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的思考
“花儿”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的思考
【摘要】: "花儿"是中国西北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民歌。2006年以来,"花儿"相继被列入我国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应对"花儿"失传的危机,应将"花儿"引进大中小学的课堂,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乡土文化。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牧;民族节庆进校园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考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2 薛雷;人的现代化视域下的地方传统音乐学校教育传承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3 文飞;“双重乐感”启示下的“花儿音乐”在艺术高校传承模式思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4 叶鹏;吴忠市回族花儿进行教育传承的价值体现[J];中国文艺家;2017年10期 5 杨燕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渔歌”课程为例[J];教师;2014年32期 6 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赵鹏;悲情“花儿”缘何再悲情——读屈文焜的论著《“花儿”美论》的启示[J];音乐创作;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芳;基于“快手”平台的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研究[D];甘肃政法大学;2023年 2 杨柳;新时期以来“花儿”研究范式的变迁和创新[D];兰州大学;2023年 3 李欣悦;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鉴赏课中的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 4 王文洁;传承人的文化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22年 5 张生花;依托校本课程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 6 费建勋;论松鸣岩花儿会在社会转型中的传承演化[D];兰州大学;2020年 7 潘祝青;学校教育视野中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8 彭艳霞;乡土节日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朝阳;天祝“花儿”中的民族文化传播与呈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马金一;回族健身操引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学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宇林;“花儿”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牛晨利;数智化背景下非遗藏戏在教学中的传承[J];新传奇;2024年34期 3 管罗红;成征涛;唐灿;湖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与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年36期 4 李然;高校传承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6期 5 孙铖彬;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创新研究[J];匠心;2024年09期 6 田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8期 7 王艳丽;浅谈王氏巽门八卦拳的保护传承[J];文化月刊;2025年01期 8 谢亚鹏;武嘉欣;全民健身背景下甘肃省体育非遗“摆阵舞”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年04期 9 薛阳;张斌;阴山地区非遗文化“阴把缠枪”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5年08期 10 李雅坤;从黔江盐客调的节奏特点出发探索其文化传承方式[J];三角洲;2024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艺;“非遗”视角下武术传承因子及传承方式的思考[A];2017年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文化生产研讨会摘要汇编[C];2017年 2 刘舫;滕林林;义务教育学校体育与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化策略剖析[A];2024年全国中青年学校体育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24年 3 樊碧远;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及纾解路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史分会)[C];2023年 4 尹健;文化强国视域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A];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21年 5 葛京晖;荆纪东;马文友;新时代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基于传承人品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C];2022年 6 朱若倓;贾海如;浅析洛阳圣行心意六合拳的传承——以中窑清真寺为例[A];2020年体育史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7 罗晓琴;陈小蓉;基于扎根理论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变迁的研究[A];体育非遗与健康生活——2020年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20年 8 王梦雪;张国栋;李汉森;金家功传承方式的演变[A];中国地域武术文化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20年 9 侯天媛;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统武术传承结构及其运行机制[A];体育非遗与健康生活——2020年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20年 10 马建波;海南黎族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方式[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雅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21年 3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宋亚林;“易”与“译”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覃宇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7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彭金城;草原丝绸之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紫琪;洪氏斋公拳的学校传承方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3年 2 张婧;安徽蚌埠花鼓灯存在形态与传承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黄晓敏;江南民歌在苏南高等院校中的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4 顾童桐;中国式财富传承方式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5 郑雪颖;《天工开物》与明代技术传承方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2年 6 胡红;长角苗服饰纹样制作技术传承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刘军;从楼塔细十番看器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史彤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赫哲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3年 9 罗晓琴;基于扎根理论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变迁的研究[D];深圳大学;2020年 10 黄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南京殷巷石锁传承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邵鲁文;创新传承方式,老手艺再展新颜[N];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阅读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N];深圳商报;2014年 3 武晓敏 李伟明;介休市 创新传承方式 让非遗“火”起来[N];晋中日报;2024年 4 本报记者 王广禄;传承方式创新为苏绣注入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王婧姝;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N];中国民族报;2018年 6 记者 裴庆力;创新传承方式 丰富呈现载体 强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两创”[N];滨州日报;2024年 7 本报记者 李婷;申城力推非遗进高校活动[N];文汇报;2015年 8 蔺丽华;在创新中守护文化根脉[N];乌海日报;2025年 9 本报记者 韩毅;从“心”启程,让非遗传承人路更宽[N];重庆日报;2021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苑利;非遗保护亟须做好传承人递补工作[N];中国文化报;2020年
相关知识
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
“花儿”文化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引发的思考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docx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全文)
震撼!岷县“花儿”唱响文化传承新方式!
【花儿文化】浅议临夏州花儿传承与保护
[关于“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临夏花儿大全
对河州“花儿”传承发展的思考
民族学考研:羌族口头文化传承条件下[花儿纳吉]的特殊功能
“花儿”的传承与流变
网址: “花儿”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的思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