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漫游植物王国之牡丹

漫游植物王国之牡丹

 


 

      牡丹号称“花王”,它在唐代以前都默默无闻,直至唐朝以后,此花始大盛于天下。
      它具有一种不加雕琢的风韵和超凡脱俗的品性,艳而不妖,香而不烈。


 

      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可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积水。花单生枝顶,花瓣多为重瓣,通常4月开放,花期7-15天。在中国众多花卉中,牡丹无疑处于艳冠群芳的独尊地位,它气质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浓色的润泽娇艳,流光溢彩,淡色的纯洁高雅,风韵别样。


 

     

牡丹的分类
      牡丹的品种繁多,在唐代时期,牡丹的花色便发展为白、浅红、紫等多种花色,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随着牡丹种植历史的发展,如今牡丹的传统品种已拥有白色、红色、粉色、黄色、蓝色、紫色、绿色、黑色及复色九大色系。
      牡丹的分辨方法有很多种,花瓣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牡丹还可以按照株型、芽型、分枝习性、花色、花期和花型等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栽植品种有洛阳红、白雪塔,还有如青龙卧墨池、花王、姚黄、赵粉等名贵品种。


 

     

洛阳红
      牡丹因其盛开时热烈而奔放,自古便被誉为富贵花,红色系品种的牡丹更是将这一特点显示的淋漓尽致,在牡丹的红色系品种中,洛阳红是牡丹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它的花朵为紫红色,有光泽,洛阳红的花瓣由外向内层层排列,并且明显变小,雄蕊常有瓣化现象,雌蕊多而小,花型是蔷薇型,但有时呈菊花型。什么是雄蕊瓣化呢?雄蕊瓣化就是雄蕊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成花瓣的现象。洛阳红的花量大,花冠直径约16厘米,它的花瓣呈现多轮,质地硬,而且排列整齐,花瓣的基部具有墨紫色斑。洛阳红属于中期开花品种,植株高大而直立,枝干开展角度小,一般多在30度以内,直伸向上,属于典型的直立型植株,它的枝条较细但比较硬。洛阳红植株生长旺盛,耐寒、耐湿,适应性强。

     

赵粉
      赵粉无疑在传统的粉色系牡丹中位居首位,作为四大名品牡丹之一,赵粉的名号历来为人称道,赵粉出自清代赵家花园,因花朵为粉红色而得名,它的花型多样,花量大,属于多花型品种,开放时清香怡人,花型属皇冠型,花冠直径大约18厘米,花朵外层花瓣有两到三轮,质地较薄,内层花瓣柔润细腻、排列整齐。赵粉的花瓣基部具有粉红色晕,花瓣之间常常夹杂着雄蕊,它的雌蕊已经退化变小或者瓣化,雌蕊瓣化就是雌蕊变成花瓣的现象。赵粉的花朵虽然娇嫩丰满,但因为花梗比较软,所以花朵会侧向一边,开花时间比较早,属于中花偏早品种。植株高度中等,属于开展型,它的枝条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叶柄为紫色。生长势比较旺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病性也比较强。


 

     

豆绿
      在牡丹的传统品种中,有一种比较特殊,可以称得上是稀世珍品,即绿色系品种中——豆绿。豆绿古称欧家碧,其花色碧绿,色如青豆,出自宋朝年间洛阳欧氏苗圃中。豆绿的花朵初开时为绿色,盛开时为黄绿色或粉白色,远看花叶一色,近看花叶各异,叶下藏花别有情趣。豆绿的花型为绣球型或皇冠型,外层花瓣比较大,内层花瓣大小相似,排列非常紧凑,密集隆起,整个花朵呈球型。豆绿的花冠直径在12厘米左右,花瓣较厚而且硬,花瓣基部具有紫斑,雌蕊瓣化或退化,花梗较软,花头长长下垂。豆绿的花期比较晚,植株偏矮属于开展型,枝条比较细,小叶为长叶,大小适中,叶面绿色,稍微带有紫晕,生长势中等。


 

     

牡丹文化和寓意
      从历史源源来看,牡丹繁盛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家喻户晓。牡丹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具有高贵的气质。花语是: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

     

陕西自然博物馆北区民俗文化园区,在2015年从牡丹产地菏泽引种了九大色系的牡丹代表性品种,春暖花开,疫情过后,欢迎大家来馆参观游览。

相关知识

漫游作文600字(21篇)
漫游植物王国之木香花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城市漫游计划”起航
漫游动画制作干花过程图
东西问丨王国良:“爱情之花”玫瑰,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兰花王国”藏深山!惠州南昆山天然氧吧赏花之旅启动
春游陕西植物篇之十四:千瓣牡丹
花之王国3:实用植物
中国云南,凭什么是“世界鲜花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
春游陕西植物篇之十六:大花牡丹

网址: 漫游植物王国之牡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8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的来历及传说
下一篇: 牡丹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