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熊猫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它们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类,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至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百分之四十。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
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1、熊猫是国宝的原因: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濒临灭绝,非常可爱。
2、大熊猫更是人们常说的活化石,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这对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列举如下几方面原因:
1、从审美和文化的角度,大熊猫可能是少数几种能给世界不同种族的人民都能带来快乐感觉的物种,萌起来天下无敌。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爱萌本能。动物学家认为,对大熊猫这一萌物的喜爱之所以能超越种族,来自于人类的护幼本能;
2、对于中国人来说,保护大熊猫还因为它是个外交神器,与国际社会在自然保护、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上,大熊猫无疑提供了让彼此更好沟通的契机;
3、更深层次上,从物种保护的角度而言,保护好大熊猫,其实就是保护了更多物种,以及保护了这些物种所处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生物学上大熊猫被称为旗舰物种、伞护物种;
4、对大熊猫的保护和喜爱,不仅仅是为了让这个可爱的动物留存于世,同时还因为它的栖息地庇护了成千上万种其他的动物、植物,菌类等。
因为森林中有竹林和水源可供它们生存。大熊猫是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为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为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大熊猫最初食肉,经过进化后主要吃竹子。
伪装作用:1、大熊猫的脸、脖子、肚皮和臀部是白色的,这能帮助它们在积雪的栖息地躲藏,躲避其他猎食者的寻找;
2、四肢是黑色的,这能帮助它们将自己躲藏在阴影里,躲避猎食者;
3、这作用源于消熊猫化能力较弱,只能以竹子为食,不能吃更多种植物。无法像熊在冬天存储多余的脂肪来冬眠。熊猫必须终年活动,长途跋涉去觅食,其栖息地变化也很大,从雪山到热带森林都有。
交流作用:1、它们黑色的耳朵表达一种凶残的感觉,可以警告捕食者;
2、黑眼圈有助于同类间互相识别;
3、黑眼圈可以向其他熊猫竞争者加以警告。
相关知识
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
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
熊猫为什么吃竹子
熊猫和竹子(大班语言领域)
为什么熊猫吃竹子
为什么熊猫要吃竹子?
大熊猫最爱吃竹子其实是 熊猫为什么爱吃竹子
熊猫吃的什么竹子
熊猫和竹子
描写熊猫吃竹子作文(通用47篇)
网址: 竹子是空心的为什么熊猫喜欢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3856.html
上一篇: 大熊猫爱吃竹子,可能是被竹子控制 |
下一篇: 熊猫为什么能靠竹子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