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丁珏汭
初夏的太湖之滨,苏州东山镇万亩枇杷林缀满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作为中国四大枇杷种植传统产区之一,东山镇以“白玉”“冠玉”等名优枇杷品种出圈,更以“农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让一颗小小的枇杷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太湖洞庭山,被誉为白沙枇杷的摇篮。清代道光七年,果农贺照山培育出优质白沙枇杷“照种”,后衍生短柄、长柄、鹰爪3个品系,成为东山70年代主栽品种。1970年,苏州东山一位生产队队长于藏船坞中偶得一石生枇杷树,经专家鉴定为优质新品“白玉枇杷”。其种植范围迅速扩展,覆盖洞庭东山七十二座峰岭,一跃成为苏州东山枇杷的标志性品牌。
东山枇杷 微信公众号“吴中发布” 图
在吴中枇杷文化产业园,东山镇农村工作办农技员郑俊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从5月12日开始,苏州“白玉”枇杷零星开采,于5月17日开始大量上市,一直持续到5月底;“冠玉”枇杷则在5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持续到6月初。去年东山白沙枇杷中小果的售价约30元/斤,大果售价在50元/斤以上,预计2025年中小果枇杷整体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而大果价格则比往年略有上升。
东山白沙枇杷的选优品种“白玉”,占东山枇杷总量的85%,此外还有冠玉、早黄、照种、冬玉等多品种。2024年,东山枇杷总产量超10000吨,物流寄件195.7万单。“目前东山枇杷销售中,线上销售占65%,虽然线下零售、批发占比在逐年下降,但旅游季带动的枇杷销售依然火爆,部分农户通过民宿、农家乐直销枇杷,利润提升了50%。”据东山果品协会会长宋甫林介绍,依托5月旅游季活动,东山民宿入住率达92%,带动农户现场销售枇杷超5万斤。尽管产量低于去年,但市场需求旺盛,今年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东山果品协会也在拓展农旅融合与产业延伸。比如:协会正在推动“枇杷深加工”研发,计划与食品企业合作开发枇杷膏、果脯等产品,目标将附加值提升50%以上。“接下来我们还将重点拓展长三角高端商超,试点‘社区团购+冷链直配’模式,同时争取跨境电商政策支持,让东山枇杷真正成为‘国际果’。”在宋甫林看来,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东山正加速融入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为农产品外销开辟新通道。
东山镇位于苏州西南端,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座半岛,总面积96.5平方公里,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一颗颗“小金果”,不仅为东山果农带来了收益,更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杠杆,农商文旅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