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低等植物的分类(林)

低等植物的分类(林)

低等植物的分类(林)

剩余142页未预览,继续预览 vvv

下载文档原格式(ppt原格式,共147页)

合集下载

1-1园林树木的分类

1-1园林树木的分类

9
2013-7-9
3、系统发育分类时期
(1859年“进化论”后 --- Present ) 自进化论发表后,植物学家提出了系统分 类要考虑植物的亲缘关系,要按性状的演 化趋势来进行分类,使分类系统更接近自 然,即系统发育系统(phylogeny system)。 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和著作有: 德国的艾希勒、恩格勒(A.Engler) 和韦特斯坦,美国的柏施和英国的哈钦松 (J.Hutchinsen),但在学术观点上形成 了“假花”学派和“真花”学派两个学派。 2013-7-9 10
—科——目——纲——门——界。 手段: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 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数学、分子生物学 等,不断向微观和定量方向发展,提出了众 多的分类系统。 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和证 据不足,还没有一个比较完美而被大家公认 的自然分类系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有 望获得准确的数据,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植 物分类系统。
2013-7-9 23
(1) 恩格勒系统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柏兰特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 志》一书中发表的,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 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此分类系统较为稳定而实用,世界各 国及我国北方多采用。
2013-7-9 24
恩松勒系统根据假花说的原理,认为: 1、被子植物门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 双子叶植物纲在前; 2、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和合瓣花两个亚纲,离 瓣花亚纲在前; 3、离瓣花亚纲中柔荑花序类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原 始的类型,而把木兰、毛茛等科看作是较为进化 的类型。 4、在各类植物中又按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 下位的次序排列。
13

园林树木的分类

园林树木的分类

灌木类
自黄杨身、的月桂缠、绕十性大功攀劳附它山物桃、月季、迎春
向上生长的树木。
藤木类
常春藤、络石、油麻藤 紫藤、地锦、爬山虎
竹类
早园竹、黄槽竹、佛肚竹
雪松 (常绿针叶乔木)
香樟 (常绿阔叶乔木)
金钱松 (落叶针叶乔木)
七叶树 (落叶木)
2、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1、按树木的乔木性:树状体(在5生长类型)分类
米以上,有明显
主灌干木,:分树枝体点矮距小,通常
地在面5米较以高下常的,绿树没木有。明显 落叶
针叶乔木类 主藤黑干松木,、:雪或松茎主、不柏干能木低、直矮立,生常金长钱松,、水杉
阔叶乔木类 自 分常卷樟地 枝树借须面的、助、榕不树树吸蔓高木、盘性冬处。、枝青发吸条生附及多根干数槐、茎树、七叶树
1—2 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 植物分类系统
地球上的植物约有50万种,原产我国的高等植物有 3万种。(木本植物有近8000种)
植物界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菌类 藻类 地衣类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
自然分类法与人为分类法
自然的分类法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进行的分类方法。 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
人为分类法是根据植物在习性、形 态上和应用中的一两个特点进行分类的 方法。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反映植物的系 统发育和不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作业:
1、什么是自然分类法和人为分类法。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进行的分类方法。
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 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 化关系。
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 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 中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 特性,个体之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 代而使种族延续。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

物和裸子植物等。
低等植物定义
低等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缺乏高 度分化和专门化器官的植物总称, 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等。
研究范围
本文将从形态结构、生殖方式、生 态环境和进化历程等方面,对高等 植物和低等植物进行比较分析。
PART 02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概 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PART 07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总结
形态结构
高等植物具有复杂的组织器官,如根、 茎、叶等,而低等植物形态结构简单, 通常只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
光合作用
高等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合 成有机物;而低等植物中的某些类群,如藻 类,虽然也含有叶绿体,但光合作用效率较 低。
基因表达和调控差异
基因表达模式
高等植物基因表达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涉及更多的转录因子和调控网 络,而低等植物基因表达相对简单。
VS
表观遗传学调控
高等植物中表观遗传学调控更为复杂,包 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而低等 植物中这些调控机制历程
多样性
高等植物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 形成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物体,而低等 植物进化历程相对较短。
低等植物
通常生长在特定的生境中,如水域、潮湿环 境或阴暗处。它们的适应性相对有限,对环
境变化的应对能力较弱。
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差异
要点一
高等植物
要点二
低等植物
与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建立了复杂的共生关系。例如,与 动物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庇护所和食物;与微生物共生, 促进养分吸收和增强抗逆性。

植物的命名与分类

植物的命名与分类

植物命名法每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为了避免发生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1867年制订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

ICBN规定,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其他名称则列为异名。

植物学名: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名(“双名法”),最后附加命名人和命名年份(但一般使用时,常将年份略去),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种名多为形容词。

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

Ginkgo为属名即银杏属,biloba为种名,意为二裂的,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二裂状的,最后的L.为命名人林奈(Linnaeus)的编写。

有些植物的拉丁学名由两个人命名,则同时附上两人名字,其间加连词“et”或“&”;关于种以下的变种,则在种名后加缩写字“var”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关于栽培品种,则在种名后加写“cv.”,然后将品种名用大写写出。

植物系统分类法植物系统分类法是依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和进化过程进行分类的方法,着重反映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植物系统分类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种是基本单元,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即在各级单位之前,加上一个亚(Sub- )字。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

以水稻为例: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单子叶植物纲;亚纲:颖花亚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属:稻属;种:水稻植物的分类1按照植物体结构的完善程度,植物可分为: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藻类、菌类、地衣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分化):孢子植物(不能形成种子,靠孢子生殖):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并能以种子繁殖):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双子叶植物(种子具1枚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具2枚子叶)植物的分类2按茎分类,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这类植物一般矮小,茎柔软,含水分多,多为须根系。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细胞和组织1. 所有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形态结构、功能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 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均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外层。

(2)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位于细胞的内层。

原生质是体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

4.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第二节植物的器官1. 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根的功能:(1)吸收(主要功能),即从土壤中吸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2)固着,将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3)合成、分泌、贮藏物质,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分泌有机酸,贮藏营养物质;(4)营养繁殖等。

3. 根的分类:按照根发生位置的不同划分:(1)主根(由胚根直接萌发);(2)侧根(主根上的各级分级);(3)不定根(生长位置不固定)。

4.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

(1)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的长短明显次于主要的根系(如,大豆、黄麻等双子叶植物及用种子繁殖的果树)。

(2)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早期生长停止,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枝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用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长成的植株)。

5. 根发生形态变化的类型:(1)贮藏根(如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和红薯、木薯的块根);(2)气生根(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的一些不定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茎上的不定根;呼吸根:如红树、水松等向上植物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的根);(3)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等不定根发育为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药植题库

药植题库

第四章药用植物分类1.种的定义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和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型,是生物分类中的最基本单位,并具有相当稳定性质的一群个体。

一般条件下,一个物种的个体不能与另一个物种的个体杂交,即使杂交也是产生不育的后代。

2.低等植物定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种子、无胚的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也叫无胚物。

3.高等植物定义结构复杂、种子有胚的,也叫有胚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4.颈卵器植物定义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有颈卵器出现的称颈卵器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5.维管植物定义体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维管组织的植物,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6.分类等级定义植物分类设立各种等级(阶元),又叫分类单位,是用来表示植物类群之间的类似程度亲缘关系。

7.药用植物分类学定义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上把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扩充的科学。

8.孢子植物定义不开花结果的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

也叫隐花植物。

9.种子植物定义经过传粉受精后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叫有花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0.无维管植物定义体内无起输导作用的维管组织的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

11.生活史定义指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由一个或几个同型或不同型的个体,前后先进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12.居群定义在特定空间和时间里生活的自然的或认为的同种个体群。

13.亚种定义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种内的一些群体在某些形态生理、染色体上有些差异,并且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间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可以产生能育的后代。

14.变种定义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常在形态上与种有一定差异,分布上不完全一样。

15.变型定义在个体的群体中出现细小的差异。

16.品种定义为人工栽培植物的种内变异的局群。

二、填空题1.植物分类学的主要任务是(分类群的描述和命名)、(探索植物种的起源与进化)、(建立自然分类系统)、(编写植物志)。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0 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二界系统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植物体 茎叶体植物 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 多细胞结构 单细胞结构胚有无五、植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族、组等。

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现象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藻类菌类 地衣 苔藓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细菌 粘菌 真菌低等植物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

植物分类概述

– 核相:指细胞核染色体的倍性。 • 单倍核相: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 双倍核相:具有合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 出现的现象即为世代交替。 • 孢子体(2n):由合子发育而来产生产生减数孢子的双倍植物体。 • 配子体:植物生活史中由孢子发育而来的产生配子的单倍植物体。 • 孢子体世代:生活史中产生孢子体的世代。 • 配子体世代:生活史中产生配子体的世代。
植物界的分类
蓝藻门 裸藻门 红藻门 硅藻门
藻类植物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褐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植 物 界
种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微管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显花植物)
植物各大分类群
高等植物包括类群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蕨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具世代交替的生活史类型中的单倍植物体称配子体,双倍植物体称作 孢子体;而无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植物体不能称日星期日 16/20
植物系统学
引 言
项圈藻
植物的系统分类
• 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
• 1.分类等级(阶层)

• • • • • • • •

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在这些分类阶层中,还 可分得更细,如:亚门、亚目、亚科等。 界 Kingdom Regnum 门 Division Phylurn(divisio) 纲 Class Classis 目Order Ordo 科 Family Familia 属Genus Genus 种Species Species (英文) (拉丁文) 在上述各个分类等级(阶层、单位)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 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 各个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杂交可以产生正常的能育后代。不 同种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生育后代。

植物生活型分类表

植物生活型分类表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生活型分类表,可根据植物的外形、生殖方式和生长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

1.草本植物:生活型低矮,主茎不分枝或分枝少,叶子和茎柔软,易折断。

种类繁多,包括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草本植物等。

2.灌木:多年生木本植物,树干较矮,分枝多,枝条柔软,密度较大。

通常在荒野、干旱地区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乔木:较高大的木本植物,树干通常直立,分枝较少。

生长地点通常在森林、丛林等自然环境中。

4.藤本植物:茎柔软,具有攀缘和攀附其他植物的能力。

适应能力强,适合在丛林和河谷等环境中生长。

5.草本藤本植物:茎柔软,具有攀缘和攀附其他植物的能力,通常生活型较低矮。

6.附生植物:生长方式独特,没有根系,依附在其他植物体表面上吸收养分。

通常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等湿润环境中。

7.肉质植物:植物体肥厚多汁,具有储水功能,适应沙漠、半沙漠等干燥环境中生长。

8.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形态各异,通常可以分为水生草本植物、水生木本植物和浮水植物等。

以上是常见的植物生活型分类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目录: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的作用三、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四、园林植物的其它分类(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二)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三)依园林用途分类(四)依自然分布分类(五)依栽培方式分类五、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内容: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由人工裁培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者称为园林树木,草本者称为园林花卉。

园林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小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乔木、小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柏、杨、栎、榆、榉、槐等;灌木则-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紫荆、木绣球等;木质藤本的基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依附它物而生长,如络石、薛荔、紫藤、凌霄、爬山虎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等。

园林花卉泛指切可供观赏的开花的和观叶的草本植物,包括-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其中大部分冬季落叶,少部分为四季常绿(如麦冬草、吉祥草、葱兰等)。

园林植物学是大中专院校园林、园艺、生物、旅游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园林植物学与普通植物学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普通植物学主要为造林和木材利用服务,而园林植物学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分布、生态、用途,并且还要研究其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体量大小差异悬殊,叶色四季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也可衬托其它造园元素:既具有观赏的特性,又具有生态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等;此外,园林植物亦有一定的生产作用,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绿藻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反映了藻类的多种进化趋势*: 即:可动类型向不动类型、浮游类型向固着类型进化; 单细胞向群体和多细胞方向进化; 丝状体不分支类型向分支类型的方向进化; 叶绿体形态从杯状、块状、星状、螺旋状 向颗粒状进化; 繁殖方式由营养繁殖向无性和有性生殖进化; 有性生殖中又由同配向异配和卵配方向进化。
(二)
甲藻门
1. 甲藻门的基本特征: 单细胞、海产为主; 细胞壁为含纤维素为主的甲片; 具二根鞭毛,一横生、一竖生向后; 光合色素chla、c,类胡萝卜素; 光合产物为甲藻淀粉;
甲藻的细胞核结构特殊: 细胞分裂间期具染色体; 染色体上无组蛋白(与细菌同); 细胞分裂时核膜并不消失; 故有人把甲藻称为“间核”生物。
3 无性生殖时在植物体的叶腋或叶背产生孢子囊, 其内可以产生大量孢子。
4 少数蕨类植物在无性生殖中已出现了大小孢子
之分:小孢子以后发育成雄配子体,大孢子以后发 育成雌配子体。 5 配子体叫原叶体,单层细胞结构。腹面具有精 子囊和颈卵器。精子具双鞭毛,有性生殖只能依
赖有水的环境。
1.生活史有 明显的世 代交替, 两个世代 均能独立 活。
四 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 是自然界的拓荒者、 也是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 泥炭是由苔藓死后形成的。 3 泥炭藓吸水力很强,用于园艺; 消毒后还可当药棉使用。
第三节 蕨类植物门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 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两个世代均能独立自养生活。
2 孢子体世代在生活史中占优的维管束。
蕨精子器
蕨颈卵器 蕨原叶体
二 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秦仁昌)
分成五个亚门: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约910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 50余 松叶蕨亚门 (Psilophytina) 3 楔叶亚门 (Sphenophytina) 约30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葫芦藓的形态
三、苔藓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类型。
1、植物体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植物体有组织 分化,尤其是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孢子 离开地面、以便于散布(适应陆生生活)。 2、但苔藓的配子体自养,孢子体只能寄生在 配子体上;有性繁殖不能脱离水的媒介;植物 体仅有假根,茎内无真正的维管组织,因此限 制了对水分的吸收与运输。 3、苔藓在陆生植被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是 高等植物的系统发育中的盲支。
(四) 绿藻门
1 绿藻门的基本特征*: (1) 淡水产为主,稀海产。
(2) 体形多样化: 可动类型又分为 单细胞个体(衣藻)、 群体(空球藻)、 多细胞个体(团藻);
不动类型又分为:
单细胞个体(小球藻); 定型群体(栅藻); 丝状体(水绵); 片状体(石莼); 单细胞多核体(管藻)。
1 植物体一般无根、茎、叶的分化 (也称之为原植体植物)。 2 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营养 (其质体具有不同的色素, 所以特称之为载色体) 。 3 生殖器官都由单细胞构成。 4 合子不在母体内发育成胚。
二 藻类植物的分类:
藻类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类群。 现已知藻类共有三万多种。 根据藻类植物的色素成分和含 量、同化产物、运动细胞的鞭毛 类型、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十 个不同的门。
石松亚门: 石松目(210)和卷柏目(700)
卷 柏
水韭亚门 仅水韭属 中国现知 3种
松叶蕨亚门
木贼亚门 约30种
木贼目木贼科木贼属和问荆属
木 贼 属
真蕨亚门 1万种以上。我国有2000多种。
四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起源: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缘 关系,它们都是起源于具有同形世代交替的绿 藻植物,并向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藓 植物代表着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 生并趋向简化的进化方向。蕨类植物则代表着 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趋向简化的进 化方向。也就是说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有着共 同的起源,沿着两条进化路线平行发展。
第六节 褐藻门
1. 褐藻门的基本特征: 多细胞,海产。 有类似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分; 是一类最高级的藻类植物; 细胞壁成分为褐藻胶、纤维素; 光合色素chla,c和类胡萝卜素; 生殖细胞有2条侧生的不等长鞭毛; 褐藻门的生活史*:大多具世代交替, 少数不具世代交替。
褐藻门
褐藻门的生活史大多具有孢子体和配子体两个 世代交替现象。 根据两个世代的大小差异,又可把世代交替分 为同形世代交替和异形世代交替这两类。在异形 世代交替中可以是二倍体世代占优势(如海带), 也可以是单倍体世代占优势(如萱藻)。 少数褐藻种类不存在世代交替,即生活史中只 有二倍体世代,没有单倍体世代(如羊栖菜等)。
(3) 细胞壁的成分果胶质、纤维素为主。 (4) 光合色素chla、b,类胡萝卜素。 (5) 叶绿体形态多样化: 杯状(衣藻)、环状(丝藻)、 块状(小球藻) 、星状(双星藻)、 颗粒状(鞘藻)、 螺旋状(水绵) (6) 光合产物淀粉,遇碘变蓝。 (7) 生殖细胞具2条顶生的等长鞭毛。
(8)繁殖方式: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孢子囊、孢子) 有性生殖(配子囊、配子)。 (9)有性生殖中又可分为 同配:两配子同形、等大、行为相同; 异配:配子同形、不等大、行为有差异; 卵配:两配子分化为精子和卵, 精子具鞭毛,体积较小,可游动; 卵不具鞭毛,体积较大,储存较多养分 不会游动。
苔藓植物孢子体叫蒴,包括基足、蒴柄 和胞蒴三部分。 基足起固着和吸收作用; 蒴柄起支持和输导作用; 胞蒴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孢子囊,内有 孢子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之后, 可以形成 大量的孢子。
二 苔藓植物的主要类群
(1)苔类
地钱的雄器托 具精子囊
地钱的雌器托 具颈卵器 地钱的孢子体
苔藓的精子器及颈卵器
夜光藻 膝沟藻
2. 甲藻与人类的关系; 海洋富营养化形成赤潮, 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在贝类 体内积累,从而使人畜中毒,给人类健 康造成危害,也会给海养业造成大量经 济损失。
(三) 红藻门
1. 红藻门的基本特征: 多细胞(丝状体、片状体),海产; 细胞壁成分果胶质、纤维素、藻胶质; 光合色素chla、(d)、类胡萝卜素、 还具有藻胆素(藻蓝素和藻蓝素); 光合产物为红藻淀粉。 生殖细胞(精子及孢子)均无鞭毛。
原叶体
2 孢子体世代在生活史中占优势。孢子体有根茎叶之分,
不定根,根状茎,植物体内已出现了真正的维管束。
蕨 孢 子 体
蕨根状茎的横切面—示维管组织
3 在孢子体的叶腋或叶背产生孢子囊,其内产生 大量孢子。少数蕨类植物出现了大小孢子之分:
孢子囊 孢子
孢子囊群
4
配子体叫原叶体,单层细胞结构。腹面具有 精子囊和颈卵器。精子具双鞭毛。
(一) 硅藻门
1. 硅藻门的基本特征: 多数为单细胞,稀群体;无鞭毛或纤毛; 细胞壁两半套合,细胞壁的成分为果胶质 和硅质; 光合色素chla、c,类胡萝卜素; 光合产物是油脂; 分裂繁殖或有性生殖
上壁
下壁
2. 硅藻与人类的关系: 是水生经济动物的最好天然饵料: 史前硅藻沉积成硅藻土 (可用作耐火砖、隔音设备、 隔热设备、助滤器及肥料等)。
第二节 苔藓植物门
一、苔藓植物门主要特征*: 1 植物体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是假根。 2 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 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3 已出现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雄性的为精子 器,雌性的为颈卵器,精子具等长鞭毛。 4 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成胚。 5 孢子萌发时经过原丝体阶段。
6 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的结构:
第四章 第六节 植物界
第一节 藻类植物 第二节 苔藓植物门 第三节 蕨类植物门
第一节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一群能够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藻类植物的分布:水生、土生、气生; 按生活方式,又分为浮游和底栖两类; 水生藻类又分为淡水藻和海藻两类。
一 藻类的共同特点:
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生活史复杂,大多有世代交替 少数种类无世代交替。 在生活史中出现两个或三个世代; 存在三种不同的植物体。
紫 菜 生 活 史
2.红藻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紫菜 药用----鹧鸪菜 藻胶原料-----石花菜、角叉菜是琼胶 和卡拉胶的原料。
几 种 习 见 的 红 藻
褐藻的海底固着生长
墨角藻 Fucus 的叶片
2.
褐藻与人类的关系: 褐藻可食用、 可以药用、 可以作多种工业原料(如提取 I 、 KCl 、 海藻胶、甘露醇等)。 可以做肥料。
第二节 苔藓植物门
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属于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的概念: 1 所谓高等植物均是由多细胞构成;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 繁殖器官均由多细胞构成; 3 合子在母体内形成胚; 4 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3 藻类门存在三种生活史的类型*:
(1)单倍型: 有单倍体世代, 无双倍体世代; 如衣藻。
(2)双倍型: 生活史中只有 双倍体世代, 没有单倍体世 代;如管藻。
(3)世代交替型:生活史中既有双倍体世代,又有单倍 体世代;如石莼等。
4 绿藻门是高等植物的祖先*:
其理由是: (1)细胞壁的成分: 纤维素和果果胶质; (2)色素种类:chla、 b,类胡萝卜素; (3)光含产物:淀粉; (4)鞭毛类型:运动细胞具顶生、等长双鞭毛 这四方面特点均与高等植物完全一致。

相关知识

低等植物的分类(林)
揭开谜团——蓝藻到底是低等植物吗?(探究蓝藻的分类和特征,解答低等植物之谜)
黑藻属于低等植物吗?黑藻的分类和特性是什么?
植物界的分类林奈课件.ppt
地衣究竟是高等还是低等植物(探究地衣的生物学分类和特征)
揭秘海带,这个看似低等植物的神奇之处(探究海带的分类和营养成分)
伞藻是低等植物吗?——揭秘伞藻的分类与特性
苔藓:低等植物的美丽之王
黑藻是低等植物吗?(揭秘黑藻的真正面貌)
揭开海带的神秘面纱(海带并非低等植物)

网址: 低等植物的分类(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13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科学网—苔藓虫:被忽视的“小”动
下一篇: 白垩纪苔藓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