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有一件价值连城的元代青花瓷完整器——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作为该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它的来历及流转故事,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40多年前,它是以1000元RMB的价格被景德镇陶瓷馆购买而来。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大家除了关注这件旷世之作的宝贝历史、文化、收藏、鉴赏等方面的价值外,也好奇它的“身世之迷”。
在各大媒体平台,流传着不少不同版本的说法。有的说法是,这件梅瓶是从江西高安买来的;有的说法是,梅瓶是用博物馆用瓷器从江西丰城换来的;还有说法认为,是在景德镇考古发掘的。
究竟,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是如何来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呢?
近日,李会中、欧阳世彬、黄云鹏、饶克勤四位当年的亲历者共聚一堂,参与2023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的“博物馆夜谈·景博那些事”,为大家揭秘了这件“镇馆之宝”的“身世之迷”。
(8月4日“博物馆夜谈”活动现场图)
1980年1月中旬,时任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陈孟龙和李会中两位先生受组织委托,前往萍乡、丰城两地为当时陶瓷馆员工欧阳世彬和饶克勤先生办理政审材料。期间,在丰城县城候车时,天气寒冷又正巧有片刻空闲。两人便商议到县城去走一走看一看。机缘巧合下,他们走进了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在展厅参观时,他们发现了这件标明是“明代青花梅瓶”的瓷器,围着观看了许久,他们认为是“元青花”,激动地小声叫了出来:“是元青花!”。
因为就在前不久,两位先生刚刚在陶瓷馆参加了元青花课题的学习与研究。在看到这件梅瓶的时候,两人感觉和学习时了解的元青花相似度极高。只是,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认知背景,陶瓷界对于元青花的认识并不多,甚至有着“明代以前无青花”的说法。所以,两位先生也没有妄下定论。
结束政审工作后,两人立即赶回景德镇并向景德镇陶瓷馆的领导汇报了在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的发现。馆领导决定先委派丰城籍在景德镇从事古瓷研究制作的黄云鹏先生前去拍照留证,并初步洽谈将该梅瓶入藏陶瓷的相关事宜。
在仔细比对了黄云鹏先生带回的20多张照片后,大家非常惊讶且肯定地认为,这就是一件非常珍贵稀有的元青花梅瓶!同时,也是当时景德镇陶瓷馆藏品体系中缺少的珍贵品种。
馆领导立即与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取得联系,表达了用藏品交换这件梅瓶的意愿。随后,丰城县文化站也派出工作人员专程前来洽谈此事。
经过商量沟通,双方最终商定以出让购买的方式购买这件元青花梅瓶。在呈报上级部门省陶瓷工业公司后,用专项资金1000元,购得了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由当时的仓库保管员饶克勤先生负责具体接收。
此次发现征集工作无论是对景德镇制瓷史的了解,还是对元代青花的认识而言都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陶瓷藏品体系,更为梳理展示景德镇千年陶瓷发展脉络提供了实物佐证,奠定了基础。
(内容来自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本公众号只作公益传播。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中国梅瓶何以成为全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馆长对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用展览语言讲好陶瓷文化
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一捧瓷土 万千匠心(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陶瓷雕刻工艺师
河北赤城县出土元代“内府”白釉梅瓶
首座元青花博物馆因何花落高安
镇馆之宝: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丨定州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 | “元青花”和它的朋友们
“镇馆之宝”喊你来河南逛博物馆!
工艺美术知识图谱: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网址: 1000元买的梅瓶,如今成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9288.html
上一篇: 《中国历代名画类编系列 故宫画谱 |
下一篇: 第二十八届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