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贾丰丰
9月21日上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在祁连县峨堡镇放归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只,分别为2只大鵟、3只红隼。这是该站首次对救助放归动物进行卫星跟踪,将有效填补两类猛禽活动节律、居留型等方面的数据,加强对该物种的生态学研究。
此次放归的5只猛禽分别来自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森林公安派出所和祁连县峨堡林业检查站。“我们制定了专业的救护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五只猛禽食欲良好,体征正常,羽翼渐丰。经评估检查,个体飞行能力、捕食及采食行为均已达到放归标准和条件,符合放归要求。”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站长李全亮介绍。
此次放归地点地势开阔,有乔木林可供猛禽藏匿栖息,啮齿类、雀形目动物繁多,食物来源充足。据了解,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在放飞前为4只猛禽佩戴了卫星追踪器(GPS),便于持续监测放归后猛禽的野外适应性、健康状况和活动规律,判断生存是否正常,当定位点长时间相同时,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二次救助。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已收容野生动物15种、52只。
相关知识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 首次成功放归5只猛禽
山西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打开一扇门——青海改革样本观察·祁连山国家公园(中)
神农架国家公园野外投食 为野生动物送越冬食粮
首次记录到!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片区现鸳鸯戏水
世界雪豹日:青海8年累计救护雪豹10余只
三年救助2800只野生动物 成都这样编织“护野”网
从“掌上明珠”到“竹林隐士”——我国正积极推进圈养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2)
从“掌上明珠”到“竹林隐士”——我国正积极推进圈养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
海龟救助中心放归率超60% 人工繁育取得突破
网址: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 首次成功放归5只猛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7882.html
上一篇: 颍泉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发现野生白 |
下一篇: 九江永修:白莲湖湿地首现野生鸳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