不同栽培模式的真菌群落差异较小。在林下护育和采伐迹地栽培模式下,有益微生物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所占比重较大。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时,通过外源添加可提高土壤肥力。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eae)在林下护育栽培模式下占有一定比例,可成为人参土壤改良的生物菌剂备选资源。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小珍;郝祥蕊;宋凯;崔莹;何亚文;张红艳;减量增效套餐肥对洛川‘红富士’苹果品质和土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22年12期 2 刘静婉;李琼;张涛;王恩鹏;王欢;陈雪;陈长宝;从改良土壤角度探索人参连作障碍解决方法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22年12期 3 方晶;翁丽丽;肖春萍;李翟;杨雪晴;外源添加镰刀菌和木霉菌对农田栽参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年06期 4 李洁;林莹;徐美玉;王飞;徐凌川;泰山白首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年06期 5 闫宁;战宇;苗馨月;王二刚;陈长宝;李琼;强还原土壤灭菌处理对人参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年06期 6 胡英宏;赵艳;任泽广;杨姝钰;唐浩真;张晓波;王蓓蓓;吕烈武;生物有机肥对菠萝根际真菌群落及心腐病发生率的影响[J];果树学报;2022年09期 7 李殿华;我国南北方人参栽培技术与品质的比较研究[J];科技资讯;2022年18期 8 王佩;孟广云;毛如志;杨宽;苏照徽;王忠巧;杨顺强;黄红苹;何霞红;不同环境栽培对天麻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代谢物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年14期 9 任海英;徐巧;戚行江;俞浙萍;郑锡良;张淑文;王震铄;健康与凋萎病杨梅树体及根围菌群的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燚;自贡冷吃兔原料、加工、贮藏中腐败细菌多样性及溯源分析[D];四川轻化工大学;2021年 2 宋时雨;育苗床人参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3年 3 魏忆萍;不同品种苎麻连作与非连作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4 康丹;渭北南部T337自根砧不同苹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5 才丽;人参内生细菌GEB24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1年 6 王凯莉;设施长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农业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D];江苏大学;202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君;王磊;吴银梅;高兴国;师睿;胡志芳;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光叶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广东农业科学;2019年01期 2 刘强;崔艳荷;程菲;和法明;韩士冬;张佳良;吴海龙;微生物菌剂应用于农田地人参种植上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韩配配;胡小加;廖祥生;谢立华;李银水;顾炽明;秦璐;廖星;盛花期油菜绿肥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和后茬花生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年04期 4 姚小东;李孝刚;丁昌峰;韩正敏;王兴祥;连作和轮作模式下花生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同微域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19年04期 5 席中刚;游景茂;郑露;刘浩;黄俊斌;湖北省黄连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8年02期 6 孙海;王秋霞;张春阁;李乐;刘政波;刘宁;邵财;张亚玉;严珺;李跃雄;不同树叶凋落物对人参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年10期 7 黄淑敏;黄瑞贤;王海波;夏培琦;张守霞;穆新元;索森颖;曲艳秋;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人参上应用试验总结[J];人参研究;2018年03期 8 王海斌;陈晓婷;丁力;邱丰艳;叶江华;贾小丽;孔祥海;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T-RFLP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年04期 9 毛欣欣;何琳燕;王琪;盛下放;具矿物风化效应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土壤;2017年01期 10 房云彬;刘常宏;黄葵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植物保护;201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鸿雁;人参连作根系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及放线菌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长明;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农田栽参土壤理化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8年 2 宋晓霞;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宝慧;高成林;赵玥;刘晨阳;杨鹤;唐玲玲;许永华;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人参不同栽培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2 孙艳君,周百娟,曹学旺,刘兆荣人参床土根际性质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3 孔维宝;霍焕燃;陈冬;白万明;牛世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武都油橄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6期 4 岳丹丹;韩贝;Abid Ullah;张献龙;杨细燕;干旱条件下棉花根际真菌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21年09期 5 杨茉;高婷;李滟璟;魏崇瑶;高淼;马莲菊;辣椒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抗病促生特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0年05期 6 龙云川;陈轩;周少奇;高产铁载体根际菌的筛选鉴定及硒活化特性评价[J];生物技术进展;2017年05期 7 于辉;肖璐;湘莲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效应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23年08期 8 万水霞;王静;李帆;蒋光月;徐文静;刘祚军;玉米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效应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0年05期 9 樊炳君;曹艳茹;纪开娟;段娇;罗昆艳;姚丽;朱海莹;侯秀丽;桉树根际放线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酶活筛选[J];昆明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10 吴佳伟;杨瑞;王勇;瞿爽;刘志;侯春兰;贵州草海流域三种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真菌结构组成和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胜;贺鸿志;黎华寿;秦之璇;植物间作体系根际修复土壤多氯联苯的效应[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夏宜平;陈声明;钱泽澍;光合细菌对百日草生长及根际营养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曾涛;李海龙;郭晶霞;李云云;郑林静;王果;钝化条件下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化学性质的时空变化对镉有效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4 孔垂华;根分泌物与根际化学作用[A];中国第四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鲁海菊;刘云龙;张云霞;陆宁;张中义;强根际能力哈茨木霉菌株筛选[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志华;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林育炯;金千瑜;根际氧浓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朱燕华;赵炳祥;王兆龙;高尔夫果岭根际层土壤研究进展[A];草坪与地被科学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郑毅;张福锁;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雨婷;彭自然;张饮江;白茅根际土壤碳、氮、磷元素含量和形态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汪华;张学江;根腐病小麦根际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美娟;金铁锁根、根际土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与免培养原核微生物群落关联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汪婧;人工纳米材料促进作物生产的根际调控[D];江南大学;2023年 3 刘晋波;根际土壤活性氧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4 林琦;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根际机理[D];浙江大学;2002年 5 艾超;长期施肥下根际碳氮转化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胡静;放牧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大针茅根际土壤养分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尚宪超;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根际核心微生物筛选鉴定与抗病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8 何艳;五氯酚的土水界面行为及其在毫米级根际微域中的消减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9 余旋;四川核桃主产区根际解磷细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震;甘蔗根际放线菌资源筛选及促生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璐;根际土微生态环境对陕西樱桃树“黑疙瘩”病影响探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路军灵;根际带电栽培对植物工厂生菜生长、叶烧病及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 3 凌玲;空心菜品种根际分泌物特性及其对吸收累积重金属影响[D];暨南大学;2014年 4 刘晓;锁阳根际微生物区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5 吴龙龙;水氮耦合对稻田根际氧环境与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6 薛妍生;根际芽孢杆菌区域性多样性分析与地理分布资源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7 刘丹青;根际化学性状对水稻铁、镉吸附和吸收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林海涛;茶树根际铅、镉的动态过程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婉婷;两种加氮水平下四种作物生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7年 10 闫文慧;转基因烟草连作对紫色土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许天颖 本报记者 何佳芮;土壤“狙击手”激发根际防御[N];江苏科技报;2019年 2 张晴丹;研究揭示芽孢杆菌实现根际定殖新策略[N];中国科学报;2021年 3 记者 李晨;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Bt抗虫水稻根际菌落复杂性和密度不减[N];中国科学报;2021年 4 记者 马爱平;植物遇险“呼救”机制揭秘[N];科技日报;2024年 5 本报记者 李瑶;保卫人参[N];医药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力澎;“参”价倍增的背后[N];新农村商报;2014年 7 记者 孙鑫 刘扬;开发优质人参资源 推动全面务实合作[N];长白山日报;2024年 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让家乡的人参更有名堂[N];中国青年报;2024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乔芮 谢菲;冬季进补要吃对人参[N];健康时报;2024年 10 记者 周长庆 王晓林;人参怎么吃?专家来支招[N];经济参考报;2022年
相关知识
华南植物园揭示养分平衡调控土壤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
【技术前沿】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利用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世界首个兰花全基因组测序
云南省灯盏花根际土壤寄生线虫的种类鉴定
休闲所花卉团队在杜鹃花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DeepTech发布生命科学十大技术趋势,基因编辑在列
【中国科学报】金鱼草:“高颜值”背后的前世今生
网址: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人参不同栽培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01.html
上一篇: 2022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 |
下一篇: Founders Fund:硅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