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应用基本原则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 •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也属于此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 • ( 4)心气不足证,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目前上市的不少中成药在主治病治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证候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 • 感冒挟湿,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等; • 感冒挟暑挟湿,治宜解表化湿祛暑,选用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等。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 在选择用药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二者缺一不可 • 一是病情证候的阴阳性质; • 二是拟用药物的寒热属性; • 中医病证临床证型较多,若分证太细,不利于西医人员临床应用,所以临床强调需抓住本质,分清病证“寒”、“热”属性。 (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 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背景 不合理使用现状 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滴丸剂、胶剂、栓剂、丹剂、贴膏剂、涂膜剂等 固体制剂 半固体剂型 气体剂型 液体制剂 煎膏剂、软膏剂、凝胶剂等 合剂、口服液、酒剂、糖浆剂、注射剂等 气雾剂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 •随着我国中药制药企业的发展 ,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日益普及,不合理应用亦凸显出来。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 •《 素问 .至真要大论 》 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提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可选银翘解毒、金链清热、芎菊上清丸等。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可选用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等。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 煎膏剂: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 • 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 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孕妇用药原则 • 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
相关知识
中药应用形式及合理用药
记住这三步,合理选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发热,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中成药,以下可以选用的口服中成药包括()。
《WHS压疮治疗指南——2023更新版》 解读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
常用中成药合理实际应用.ppt
第十章植物营养不平衡的诊断(更新版)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更新版)
樱花校园更新版下载(中文)无广告最新版app下载
网址: 中成药合理应用(ppt40页)(更新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8773.html
上一篇: 临床常见中成药及针剂的应用 |
下一篇: 五种中成药的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