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柳飞絮概念
杨树及柳树为风媒花,杨柳飞絮指杨树、柳树蒴果成熟开裂后,种子携带绵状绒毛借助风力聚集成絮传播的自然现象。风力传播是杨柳种子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
2 杨柳飞絮种类和发生规律
2.1 飞絮种类
安徽地区杨柳飞絮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黑杨类及其杂交种、变种雌株种子产生的飞絮,主要有69杨、72杨等,黑杨类在安徽省普遍种植;二是欧美杨类的107杨、108杨、中林46杨,以及皖北平原宿州、亳州分布的少量白杨类的毛白杨等;三是柳树类雌株种子产生的飞絮,主要有旱柳、垂柳等。
2.2 发生规律
杨柳飞絮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长与其品种、气候、温度、降雨、地理位置关系密切。一般杨柳飞絮从3月中下旬持续到5月中旬,其中白杨类最早开始飞絮,飞絮期持续2周左右;黑杨类飞絮期较白杨类晚1~2周,持续期也较白杨类长1~2周;柳树飞絮期在白杨类与黑杨类之间。具体飞絮时间规律如下:
(1)皖南及沿江地区杨柳飞絮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柳类飞絮时间;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为黑杨类飞絮。
(2)江淮地区杨柳飞絮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柳类飞絮;4月中旬至5月初为黑杨类飞絮。
(3)淮北平原杨柳飞絮期: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白杨类飞絮;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柳树飞絮;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为黑杨类飞絮。
(4)同一地区杨柳飞絮起始和持续时长受地点、海拔、小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一般城镇早于乡村,且持续时间短;平原早于山区,且持续时间短;低海拔区域早于高海拔区域,且持续时间短。有时因温度、气候因素,不同种类杨柳飞絮时间会延长或叠加。
3 杨柳雌雄株的识别
3.1 杨树雄花
雄花序长条状圆柱形,长6~10cm,直径0.4~1cm,多破碎,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芽鳞多紧抱成杯状,单个鳞片宽卵形,长0.3~1.3cm,边缘有细毛,表面略光滑。雄花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边缘深尖裂,具长白柔毛。花序轴上具多数带雄蕊的花盘,花盘扁,半圆形或类圆形,深棕褐色。
图1 杨树雄株及花絮
3.2 杨树雌花
杨树雌花序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穗状的葇荑花序,通常呈下垂状,常先叶开放。花序轴上着生许多小花,整体形状类似长串的“毛毛虫”,每一朵小花发育后长成一个小蒴果,小蒴果包被着白色絮状的绒毛,绒毛中间藏着一些像芝麻粒大小的由胚囊发育而成的种子,随着小蒴果及种子的不断发育成熟,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漫天随风飞散,传播繁衍。
图2 杨树雌株花序及蒴果
3.3 柳树雄花
柳树雄花为葇荑花序,呈圆柱形,一般比较细长,如旱柳雄花序长1.5~3cm,粗6~8mm,有短梗,略弯曲;垂柳雄花序长1.5~2cm。雄花由许多小花组成,无花萼和花瓣,每朵小花包含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大量的黄色花粉。花色整体呈黄绿色,其中花药为明显的黄色,盛开时远远望去,雄株树体呈现黄绿色。花期:多在每年的3~4月,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影响,不同品种的柳树花期略有差异。
图3 柳树雌花和雄花
3.4 柳树雌花
柳树雌花序为葇荑花序,一般呈绿色,相对雄花序短且细,如旱柳的雌花序长1~2cm,藏于叶间,被数片叶环绕。无花萼和花瓣,由子房和柱头组成,子房呈小瓶子状,柱头通常有两个分支。着生于柳树的雌株上,多生长在枝条的叶腋间或枝条顶端。花期一般在每年的3~4月,比雄花稍晚,不同品种的柳树花期略有差异。雌花经授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带有白色絮状绒毛的种子,即柳絮,借此传播种子以繁衍后代。
图4 柳树雌花序
4 防控措施
本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防控,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防控原则。通过树种绿化调控、物理、化学等措施防控方式,多措并举,达到有絮不成灾、有絮无污染,有絮无火灾、有絮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效果。
4.1 调整树种结构
在各类绿化工程中,选用适生的乡土树种,严控杨柳雌株使用。通过科学选择和树种配置,逐步减少杨柳树雌株栽植量。提高楸树、榉树、栾树、栎树、银杏、香樟、广玉兰等乡土树种及常绿阔叶针叶树树种种植比例。
4.2 栽植雄株品种
采用杨柳造林绿化时,应使用国家、省级林草部门审(认)定或通过区域化试验的雄株优良品种。严控苗木质量关,确保新栽植或更新的杨柳均为雄株。
4.3 高接嫁接换头
在城市公园、绿地等重点防控区域,当前不宜采伐更新时,宜实施杨柳雄株品种高接换头。
4.4 树冠整形修剪
针对城市公园、道路等重点防控区,开展树冠修剪。在冬春季树木休眠期,对杨柳雌株的花枝进行修剪,并做好防腐处理,并在此法实施2~3年后对树木进行再次修剪。
4.5 地表滞留除絮
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地植被,丰富林下植被层次结构,利用林下植被自然滞留飞絮。林下滞留飞絮宜结合洒水、清扫措施综合处理。
4.6 高压喷淋除絮
对重点防控区内的城市广场、道路、公园,以及其他适宜喷水车辆开展作业的重点部位采取高压喷淋除絮。采用清水或高分子凝聚剂作为喷淋介质,于杨柳果实成熟开裂至飞絮发生期间对其树冠进行高压喷水作业。
4.7 地面增湿抑絮
杨柳飞絮发生期间,利用喷雾车、洒水车、人工洒水、喷灌等方式对空气及地面加湿,使飞絮沾水固着于地,结合清扫措施及时处理地表落絮。
4.8 化学药物抑絮
在重点防控区内的城市广场、道路、公园等重点部位进行化学防治。防治药剂为赤霉酸或其他市场销售抑制杨柳花芽分化的成品制剂。施药剂量以赤霉酸(有效成分)0.04~0.06g/cm胸径用量为宜。每年于杨柳雌株花芽生理分化期前防治1次,翌年见效。施药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晚,一般为4~6月中旬。采用树干注射方式对杨柳雌株进行注药,包括自流式注射、加压式注射。于主干离地约1.3m处钻孔,人员密集流动场所可将钻孔高度提升至主干离地2m处以避免人为干扰。不同年度不应在同一植株的同一位置钻孔。偏冠植株钻孔方位分布应以树冠同侧为主。柳树宜采用自流式注射,杨树宜采用加压式注射。
4.9 采伐更新
按照相关要求和审批程序,加快现有杨柳雌株更新,优先对重点防控区生长不良、退化严重、结籽量大的杨柳进行更新,更换为其他优良树种或杨柳雄株品种。
5 正确看待杨柳的价值
杨柳飞絮确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但是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目前杨柳还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杨木加工业是林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柳树是重要的观赏树种,杨柳产业仍然要发展。随着杨柳不飞絮新品种的逐步推开,飞絮现象会逐步消失。我们不能一砍了之,否定杨柳的功劳。飞絮治理需要一个过程。掌握好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改善治理手段,发挥杨柳优秀一面,控制不利的缺点,才能更好的为生态建设服务。
撰 稿 刘俊龙、苗婷婷(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上线日期 2025年5月7日
相关知识
杨柳飞絮防控技术指南.docx
河南《杨柳飞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
“杨柳飞絮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启动实施
杨柳飞絮污染控技术.doc
最新杨柳飞絮控制技术
济源首次进行控制杨柳飞絮技术实验
杨柳打针防飞絮
杨柳飞絮,治理有方!
北京科学推进杨柳飞絮综合防治
杨柳飞絮
网址: 杨柳飞絮防控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4158.html
上一篇: 盐碱地上的致富花——耐盐、高产的 |
下一篇: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