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Narciss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石蒜科(Amaryllidaceae),原产于欧洲、北非和亚洲西部。洋水仙的种类繁多,包括数百个品种和变种,是春季花卉中的明星植物之一。主要特征根系与茎:洋水仙具有粗壮的鳞茎,直径通常在2-5厘米之间。从鳞茎中长出的花茎
**洋水仙(Narciss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石蒜科(Amaryllidaceae),原产于欧洲、北非和亚洲西部。洋水仙的种类繁多,包括数百个品种和变种,是春季花卉中的明星植物之一。
主要特征
根系与茎:洋水仙具有粗壮的鳞茎,直径通常在2-5厘米之间。从鳞茎中长出的花茎直立,高度一般在10-60厘米不等,具体取决于品种。 叶:叶子扁平或带状,绿色,长度可达30-50厘米,宽度约为1-2厘米。叶片基生,排列紧密。 花:花单生或聚伞花序,每株可开花1-20朵,花朵直径约3-7厘米。典型的洋水仙花由一个中央的杯状结构(称为副冠)和围绕其周围的6片花瓣组成。花色多样,从白色到黄色,甚至带有橙色或红色的副冠。 果实与种子:花后结成蒴果,内含黑色种子。种子成熟后会自然散落,可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长习性
洋水仙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性强,但不耐高温。它们通常在秋季种植,经过冬季低温处理后,在春季绽放。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最为适宜。
繁殖方式
分球繁殖: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在秋季将成熟的鳞茎分割成若干小块,每块保证有1-2个芽眼,然后重新种植。 种子繁殖:虽然可以采用,但周期较长,从播种到开花可能需要3-5年时间。用途
观赏价值:洋水仙因其美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而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庭院装饰及切花。 药用价值:某些品种的洋水仙含有生物碱,如毒藜芦碱,可用于制作药物,但需谨慎使用,因为这些物质具有毒性。 文化象征:在许多文化中,洋水仙被视为春天到来的使者,代表着希望与重生。在中国,它常被赋予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而在西方,它则与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Narcissus)有关,象征着自恋。种类介绍
大花洋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最常见的品种之一,花色金黄,副冠呈漏斗形。 喇叭水仙(Narcissus trumpet):以其长而宽的副冠闻名,形态类似喇叭。 多花水仙(Narcissus multiflorus):一株上能开出多朵小花,花色以白色为主。 小型洋水仙(Narcissus cyclamineus):植株矮小,花型独特,副冠短小,花瓣反卷。洋水仙不仅外观美丽,而且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春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品名:水仙种球/盆栽
特点:喜欢凉爽气候,花量大,花期长。
种植量:4~8株/盆
种植期:秋冬/视地区而定
适播地:排水通畅,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应规格:种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