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中,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所长范国强是唯一一位专门研究泡桐的。
紧张的会期中,范国强一边积极参政议政,一边挤出时间处理好本职工作。7日上午的小组讨论会结束后,在委员住地昆泰酒店,记者见到了他。房间略显凌乱的写字台上,摆满了各种材料,一部分是会议文件,一部分是与学术研究有关的材料。敲开门时,范国强正在改一份有关泡桐的英文论文。
范国强与树有缘,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时,他都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泡桐。
范国强的工作时间很规律,每天早晨七点到达实验室,晚上十一点离开。日复一日的科研攻关中,他带领30多人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种植资源、基础理论、良种培育、病虫防害等泡桐产业相关工作。目前,他还带有14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2名博士后。繁忙的科研工作,让范国强时常以办公室为家,许多生活用品就摆放在办公室中。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范国强综合运用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阐明了泡桐丛枝病发生与DNA甲基化变化的密切关系,发现了丛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研发出丛枝病防治药物,并创建出一套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成功攻克了被称为泡桐“癌症”的这一难题。
在范国强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努力下,通过改变泡桐染色体,泡桐新品种——四倍体泡桐成功研发,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跟普通泡桐相比,四倍体泡桐具有生长快轮伐期短、密度大更结实、自然接杆能力强和抗逆境性强等优势。”提及泡桐,范国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目前,河南泡桐数量在1亿株左右,占全国体量十分之一,而且在以每年10万株速度增长。其中,新栽泡桐中,范国强研发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就占了70%,日益成为助推群众脱贫的“致富树”。
范国强介绍,泡桐的生态效益显著,可广泛应用于造纸辅料、木材加工等。因为燃点高,还时常被作为飞机填充物使用。“泡桐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可以说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上泡桐能卖到1500元一立方米,而杨树的价格是400元一立方米,所以泡桐深受广大农民喜欢。”他说。
除了科研攻关,范国强更关注如何让泡桐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范国强介绍,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县人民用“农桐间作”的模式治理风沙,成效不凡,兰考随后成为全国闻名的泡桐之乡。现在,在兰考县生态被泡桐改变的同时,当地村民还就地取材,用泡桐制作乐器,发展出一个驰名中外的富民产业——乐器制造。
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纹路清晰,性能良好,被发掘制成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如今,仅乐器制造一项,每年就能给兰考带来百亿产值,一个个乐器厂在兰考落地开花,助力村民脱贫致富。与兰考邻近的商丘,每年还举办“桐花节”,吸引了全省各地游客,通过桐花搭台、经贸唱戏,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河南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关键时刻,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河南的林业生态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今年两会,范国强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提升国储林建设质量,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实体经济,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在这份提案中,范国强尤为关注林业科技支撑问题。“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发展新阶段,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强烈。”范国强呼吁,要千方百计稳定林业科技队伍,强化林业科技创新,以此助推林业生态扶贫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铺平小康路。
(文图:杨佩)
2019年第61期
相关知识
长汀发挥生态优势 探索发展林下兰花产业
出彩农大人丨河南日报专访范国强:泡桐花开尽是春
在实施生态省战略中走前头当先锋 全方位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保护建设绿水青山 汇聚发挥生态优势
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低碳农业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更好发挥林草碳汇的作用
更好发挥林草碳汇的作用(微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科)
高山“小蓝花”绽放成都平原,“让川花发挥更大的价值”
网址: 【风采】范国强: 让林业发展在生态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1123.html
上一篇: 沿海防护林建设,这些树种将成主力 |
下一篇: 六十年“点沙成金”的生态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