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茛栽培技术一、概述(一)科属:毛茛科、毛茛属。
(二)品种类型与常用品种:‘花谷’系列是常用的进口盆栽优良品种。
‘新乐园’是我所新选育的一个优良的矮型大花重瓣品系。
(三)形态特征:羽状或三深裂之掌状复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的个体,其叶片的色泽、形状、裂深有差异。
子叶椭圆形,幼叶缺刻少,后期真叶缺刻逐渐增多。
冬季低温条件下呈团棵状,叶片平展、重叠。
花茎中空,每株可抽花茎3-5根(播种)或6-8根(一年生块根),高25-60cm。
每花茎可开花1-4朵,以顶端花最大,重瓣率最高。
花朵中心具球状雌蕊块(授粉后可发育成柱状,长可达12cm)。
雄蕊着生在基部,部分瓣化。
花色有朱红、橙红、玫红、紫、粉、白、深黄、黄、浅黄及白/粉、红/橙等复色。
花期2-5月。
地下部具肥大的黑褐色小块根,呈多腿状,形似小丽花块根。
可分株繁殖,但操作不便,增殖率也低,除偶用于优良单株无性扩繁,生产上很少用。
花茎干枯后在块根上留下痕迹,休眠期过后发出的新芽将在此附近萌发。
球根的萌芽部位被一些黑色的纤维状短毛覆盖。
小块根的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反映了球根的营养水平,不但影响块根发芽初期植株的大小,分蘖的多少及长势,而且影响以后花茎的数量。
作盆花栽培的块根一般要求小块根数量在5个以上,干燥状态的长度1cm以上。
块根的大小、数量、重量、形状与植株休眠前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开花时养分消耗大,肥水供应不足,或温度过高休眠过早,或人为的高温干旱造成突然性强迫休眠,小块根会显得长短不齐和干瘪细小。
六月以后地上部逐渐枯萎,块根休眠。
花毛茛无生理性休眠,收获的块根在5-15℃时定植,2-3周就会发芽。
块根干燥处理,可控制发芽并能贮藏很长时间。
花毛茛的块根必须在充分干燥后贮藏,否则易烂。
种子5-6月成熟,每克约1800粒,每10毫升1700粒。
种子扁平,大小 5 mm左右,被一层非常薄的膜质包裹。
种子发芽适温10-15℃,2-3周发芽,超过20℃或低于5℃不能发芽。
块根吸水后在夜温10-12 ℃下栽培7-8周可展开10枚叶片,此时茎端生长点开始膨大,进入花芽分化期,2-3周完成,再经10周左右即可开花。
花毛茛的盆花生产一般采用播种法,但播种法需较高的栽培水平才可生产出优质盆花(播种苗常有营养水平不足,花数少的问题)。
所以也有用播种法生产块根,翌年用块根生产盆花的‚块根法‛。
两法的栽培成本和经济效益尚待比较。
(四)生长发育条件1.水分花毛茛原产地在叙利亚和以色列,喜欢水分较多的场所,生活在沼泽和潮湿的草地(原生地夏季高温干燥,秋季到春季低温多雨,因此花毛茛具有秋冬生长发育、春开花、夏休眠的习性)。
所以其生长过程对水分的需求很多,生长初期缺水,植株矮小,叶片小,将来分蘖少,根系不发达,开花少,花小,重瓣率低;中期缺水将严重影响开花,花茎小、花期短,色彩不艳,叶片也将黄化;后期缺水植株将会强迫休眠,块根质量差。
但是,作为一种块根花卉,过多的水分也有烂根的危险。
水分的供应还必须均衡适量,某次过度的干旱或水渍均会严重影响生长。
水分失衡还会造成块根裂口。
其一生需水的大体规律是:在栽培初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水分,抽苔初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
2.日长反应花毛茛对日长反应非常敏感,播种苗遇长日条件,植株在没有充分生长的情况下,就会提前开花或生长停滞并开始形成块根。
虽然这和花毛茛的生理成熟年龄较小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长日照促进了花芽分化。
短日照虽然能抑制开花,但在植株长至一定大小时,也能进行花芽分化。
这说明花毛茛只是相对的长日照花卉。
有人以切花品种做试验,长日照处理的(22时到2时进行4小时中断处理)比短日照处理(8小时)提前45天开花,比自然处理(CK)提早41天开花。
但在长日条件下,花的质量下降,花径减少了 2.5cm,花茎增高了2-8cm。
与块根栽培相比,实生苗的长日反应更明显,开花更早,植株休眠也相应提早。
12小时以上日长时影响更为显著,但如达20小时照明则不能开花,或开花少、花梗细长,重瓣率下降。
在短日照条件下,分生组织的活性较高,并促进侧芽形成。
因此在秋季种植花毛茛,尤其是有性繁殖,栽植和播种均不能过迟,以保证在春天的长日照到来之前有充分的营养生长,从而保证盆花的质量(花数、株高、重瓣率)。
3.温度花毛茛的最低生育界限温度为-5 ℃,生长最低温度为5℃以上。
以夜温为8℃,昼温为15℃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
>20℃生长发育停止,>30℃地上部开始枯萎。
但是干燥的块根可以忍受相当的高温。
苗期的低温处理对生育期有显著影响,5℃低温处理4周,无论在长日、短日、自然条件下,均可提早开花14-20天。
花毛茛虽不喜高温,但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土壤水分较多时,也可能烂根。
营养生长期将昼温控制在15-20℃,夜温控制在5-10℃为宜。
昼夜温过高时将来花数减少,重瓣率下降,花茎增高且软弱,盆花品质严重降低。
花期温度则以13-15℃为宜,以延长花期。
4.土壤环境花毛茛对土壤要求较高,以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持适量孔隙度的土壤为好,PH6.5左右。
二、‚块根法‛盆花生产技术要点即以上年播种培育的小块根为繁殖材料来生产盆花。
‚块根法‛生产周期短,开花早,花茎粗短、重瓣率高,盆花质量好。
1.块根吸水块根在贮藏时是干燥的,如果让块根快速吸水,大部分块根将腐烂;如果块根吸水时的温度过高,同样也会腐烂。
唯有低温吸水最安全有效,因此必须在5℃以下缓慢吸水。
其原因可能是块根从极干燥状态快速吸水,细胞的强烈膨胀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和生理障碍,而且块根表面潜伏的菌丝在快速吸水时会更容易侵入。
刚刚吸水的块根,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其病菌抵御能力也非常弱。
低温吸水的方法是:将块根埋在清洁的粗沙内,然后充分喷水,多余的水分会从下面漏出,不积水。
放在1-3℃的冷库中缓慢吸水。
在没有冷库的情况下,可以在阴凉处平铺一层粗沙,将块根倒插在粗沙中,将萌芽部位埋入,但块根的大部分露出。
经常喷水,保证基质不干燥。
不久块根膨大,等中心芽萌动并且生出新根后,及时挑出定植(芽长不得超过1cm)。
为防止块根腐烂,喷水应选用温度较低的井水或深井自来水,喷雾时可加入杀菌剂。
为降低环境温度,应使用60%的遮光网遮荫,有条件的可用喷雾降温设施,或地下室、空调房催芽。
催芽时应防止暴雨危害,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盖膜避雨。
2.块根上钵为方便管理,催芽后的块根栽植在10x8cm的营养钵中集中管理。
为防止块根腐烂,上钵土应视来源情况作消毒处理。
溴灭泰4m3/罐(860ml)密闭熏蒸处理2-3天,消毒后揭膜通风7-10天使用。
上钵土应比较潮润,如果过干应加水堆闷,隔天使用。
栽植深度为土过块根芽顶0.8-1.0cm,过深不利出叶,过浅则不利发根。
出苗前后控制浇水,以保持钵土湿润为度,齐苗后方可逐步增加浇水量。
苗期施肥2-3次,浓度0.8-1.0‰,3.上盆块根苗上盆使用小5寸瓦盆或14-16cm塑料盆。
上盆土为优质堆肥+1/4腐熟木项屑+1.0kg/m 45%复合肥。
栽植深度为平原土坨或略过一点,原来上钵深的上盆时适当浅些,原来上钵浅的要适当深些。
上盆土同样不能太干燥,栽后浇透水一次。
块根苗上盆时留的沿口要比一般花卉大些,防止根系长满后顶起土坨,造成浇水施肥困难。
4.上盆后管理(1)温度花毛茛最适生长温度,白天15-20 ℃,夜温7-8℃。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棚内最高温度不高于22 ℃,最低不低于0 ℃。
提高夜温有利缩短生育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株型紧凑。
防寒通风等可参照瓜叶菊。
(2)光照冬季尽量给予充分的光照.(3)水分花毛茛较喜水,因此浇水要充足、及时、均衡。
但过多的水分是有害的,一方面花毛茛毕竟是球根花卉,并不耐水涝;另一方面大棚内本身空气湿度较高,过多的水分会引起病害的流行。
因此要避免浇水次数太多而每次都浇水不足的错误做法,应该每次浇透,干后再浇。
二次浇水之间尽量保持植株和棚内空气的干燥,以达到控制株型、控制病害的目的。
但干的程度应以盆土表面干燥,而叶片不明显萎蔫为度。
过度的干燥会造成根毛死亡,如果干后突然恢复浇水会造成叶片黄花,开花不良,块根裂口。
在现蕾后浇水应尽量点浇,开花后则禁止喷浇。
(4)施肥每周一次,浓度1.5-2.0‰。
46%尿素、45%水溶复合肥交替使用 (前期尿素为主,后期复合肥为主)。
(5)植株调整‚块根法‛栽培其生育过程大多在冬季,此期日照短,温度也较适宜,一般不会徒长。
在现蕾前后拉盆一次,拉盆时应将大小植株分开,现蕾早、晚的分开。
现蕾初期花蕾长出叶丛,视情况喷一次120-150ppm的多效唑(15%粉剂8-10g/10kg)。
现蕾有早晚时应分批喷。
喷时不可重复。
(6)病虫防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和灰霉病。
合理浇水,加强通风,及时拉盆;注意棚内的清洁卫生;盆花生产场地应轮作、消毒;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在生育中后期,再辅以必要的药物预防,如46%菌核净、55%百菌清、50%速克灵等500-1000倍喷雾。
虫害主要是潜叶蝇,4月上中旬发生,若虫啃食叶肉,可以造成严重危害,用50%乐斯本2000倍防治1-2次。
三、‚播种法‛盆花生产技术播种法生产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繁殖快,生产量大;缺点是开花少,开花上市晚,植株容易窜高,重瓣率受栽培技术影响大。
栽培条件要求高,管理要求严,否则盆花质量和成品率低。
播种法生产技术的要点是: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注意水肥管理,促进早发棵、发大棵,适当施用矮化剂控制株高。
1.育苗(1)播期 8月下旬—9月上旬(2)播量 2—3g/m(3)种子处理为提早上市,宜作低温浸种催芽处理。
将种子浸水一昼夜后,用纱布包好,在15℃左右的恒温箱或水井中催芽,每次早、晚淘洗一次,淘洗后要甩干余水(果皮膜状,集中在一起时,含水很多,可用洗衣机脱水)。
催芽10天后,种子萌动,在少数种子发芽后立即播种。
(4)播种将种子适当阴干后拌入足量黄沙后均匀撒播。
(5)盖种厚度播后立即盖种,厚度2-3mm。
(6)播后管理播后床面平盖一层遮荫网,棚架上盖一层60%的遮阳网,每天喷水1-2次。
催芽的约5天后出苗,干籽播的约20天出苗,注意检查出苗情况,及时揭去平盖的遮阳网。
棚架上的遮阳网在齐苗后可以在傍晚揭去,翌日8时前盖上,让幼苗见早、晚的弱光。
破心后逐步常见光时间,10月中旬、下旬盖棚后则全光栽培。
破心后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浓度0.8-1.2‰。
浇水上前期注意保持苗床湿润,苗后期注意间干间湿,防止病害和徒长。
(7)分苗 3-4片真叶时进行。
采用10x8cm营养钵分苗,栽深以略过苗基部白色部分为宜。
分苗用土参照‚块根法‛的上钵用土,质量宜再好一点。
起苗时注意剔除叶柄长、叶片小,和叶柄很短、叶片厚而深绿的苗,前者将来分蘖少,茎高,花小,重瓣率低;后者将来是发棵小的‚侏儒‛。
相关知识
花毛莨怎么种植
毛莨花怎么种植 —【发财农业网】
花毛莨种植经验
花毛莨开花超级漂亮,种植有点难度,露台养护,最能考验技术
花毛莨种球催芽技术
毛莨花几月份种植?
花毛莨的价格
花毛莨的养殖、种植方法
花毛莨价格
怎样栽培花毛莨
网址: 花毛莨的种植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5987.html
上一篇: 灶的方位风水 |
下一篇: 家居植物风水与功效全揭秘各空间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