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韶月
橙色多盟(Dümmen Orange)是一家从事无性系花卉种苗繁育的全球领先企业,长期致力于培育更受市场青睐的花卉植物品种。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育种公司,他们目前在世界各地有20个基地,生产面积约330公顷,年供应种苗约20亿株,年销售额约3.5亿欧元。橙色多盟注重科技研发,全球有190余名专业研发人员,拥有3000多项专利,注册商标1000多个。
近年来,橙色多盟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抗性育种并取得突破。前不久,橙色多盟大中华区商务总监谢家树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他们在花卉育种领域的思路与布局。
记者:在您看来,传统育种似乎已经到达天花板,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谢家树:如今,观赏花卉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育种已经很难面对未来市场的各种挑战,不论是需要更新品种的速度,还是对花卉植物本身抗性的需求。严格来说,传统育种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的育种材料和育种方式带来的品种变化和提升是有限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花卉重要的基因表型特征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以玫瑰、郁金香和菊花等主要切花为例,从1990年到2020年的数据看,每平方米的花量、多久开花、开花一致性、在温室的育种时间、抗病性等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病害没有减少,甚至反而增加了。从全球月季生产量来看,已因病害造成了约20%的损耗。
▲谢家树在2023世界花园大会上做演讲
另一方面,可持续性发展是各行各业的主流,花卉育种也应在这个方向多做努力。在园艺行业生态可持续性方面,观赏植物逊于蔬菜,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远高于蔬菜。《瓦赫宁根经济研究2018-081a》报告称,蔬菜行业通过品种改革,已经实现大幅削减化学品用量,但观赏花卉类产品在生产中仍然非常依赖农化药剂,且用量在增加。比如花卉从单瓣到重瓣,花头不断增大,使得农药用量也越来越大。花卉育种领域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这就需要打破传统育种模式。
记者:从2015年开始,橙色多盟开启了新的育种计划,更加注重抗性育种,并努力实现更多花卉品种的“量身订制”。请介绍下这种新的育种理念和模式。
谢家树:不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抗性育种更加适合未来市场。从2015年开始,橙色多盟的育种专家团队开始筛选突破性的抗病、抗逆新性状,并将其引入商业育种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培养更强壮、更健康、抗性更强的植株。自此新的育种模式正式开始,即从传统育种转变成可预测的育种,为更多花卉“量身定制”一些优良抗性,让育种变得更有效率。
以菊花为例,从提升观赏性角度而言,想培育出新的花色、重瓣等性状,透过我们多年育种的大数据,从现有系统中可以找到可预测的育种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抗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抗性提升意味着成活率的提高,同时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为了提升菊花抗白锈病的能力,我们从全世界收集白锈病病原,放在特殊的温室里实验观察。
2020年5月,橙色多盟专门建成面积4000平方米的花卉研究实验室,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花卉试验室之一。通过收集数据,我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植物基因库,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数据的生产、获取和分析,并且在技术上不断完善,从而提高数据收集的精细度和效率。
记者:目前,橙色多盟在抗性育种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谢家树:从2021年开始,橙色多盟陆续培育出一些抗性品种,并在全球注册了“INTRINSA®”商标,代表在抗性育种方向培育出的一系列花卉品种。
我们在矮牵牛抗烟草花叶病毒、花园菊抗白锈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试验发现,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强大而持久,植株本身不会出现病害症状,且不会向邻近植株传播病害。我们培育的矮牵牛“智慧风车”(“Smartunia™”)是全球首个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系列,拥有红色、黑色、粉色等花色,已推向市场并获得好评。切花菊“Smartie”系列对菊花白锈病具备天然抗性,拥有多个花色,已经大量试种,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花色等性状,加大该系列的市场推广力度。
▲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矮牵牛“Smartunia”系列
除抗性外,我们的育种还会考虑功能性,如培育更耐热、更耐潮湿,以及不需使用矮壮素的低矮品种等。目前已培育出抗湿热的天竺葵系列,品种仍在不断完善改良中。
记者:橙色多盟在花卉育种上非常注重可持续性理念,并且将科技研发贯穿始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谢家树:可持续非常重要,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非常具有商业价值。让植物有更多、更强的抗病能力,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在欧盟和美国,每一年都会出台新的禁用名录,清晰地列出哪些农药不允许使用。我相信未来,中国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培育更优异的抗性品种,生产者也会受益。他们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每平方米产品出产率更高,损耗更少。以往受温湿度环境、季节限制的品种,在提升抗性后,可以四季种植,生产者的选择更加丰富。
我们坚信,科技驱动的可预测育种将使观赏园艺行业变得更加可持续。橙色多盟的科技研发贯穿育种、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在育种领域,我们对观赏花卉做了很多基础分析研究。比如,携手荷兰baseClear、Generade成功破译郁金香的基因组DNA序列,这项成果将促使郁金香的育种产生新突破,对繁殖生产也将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是橙色多盟最终的育种目标。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客户群体的需求,不论是种苗商还是种植户,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研发新方向。我们开发了“basewell”技术,这是一种无土生根的种植方式,并可以实现模块生产,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并匹配了相应的扦插机器。总之,我们培育出的品种、开发的产品都要更加适合种植、生产和推广。
▲切花菊“Smartie”系列对白锈病具备天然抗性
记者: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育种公司,橙色多盟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新品研发和推广时主要有哪些考量,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谢家树:作为育种商,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品种保护。坦率地说,中国一些从业者的品种保护意识仍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在品种引进上还有较大差距,这令人遗憾。不过,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加强品种保护方面正不断进步,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从市场需求看,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存在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区的喜好也有所差异,因此,中国市场需要细分,进行更充分的调研,供应更丰富的品种,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切花由于产区集中,需求相对固定,但草花类及绿化用品种的需求差别较大,在盆栽花卉领域尤为明显。同时,由于盆花运输环节耗时多,对抗性要求也更高。在这种条件限制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育种商需要在提升花卉品质上多做文章。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花卉行业的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公共用花萎缩,家庭园艺在不断发展。在今年上海恢复举办的国际花展上,同行再次见面,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新品种的浓厚兴趣,以及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在未来,橙色多盟将推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特征的新品种,并推动花卉业可持续发展,为更加绿色的未来做出努力和贡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24届国际花展 | 看海外花卉园艺企业现状 开拓行业新机遇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昆明呈贡花卉产业加快提质,推出76个自育月季新品
昆明花展看点→云花“赤子之心”成杭州亚运会颁奖用花
云南石林锦科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花盟花卉供应链管理(广州)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知耕|基因编辑育种商业化在即,IP保护与监管的全生命周期如何策与道
旅游逛展赏花……第21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15日启幕!
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国际花卉品牌馆美美齐放
“乱花渐欲迷人眼”第26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京举办
网址: 专访 | 橙色多盟大中华区商务总监谢家树谈观赏花卉育种步入可预测时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79.html
上一篇: 关于对2021年度泾源县第一批科 |
下一篇: 报告《2023年中国花卉行业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