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乡村振兴】“AI番茄”上新,江都智慧农业种出“儿时味道”

【乡村振兴】“AI番茄”上新,江都智慧农业种出“儿时味道”

通讯员 吴桥萱 殷晨怡

扬州发布记者 陈源浩 文/图

穿过风淋室、除掉衣物上的尘埃,换上白大褂、防止将病菌带入实验室……当下,走进江都吴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蔬菜科技展示温室,记者看到,翠绿蔬菜“躺”在A字形循环栽培架上,晒着“日光浴”;十余种番茄在人工智能调控的适宜温度下长势正好,显得格外诱人。

“全新打造的蔬菜科技展示温室,有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根据季节、番茄的开花结果周期实施水肥调控,让番茄更好生长,种出‘儿时的味道’。” 吴桥镇副镇长许良祝说。

眼下气温升高,番茄苗的叶片蒸腾作用增强,需要吸收更多养分。“这个时候,AI派上了大用场。”园区技术员季新月告诉记者,“环境传感器捕捉到温室内温度升高至30℃,智能管控系统及时启动水肥机、滴灌等装置,加强水肥供给。”

“该项目由扬州大学和里下河研究所的教授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感知系统在番茄果实和藤蔓间,安装有空气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温室四周有摄像头,室外还有小型气象站等感知终端,工作人员在手机上动动手指,环境变化、作物生长、设备运行等情况尽在掌握。” 季新月说。

记者看到,蔬菜科技展示室内大屏中,各项环境监测数据一目了然。智能管控系统根据季节、番茄生长周期实施水肥调控。

“AI番茄”背后蕴含的“黑科技”,让农业从传统的“看天吃饭”转向标准化生产。“15℃左右的环境适宜番茄生长,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再结合外部气象预报,智能管控系统代替人工‘照顾’农作物,实现环境参数监测和自动调节,外遮阳、内保温,天窗、湿帘、循环风机等设备由电脑智能控制。”季新月说,不是单独调整某项指标,而是综合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让番茄在最优的环境和营养条件下生长。

得益于科学种植,“AI番茄”品质更好,能卖到约20元每斤。“在我们的电商社群里,提货名额一放出来,瞬间就被抢光,供不应求。” 季新月说。

科技赋能,用工量降低,效益提高。“常规种植方法下,一个人管理一亩地忙得停不下来,现在一个人可以轻松管理4亩地。” 季新月告诉记者,管理人数少了,亩产量却上来了。“智慧温室里生长的小番茄年亩产达到2万多斤,大番茄达到4万多斤,即使以10元一斤的地头批发价计算,一亩地一年也有20多万元到40多万元不等的产值。”

据悉,作为扬州首批省级“菜篮子”基地,江都吴桥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智能化温室的背后,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技术人员。“每个种植基地都有专门的服务对接群,不管是系统报错,还是人为发现问题,全天24小时有值班人员远程解决或安排专人现场排查。”许良祝说。

“目前除了‘AI番茄’,园区考虑向其他品类果蔬延伸,已经应用到草莓、葡萄等水果种植。”许良祝说,借助科技的“东风”,“AI番茄”正在走出传统的研究室,走向广阔的农村大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知识

“AI番茄”:智慧农业种出“儿时味道”
AI“慧”种地:与番茄“对话”,种出“儿时味道”
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给农业配备 “智慧大脑” 打造乡村振兴新范式
探寻AI时代智慧农业新未来!2024年生物光学与智慧农业国际论坛在广州召开
农业文化遗产“上新”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颠覆性产业
腾讯用AI种黄瓜、种番茄,人工智能+农业的时代即将到来?
“鄂”的“菜篮子”上新 让番茄找回“番茄味”
农业温室科技种植乡村振兴农田智慧育苗
人民网评:农业文化遗产“上新”赋能乡村振兴

网址: 【乡村振兴】“AI番茄”上新,江都智慧农业种出“儿时味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87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番茄花园x64位系统 Win10
下一篇: “想要甜一点还是酸一点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