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萨意●阳明学】薛侃录:花草本无善恶|每天学习阳明学

【萨意●阳明学】薛侃录:花草本无善恶|每天学习阳明学

立平老师导读

| 正文 |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然则无善无恶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

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 ‘会其有极’,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

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

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有碍,何妨汝去?”

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

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

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曰:“毕竟物无善恶。”

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

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

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曰:“此须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有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曰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 读后感 |

阳明先生论善恶,是从自家心上来判断。

天地之间的花草,本无善恶,但我们如果喜欢观花,讨厌杂草,就会认为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必要除草而后快。这样的行为之中已经参杂了个人的私意和好恶在。

然而,换个角度来说,假如杂草果真妨碍了正常的行走,当除则除,也无需挂碍。所以,依照天理去做事,没有私心私意的时候,就是善;私心作祟,有了个人的好恶,便是恶。

循理为善,动气为恶。通过我们自己是否动心、动气,就知道我们的判断之中是否参杂了个人私意。当我们内心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人欲之杂的时候,就是圣贤的境界了。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阳明先生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在。可是我们还是不能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圣贤,因而也不愿意踏上这条道路。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只是盯着圣贤的功业,觉得那样宏大的功业离我们好遥远。

是我们把“圣贤”定义错了,圣贤是纯乎天理之极,而无人欲者,与功业无关。功业大的是圣贤,功业小的也是圣贤。只要在存天理,去人欲上用功便是。

只要愿意,“存天理,去人欲”人人皆可做得,圣贤也就可学而至。

相关知识

花草和善恶
昆明学插花
昆明学化妆要花1万多,贵不贵?
【苏晓冰】王阳明哲学是道德相对主义吗? —— 从“侃去花间草”一段文字看
《阳明文库》首批亮相 繁花生树嘉惠学林 | 贵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发布
贡柑黑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东方哲学史(近古卷)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10此花汝心,格物悦己
花草录植物识别app
赵州录(1)

网址: 【萨意●阳明学】薛侃录:花草本无善恶|每天学习阳明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3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卷四
下一篇: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