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doc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doc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

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

(一)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

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

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

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

位相问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斑驳症状在叶片、果实上是常见的。

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变为半透明状的称作明脉。

第1页
 

病害的病原类型: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稳索a(尤其是缺素症)常常表现以上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症状。

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是遗传性的。

烟草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白菜辣椒病毒病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

2、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坏死发生在花朵上,则直接降低花卉的观赏和商品价值。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环斑是由几层同心圆组成的,各层颜色可以不同。类似环斑的症状,有叶片上形成的单线或双线的环纹或线纹,形成的线纹如橡树叶的轮廓就称作橡叶纹。以上各种斑纹,如表皮组织坏死的则表现为蚀纹。

类型:许多植物病毒病表现环斑、坏死环斑和各种环纹或蚀纹症状。豆工豆轮纹病

叶枯是指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枯死的轮廓有的不像叶斑那样明显。叶尖和叶缘的大块枯死,一般称作叶烧。桃细菌性穿孔病

植物叶片、果实和枝条上还有一种称作疮痂的症状,病部较浅而且是很局限的,

斑点的表面粗糙,有的还形成木栓化组织而稍为突起。

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幼苗茎基部组织的坏死,引起所谓猝倒(幼苗

在坏死处倒伏)和立枯(幼苗枯死但不倒伏)。木本植物茎的坏死还有一种梢

枯症状,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一直扩展到主茎或主干。

 

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微凹陷,周

围的寄主细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限制病斑进一步的扩展。

疮痂病症状

3、腐烂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原因:由于病原物产生的水解酶分解、破坏植物组织造成的。

表现:

腐烂与坏死的区别: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

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

干腐: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如细胞的消解较慢,

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成干腐。

湿腐:指细胞的消解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

软腐:主要先是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的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

根据腐烂的部位,分别称为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名称。

流胶的性质与腐烂相似,是从受害部位流出的细胞和组织分解的产物。番茄软

腐病茄子绵疫病

4、萎焉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

原因:由于植物根部受害,水分吸收和运输困难或病原毒素的毒害、诱导的导管

堵塞物造成。

表现:萎焉期间失水迅速、植株仍保持绿色的称为青枯。不能保持绿色的又分

为枯萎和黄萎。番茄枯萎病辣椒青枯病

5、畸形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致使植物整抹或局部的形态异常。

 

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激素物质或干扰寄主激素代谢造成的。

表现:矮化:植株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地受到抑制,病株比使株矮小得多。矮

缩:植抹不成比例地变小,主要是节间的缩短。

特殊类型:

丛枝:枝条不正常地增多,形成成簇枝条的称作丛枝。

卷叶:叶片的畸形也很多,如叶片的变小和叶缺的深裂等,但较常见的有叶面高

低不平的皱缩,叶片沿主脉平行方向向上或向下卷的卷叶,

缩叶卷向与主脉大致垂直的缩叶。

番茄病毒病

癌月中:植物的根、茎、叶上可以形成癌月中,如细菌侵染形成的根癌、冠嘤

根结线虫侵染造成的根结等。

耳突:茎和叶脉可形成突起的增生组织,如耳状的耳突。

花变叶:有些病害表现花变叶症状,即构成花的各部分如花瓣等变为绿色的叶片

状。

病害类型:各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大多能产生畸形症状,但多数表现畸形症状的

病害是由植物病毒或植原体的侵染所引起的。

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征主要有5种类型: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

1、粉状物直接产生于植物表面、表皮下或组织中,以后破裂而散出。包括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

(二)病征菜豆锈病

第4页
 

1)锈粉,也称锈状物初期在病部表皮下形成的黄色、褐色或棕色病斑,破裂后

散出的铁锈状粉末。为锈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菜豆锈病等。

黄瓜白粉病

2)白粉在病部叶片正面表生的大量白色粉末状物,后期颜色加深,产生细小黑点。为白粉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黄瓜白粉病、辣椒白粉病等。

玉米黑粉病

3)黑粉是在病部形成菌嘤,嘤内产生的大量黑色粉末状物。为黑粉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禾谷类植物的黑粉病和黑穗病。

4)白锈在病部表皮下形成的白色疱状斑(多在叶片背面),破裂后散出的灰白

色粉末状物。为白锈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十字花科植物白锈病。

2、霉状物

是真菌的菌丝、各种抱子梗(抱囊梗)和抱子(抱子囊)在植物表面构成的特征,

其着生部位、颜色、质地、结构常因真菌种类不同而异。

(1)霜霉多生于病叶背面,由气孔伸出的白色至紫灰色霉状物。为霜霉菌所致病害的特征,如黄瓜霜霉病、月季霜霉病等。

(2)绵霉病部产生的大量的白色、疏松、棉絮状霉状物。为水霉、腐霉、疫霉

菌和根霉菌等所致病害的待征,如茄绵疫病、瓜果腐烂病等。

(3)霉层是除霜霉和绵霉以外,产生在任何病部的霉状物。按照色泽的不同、

分别称为灰霉、绿霉、黑霉、赤霉等。许多半知菌所致病害产生这类特征,如柑

橘青霉、番茄灰霉病等。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茄子绵疫病番茄灰霉病

3、点状物

 

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粒状物,它们大多暗褐色至褐色,针尖至米粒大小。为真菌的子囊壳、分生抱子器、分生抱子盘等形

成的特征,如苹果树腐烂病、各种植物炭疽病等。大白菜炭疽病辣椒炭疽病萝卜炭疽病

4、颗粒状物

真菌菌丝体变态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形态大小差别较大,有的似鼠粪状,有的像菜籽状,多数黑褐色,生于植株受害部位。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茵苣菌核病等。辣椒菌核病甘蓝菌核病花椰菜菌核病

5、脓状物

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粘液,一般呈露珠状,或散布为

菌液层;在气候干燥时,会形成菌膜或菌胶粒,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病状和病征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植物病害的病状和病征是症状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病害只有病状没有可见的病征,如全部非侵染性病害、病毒病害。也有些病害病状非常明显,而病征不明显,如变色病状、畸形病状和大部分病害发生的早期。

也有些病害病征非常明显,病状却不明显,如白粉类病征、霉污类病征,早期难以看到寄主的特征性变化。

二、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及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异病同症:不同的病原物侵染可以引起相似的症状,如叶斑病状可以由分类关系

上很远的病原物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侵染都可出现这类病状。大类病害的

识别相对容易一些,对于不同的真菌病害,则需要借助病原形态的显微观察。

 

同病异症:植物病害症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有种种的变化。多数情况下,一种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病害以后就出现一种症状,称为典型症状。如斑点、

腐烂、萎焉或癌月中等。但大多数病害的症状并非固定不变或只有一种症状,可以

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

例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多种植物后都表现为典型的花叶症状,但它在心叶烟或宽色藜上却表现为枯斑。交链抱属真菌侵染不同花色的菊花品种,在花朵上产生不同颜色的病斑。

症状潜隐:有些病原物在其寄主植物上只引起很轻微的症状,有的甚至是侵染后

不表现明显症状的潜伏侵染。表现潜伏侵染的病株,病原物在它的体内还是正常地繁殖和蔓延,病株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改变,但是外面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有些病害的症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消失,特别是许多病毒病的症状往往因高温而消失,这种现象称作症状潜隐。

病害症状本身也是发展的,如白粉病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是叶面上的白色粉状

物,后来变粉红色、褐色,最后出现黑色小粒点。而花叶病毒病害,往往随植株

各器官生理年龄的不同而出现严重度不同的症状,在老叶片上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成熟的叶片上出现斑驳和花叶,而在顶端幼嫩叶片上出现畸形。因此,在田间进行症状观察时,要注意系统和全面。

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称为并发症。

综合症:当两种病害在同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两种各自的症状而互不影响;有时这两种症状在同一部位或同一器官上出现,就可能出现彼此干扰发生拮抗现象,即只出现一种症状或症状减轻,也可能出现互相促进加重症状的协生现象,甚至出现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医学影像资料)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doc
植物病害诊断教学大纲(4页)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植物病害怎样诊断的4个方法 图片
植物病害诊断和防治.ppt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宝典]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网址: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7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病毒病与茶黄螨的区别与防治
下一篇: 植物观赏病害诊断与防治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