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系列文库—— 白白花花射射干干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 白花射干”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白白花花射射干干 【概况】: 异名 冷水丹( 《植物名实图考》) 。 基源 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二歧鸢尾的根状茎。 原植物 二歧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又名野鸢尾 ( 《北京地区植物志》),扇子草(河北),老鹳扇(山 西),扁蒲扇(陕西) 。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始载之:名为白花射干,江 西、湖、广多有之,二月开花,白色有黄点,似蝴蝶 花而小,叶光滑粉披,颇似知母;亦有误为知母者, 结子也小……俚医谓冷水丹以为引血,通关节之药。” 所述即为此种。 形态 多年生草本。 根茎为不规则块状,棕褐色;须根发达,黄白色。 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剑形,长15~35cm ,宽 1.5~3cm ,顶端多弯曲呈镰刀形,基部鞘状抱茎, 无明显的中脉。 花茎实心,高40~60cm ,上部二歧状分枝,花枝生于 分枝顶端;苞片4~5枚,披针形,内包含有3~4朵 花;花蓝紫色或浅蓝色,有棕褐色的斑纹;花被管甚 短,外花被裂片宽倒披针形,上部向上反折,内花被 裂片顶端微凹、雄蕊花药与花丝等长;花柱分枝扁 平,花瓣状,顶端裂片狭三角形。 蒴果圆柱形或略弯曲。 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 /3处。 种子椭圆形,有小翅。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图见 《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1分册.图版55) 生 境与分布 生干砂质草地,山坡石隙等向阳干燥处。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 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 【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 用。 药材产于江苏,本品在江苏北部有作白前使用者。 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长2~5cm ,直径0 .7~ 2 .5cm ,表面灰褐色,粗糙,有圆形的茎痕或残留的 茎基。 须根细长弯曲,长7~12cm ,直径约2mm ,表面黄棕 色或棕色,有明显极细的纵皱纹和横皱纹。 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可见细木心。 气无,味稍苦。 贮藏 置干燥处。 。 【化学】: 根茎含白射干素(Dichotomiti )、次野鸢尾 黄素(Irisflore ti )、汉黄芩素(Wogo i )、鼠李秦素 (Rham azi )、野鸢尾甙(Irige i )、鸢尾甙元 (Tectorige i )、鸢尾甙(Tectoridi )等。 以及异黄酮和色素等 [1]。 参考文献 [1]药学学报 1986 ;2 1(11) ∶836 [2 ] Chem Pharm Bull 1976 ;24 ∶1609 [3 ]Chem Pherm Bull 1972 ;20 ∶730 ,1973 ;2 1 ∶600 ,2323 ,2562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小毒。 《内蒙古中草药》:“苦,寒。 有小毒。”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 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胃痛,肝炎,乳腺炎。 ① 《植物名实图考》:“行血,通关节。” ② 《长白山药材调查报告》:“利尿,泻下,催吐。” ③ 《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肝炎,肝肿大,胃痛,乳腺 炎。” ④ 《中药大
相关知识
中药知识文库:白花射干(6页)
中药知识文库:白花射干
中药知识:射干.docx
中药知识文库:灰藋(6页)
2010年中药鉴定中药材:白花射干
中药知识文库:向日葵花托
中药知识文库:楮叶(6页)
白花射干泡水喝的功效
白花射干的功效
射干(中药)
网址: 中药知识文库:白花射干(6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8711.html
上一篇: 与大射干汤有关的文献 |
下一篇: 射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