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种选择。事实上,目前很多泥鳅水花都是孵化桶繁育,一般静水孵化较少。静水孵化繁殖更接近自然繁殖,下塘后,水花对自然环境适应力更强。建议优先选用静水苗。
2、放花时机。一般泥鳅水花未开口,卵黄还有小部分,身体未完全发黑前就要下塘。下塘时,塘口不能太肥,不能有肉眼可见的浮游动物。
3、塘口水深。很多养殖户放泥鳅水花水位一般控制在,80公分左右,实际上平均水位在1.3-1.5米更利于水花存活。水体太深不利于水体温度上升,太浅水温上升过快。另外水体越大,自净功能越强大,承载能力越大。所以考虑综合原因,和多年实践发现1.3-1.5米水位成活率更高。气泡病爆发率更低。
4、寄生虫防控。一般4-5月,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车轮虫,也有少量的斜管虫、纤毛虫。杀虫不是有了虫就杀,一般建议水花下塘第3-7天选择合适的天气杀虫。杀虫后必须杀菌,解毒,重新培菌,培藻。
5、增氧机使用。水花下塘后,增氧机保持开启7天。7天后成活率如果特别高,后期至少保证增氧机每个塘有一个开启。正中午和晚上全部开启。下午也要开增氧机。最好是选用叶轮增氧机,增氧机最大的功能绝不是增氧,而是打破水体分层,起到活水的作用。
6、池塘硬件条件。沙石底质一般存活率不太理想。新塘口必须提前预肥,老塘口淤泥不要太深。老塘口肥水,施肥不要太多,用量减半,主要以培菌为主。
7、浮游动物。在水花整个养殖过程中,不要出现肉眼可见的浮游动物,一旦出现,第一时间灭杀。很多人觉得这个应该留给泥鳅苗吃,这其实是个误区,肉眼可见的一般都是老化的枝角类,容易堵塞泥鳅的肠道。
8、疾病病防控。关于疾病防控,在这里不赘述。实际上水位达到1.3-1.5米,气泡病基本发生概率很低。寄生虫提前灭杀,其他细菌性疾病也会减少。唯一需要在此强调的是产气单孢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性状表现为腹部积水,有明显气泡,下颌有明显血块。一般我们采用磺胺间二甲基嘧啶内服解决。
相关知识
仙桃顺民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鳝、泥鳅养殖
【今日头条】生态养殖法教你不用药治疗水生动物疾病
生物技术
中国(顺来)茉莉花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
稻田套养水产,橘园套种旱稻,小龙虾与鳜鱼生态轮养—— 田间兴“混搭” 农业探新路
我市精心打造“仙桃四季花谷”
实验室师生参加2023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
大国工匠吴顺清:让“沉睡”的文物“复活”
张家口快大稻田鲤鱼苗 禾花乌鲤鱼养殖场
山东花境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是如何针对当地地质进行花卉养殖的?
网址: 仙桃顺民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鳝、泥鳅养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26.html
上一篇: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产销状况与投资 |
下一篇: “深圳拟兰”助力解开世界级科学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