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周岁的辉县区域公用品牌——“礼遇共城”,代表了辉县农耕文明、非遗文化、文创文旅产业的将来,是对新质生产力最有力的诠释,更为辉县山楂乃至整个农业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初春穿行于太行山,海拔的跃升勾勒出辉县市独特的生态图谱。
辉县,又称共国、共地。“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就发生在这里,不周之山即共山。
作为中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辉县山楂不仅承载着300余年的种植历史,在“礼遇共城”的加持下,这座坐拥20万亩山楂林的城市,更在当代演绎出从“深山野果”到“品牌尖货”的蜕变传奇。
种植革新
从古树守护到“数字果园”
在辉县市南寨镇凤凰山村,穿越“太行十八拐”,就来到了河南楂之恋食品公司的千亩山楂基地。
“这里的山楂因黄酮含量高达同类1.5倍,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该镇三官庙山楂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新生坦言,品质过硬的山楂是合作社和“楂之恋”长期合作的“黏合剂”,深加工的山楂可以卖到每斤80元。
辉县山楂,优秀又“长寿”。郭亮森林公园内600年树龄的野生古山楂树群,至今仍年产500斤果实,成为“活态农业遗产”的象征。
2024年,为挖掘本地农特产品优势,提升本地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辉县目标明确地创建了“礼遇共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以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八大产业,地标农产品为亮点的“1+8+N”品牌体系。
被本地人称为“山楂爷”的山楂树,再次“年轻”起来。“礼遇共城”品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163家合作社,推动山楂种植标准化,并与多家合作社、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精心谋划打造5大系列25种产品,预计每年综合收益可突破5亿元。
眼下,“礼遇共城”开启了自己的“数字果园”时代。在“礼遇共城”运营团队的启发下,辉县市太行星源山楂制品有限公司创新生产木糖醇山楂汁饮料,如今将合力建设不一样的山楂基地。
“从原材料把控,全程溯源。”该公司负责人张美花介绍,计划给每颗山楂赋予“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加工、运输全流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化。此外,品牌还计划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打造“数字果园”,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确保山楂品质稳定。
品牌跃升
从地域符号到文化IP
当“礼遇共城”的标识遇见青春创意,一场关于农业品牌的“头脑风暴”在共城大地激荡。
1月22日,辉县市助农服务展销中心内,来自各地高校的200多名辉县学子,围绕“农业品牌化的破圈密码”展开深度对话。
在品牌建设上,年轻的“礼遇共城”大胆拥抱“年轻流量”。“在学校收到过家乡的礼物,同学们好奇又羡慕。”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张馨雨认为,应该让“礼遇共城”的IP呈现出更丰富的维度,例如更潮流的包装、让山楂金糕的非遗技艺进校园等,“礼遇共城”品牌运营机构负责人李素芳倾听记下。
“风暴”后参观展销中心,一层农产品展销处,二层非遗文化集中点,三层办公区、直播区,“干货满满”,功能丰富,深深吸引着年轻人,不少同学感叹:“辉县,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还会通过参与‘豫农优品’名录发布会、中原赛车节等大型活动,提升曝光度和影响力。”李素芳分享,“礼遇共城”已入驻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并与辉县全市22个乡镇农村直播场景网红打卡点协作联动,让太行山货“线上破圈”。
“礼遇共城”区域公用品牌的崛起,标志着辉县山楂进入品牌化运营新阶段。品牌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模式,推动“辉县山楂”“辉县连翘”“辉县柴胡”等地理标志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成为新的地域符号。
更富想象力的是,辉县市讲述自己的“山楂树之恋”,打造文化IP。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多款爆品,推进“品牌+旅游”“品牌+健康”“品牌+文化”的融合发展。品牌计划通过3年时间,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产融合
红果链动全域经济
在辉县,“山楂+”模式正重构产业生态。
春暖花开的季节,辉县市太行山的旅游热度日日攀升,八里沟、万仙山、五龙山景区里,“礼遇共城”品牌展示区的山楂汁、山楂冻干、山楂棒等俏销。
一些设想在抓紧落地:集直播基地、透明工厂、主题民宿于一体的农创综合体,游客可体验山楂采摘、果酱DIY,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户外露台打造“山楂下午茶”场景:藤编桌椅搭配山楂花艺,提供山楂冰饮、山楂慕斯等限定甜品,背景是南太行壮丽山景……
用“礼遇共城”品牌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结合,辉县市大胆又扎实。
事实上,辉县不仅要走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土特产增值路,而且要在公共品牌做大做强中形成区域整体优势,释放集聚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造福一方群众。
“礼遇共城”已签约重点农业种植合作社368家,覆盖山楂、核桃、芋头、山药等特色农产品63种,直接带动近6000家农户扩大种植生产规模,预估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
一产“强身”、二产“塑形”、三产“铸魂”,“礼遇共城”真正成为打破边界局限性的发力点。眼下,辉县市正在实施的“三年倍增”计划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四方两园”创新模式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省级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0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5个……实现从产品到场景再到风景的“一气呵成”。
从“脱贫果”到品牌“共富引擎”,辉县山楂的进阶之路,印证了山地农业“生态变现”的无限可能。当古树年轮与现代科技共振,这座太行山城正以“红果经济学”书写乡村振兴的鲜活范本。而“礼遇共城”品牌,则是这一范本中最亮眼的篇章。
相关知识
太行山下的“红果经济学”——辉县市“礼遇共城”的品牌跃升之路
新乡南太行,山楂红了!
南太行的精灵——太行菊
河南林州,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太行秋色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铁冬青和红果冬青区别
现代经济学发展
经济学研究方法
太行菊
太行花
太行山中报春花
网址: 太行山下的“红果经济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0894.html
上一篇: “深山野果”到“品牌尖货”,背后 |
下一篇: 晋城市新增1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