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杜鹃花病虫害怎么防治

杜鹃花病虫害怎么防治

1、怎样防治杜鹃花病虫害?

1.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叶肿病等。褐斑病最初叶面产生红褐色小点抄,随后扩展为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后期中央黄白色,边缘深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病菌在病叶、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气温上升,随风传播袭。温室盆栽杜鹃终年发生。其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②发病期间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③选育抗病品种。

2.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军配虫等。红蜘蛛在夏季高温干燥时盛行,zd为害严重,使叶色枯黄,直至脱落;可用杀螨醇1000倍液喷杀。军配虫5~10月均有为害,可用乐果、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2、杜鹃花的病虫害应该怎样防治?

黑斑病,发病后叶片形成黑斑,逐渐干枯、脱百落至植株死亡。可在花后及时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度300倍液;定期喷洒药剂预防。杜鹃红蜘蛛,发现个别叶片有红蜘蛛时,内可及时摘除虫叶烧掉;发现较多容红蜘蛛,可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

3、杜鹃花的病虫害如何治疗?

(1)病害

①褐斑病 该病发生在梅雨季节里,初期叶片长小斑点,褐色,逐渐扩大或暗褐色斑块,斑块上长出黑色霉状孢子器,严重大量脱叶,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花的前后期,喷一次托布津800倍水,早晚增加弱光的光照,改善通风条件,烧毁病残植株和叶。

②茎腐病
该病发生在根茎处,病树皮呈灰白色,逐渐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顶端嫩叶先枯死,因水分养分供应不上去,从上至下,树叶失水、萎蔫,植株严重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早晚光照时,增施钾肥,增强抗病力。5月份托布津对水200倍,涂抹主干,7-10天一次,连涂数次。

(2)虫害

①红蜘蛛 红色细小的红蜘蛛在叶背面产卵和活动,成虫吐丝,病叶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变黄脱落,树热减弱,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后喷杀螨醇对水1 000倍或40%乐果对水1 500倍,每7天一次,连喷3次。冬天打扫田间卫生,烧毁枯枝落叶。

②甲配虫 灰白色成虫,集于叶的背面,吸取汁液,受害的叶有白色斑点,叶绿素破坏。

防治方法:危害期喷施对水1 500倍的乐果或敌敌畏,冬天消灭越冬虫体和落叶。

③袋蛾 幼虫蛀食叶片和嫩茎、树皮,使花和叶片成洞状残缺。

防治方法:随时捕捉杀灭。喷晶体敌百虫对水1 500倍杀死幼虫。

④顶芽卷叶虫 嫩绿色幼虫,在枝条顶部咀嚼嫩叶、嫩茎及花蕾,吐丝把叶片做成虫苞,在苞内成蛹。

防治方法:摘除虫苞,杀死幼虫和蛹,喷乐果和敌敌畏对水1 500倍。

⑤天蠖 灰褐色虫食叶,一年发生2-3代,人工捕捉即可。
更多关于杜鹃花的养护知识可以到wuwang了解。

4、怎么防治杜鹃花常见病虫害梢枯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较难防治,杜鹃花全株均可受害

(1)病害症状新梢和芽被侵染后变色,凋萎变细,顶部弯曲下垂呈钩状,自弯曲部向下脱叶

(2)防治措施栽前可用乙磷铝土菌消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5、杜鹃花主要有哪些病虫害?

1.病害:(1)褐斑病:是杜鹃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暗褐色大型斑块,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受害叶片变黄,极易脱落,不仅影响当年开花,而且对来年花蕾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梅雨季节发病较重。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病叶,并喷洒5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2)杜鹃饼病:主要发生在嫩叶、嫩芽和嫩茎上。嫩叶受害后病部明显肿大,背面凹下,正面隆起,呈半球形,所以又叫叶肿病。初期病斑呈淡红色,后变成黄褐色,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褐色,严重时全叶肿大,或者畸形卷曲,最后枯萎脱落。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年有2次发病,一次为春末夏初,另一次是秋末冬初,以春季发病最重。在病部产生白色粉末物之前摘除病叶,并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防治。

此外尚有花腐病、叶枯病、煤烟病等。

2.虫害:(1)军配虫:成虫体小而扁平,长3.5~4.0毫米,黑褐色。前翅折叠时形成“X”形花纹,翅面密布网状纹。若虫体暗褐色,身上有明显的刺状物。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叶背主、侧脉附近吸食为害。被害叶面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同时在叶背还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可喷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防治。

(2)短须螨:主要在叶背主脉附近刺吸汁液,7~9月为发生盛期,常引起杜鹃大量落叶,严重影响生育和观赏。

此外还有叶蜂、介壳虫和蓑蛾等。

3.生理病害:杜鹃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土壤碱性;杜鹃喜酸性土壤,若栽植在碱性土中会使杜鹃叶片发黄,甚至枯死。缺铁;培养土中铁元素不足,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叶片变小,呈黄白色,尤以幼叶表现最为明显。二者有连带关系,碱性往往导致缺铁。养护不当;光照过强或不足、浇水过多、施肥过量或不足、土壤黏重等,都会引起生理障碍,使杜鹃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对黄化病应针对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如因缺铁引起的黄化,可喷洒或浇灌0.2%硫酸亚铁水溶液,每隔7天浇1次,连续浇3~4次,叶片即由黄转绿;对因土壤碱性引起的黄化,要对土质进行酸化处理,可以换用以腐叶土为主的酸性培养土;如因养护不当引起的黄化,则需采取综合性养护措施。

6、杜鹃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杜鹃最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煤污病,虫害有红蜘蛛及军配虫。①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呈红褐色、褐色,后期渐渐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并有深褐色的叶缘。病斑形状常呈圆形、多角形,潮湿时表面有灰黑色霉点。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每15天一次,至8月底即可。②煤污病:叶片上有层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要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③军配虫:每年5~7月杜鹃常有军配虫为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

7、怎么防治杜鹃花常见病虫害叶肿病?

又称杜鹃饼病瘿瘤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嫩枝嫩梢和叶片等幼嫩部位

(1)病害症状叶片受害后病部明显肿大,正面隆起呈半球形,背面凹陷;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的粉层,后期病疱干缩,病叶脱落;嫩枝嫩梢受侵染后,症状同叶片

(2)发病时间此病害以春季发病最重,秋末冬初也有发生

(3)防治措施

①应在病部发生白色粉末之前彻底摘除病叶,切勿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②在病部未产生白色粉层前的发病初期(一般是在4月底,9月底)向叶面喷雾浸种灵1000倍液,可控制病害蔓延

③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

8、杜鹃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杜鹃花常见虫害有红蜘蛛,用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液防治,每周1次,连续3周。5~10月有军配虫危害,气候干燥蔓延很快,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常见病害有叶斑病,可用70%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喷洒。我国北方地区常因水和土壤呈碱性,致使杜鹃叶片缺铁而黄化,即称失绿病,可及时喷施0.2%~0.5%硫酸亚铁溶液,也可自制矾肥水,每50克水加0.1%硫酸亚铁或几滴食醋常年施用,效果良好。

9、杜鹃花的病虫害要怎样防治?

杜鹃花的病百虫害防治:叶肿病防治方法:发芽前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杀度灭病菌。展叶后喷2%波尔多液2~3次,7~10天1次。小叶病防治方问法: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可喷洒0.05%硫酸锌答。

杜鹃花的栽培用专料:杜鹃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属的酸性土壤。

相关知识

刚买的杜鹃花怎么养活,怎么防治病虫害
杜鹃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杜鹃花病虫害及防治)
盆栽杜鹃花怎么养,从土壤到病虫害防治
杜鹃花病虫害(杜鹃花病虫害防治图解)
杜鹃花有哪些病虫害,怎么防治?
《杜鹃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杜鹃花的扦插繁殖及病虫害防治
盆景杜鹃花该怎防治病虫害?杜鹃花盆景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提前预防
杜鹃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docx
杜鹃花病虫害防治

网址: 杜鹃花病虫害怎么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02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杜鹃花虫害的防治方法.doc
下一篇: 杜鹃花种植必备:病虫害防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