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宋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天气
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45°时,斗指巽,这年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就来到了。每年的立夏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4-7日,公元2023年的立夏是在5月6日14时18分。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表示春天已经过去,自今日起,夏天到来,炎热也即将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即是指万物此时生长到极致已经为“大”,即为成熟之意。
立夏物候
中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一候蝼蝈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二候蚯蚓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三候王瓜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了,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立夏的到来万物活动的更为频繁,大地有了一丝来自大自然的聒噪的声响,蚯蚓帮着农民松土,而此时间田间地头的野菜也日渐生长。
立夏农事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立夏文化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在古代,立夏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皇帝要专门举行“迎夏”的祭祀礼。《后汉书》记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八佾舞是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
古有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又被称为苦夏,是夏季里的常见病,由于夏日的炎热导致身体出现乏力、消瘦、厌食等情况,小孩尤为容易患上疰夏,但如果立夏这天给孩子胸前挂上鸡蛋,孩子就不会得疰夏。把鸡蛋带壳用清水煮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立夏蛋,满街甩”,孩子们带着鸡蛋便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玩斗蛋的游戏,蛋尖的一端为蛋头,圆的一端为蛋尾,斗蛋的时候,只能用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孩子们分别拿出自己的鸡蛋两两进行碰撞,蛋壳先破的人认输,直到全部人分出高低。斗蛋结束后,孩子们再高高兴兴地把鸡蛋吃完回家。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吃了鸡蛋补了营养增强了体质,又从习俗中获得了许多乐趣,对身心都很有好处。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立夏过后,温度可能逐渐攀升,人们难免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保生心鉴》曰:“立夏四月节,运主少阴二气,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坐功:每日寅卯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擎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孪急,腋肿,手心热,喜笑不休杂症。”立夏导引在每日的寅时及卯时,闭气闭目,两手交叉抱压两膝,每侧五至七次,结束时叩齿、吐纳、咽液。动作中两手交叉相握,抱住踞腿的膝下,向身体尽量靠拢,另一腿尽量伸展贴于地面,两腿形成矛盾及平衡。同时,脊背伸直,从头到腰保持直立伸展,胸腹部放松。单纯的踞坐抱膝动作,锻炼效果不足,可以在此姿势基础上活动踝关节,进行脚部屈伸、旋转等动作,两腿交替进行练习。《素问·金匮真言论》:“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胷脇”,同时夏季容易因心气旺而伐肺气。心肺皆在胸中,夏季节气导引多通过四肢动作来影响胸胁、胸腹气机,以上肢动作来帮助气血布散,应和夏长之气,并用下肢动作来防止气机发散太过。闭息瞑目的目的是收敛肺气及心神,同样有保护心肺,避免发散太过的效果。
小满 ——唐 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爪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小满天气
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60°时,斗指巳,这年的第八个节气——小满就来到了。每年的小满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20-22日,公元2023年的小满是在5月21日15时08分。小满,是立夏以后的第一个节气,其名称由来《月令七十二物候集解》:“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夏熟的季节到了,但是谷物尚未成熟,因此称为“小满”。小满名称的由来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农作物成熟标准为指标的节气名称。“满”表示农作物的成熟,前面加一“小”字,使得原本是自然属性的节气,生动活泼了起来,充满了人情趣味,也客观的表现了此时农作物的状态。
小满物候
中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一候苦菜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荼即茶也。故韵今茶,注本作荼】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蔡邕月令以谓苦蕒菜,非。”此时节的农作物并没有成熟,属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而物质匮乏的古代只能在此时靠“苦菜”充饥。二候靡草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靡草应该是一种喜阴的植物,而此时随着靡草的枯萎,象征着夏天阳气日盛的时节到来。三候麦秋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也。”此时虽然夏季,但是对于麦子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秋,故三候为此。
小满农事
小满时节,越冬农作物逐渐饱满起来,即将成熟。此时农事活动主要是养蚕缫丝、种黍子、谷子等。《清嘉录·小满动三车》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四民月令》载:“四月......蚕入蔟,时雨将,可种黍禾,谓之上时。可种胡麻,可种大小豆......茧既入簇,趣缲,剖线,敬经络。”小满时节,蚕事为民间关键的农事活动之一,因此古人将四月称之为蚕月。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坼簇。”指出四月份豆苗肥沃,桑葚成熟,小满时节麦子初乳,蚕开始结茧,唐人煮蚕缫丝的活动也即将展开。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江河渐满方有充足的水引水灌溉农田。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人们便忙着踏水车、引水灌溉田地。小满后降水进一步增多,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
小满文化
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时至小满,南方降水开始增多、雨水充沛。古时灌溉的工具主要是水车。“抢水”是小满节气时民间举行的农事习俗,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旧时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记载:“(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小满养生
小满时节,日照渐长,我们要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则,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此时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按中医理论,心主喜,恐伤喜。小满时节以“喜”的情绪占主导,如果对于一些未知的事情过于恐惧不安,则会导致心的喜志受影响,进而伤及心的功能。应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这样真气才能周流不息,以免发生各种情志疾病。小满时节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保生心鉴》曰:“小满四月中,运主少阳二气,月令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坐功:每日寅卯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肺腑蕴滞邪毒,胷脇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鼻赤,目黄,烦心,心痛,掌中热诸病。”小满导引在每日的寅时及卯时,正坐,一手向上托举,一手向下按于腿上,左右两侧各三至五次,结束时叩齿、吐纳、咽液。本式动作应一手上撑,手掌向天如托举重物;另一手向下支撑,如推开大地。通过上下左右撑开的动作,将气血布散至整个上半身,以应小满节气自然界阳气开散之象。动作中两臂撑开,对循行于两臂内侧的手厥阴心包经有一定的牵拉刺激作用。
文并图/ 张圣亚 许梦蕊 陈鹏飞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相关诗词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之后是()A.谷雨 B.立夏 C.芒种 D.夏至
二十四节气小满 小满时间
二十四节气:小满
雨花二十四节气|小满:物至于此 小得盈满
【冷知识】二十四节气:小满
二十四节气小满之后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小满之后是啥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养生短信
为什么小满节气要吃苦菜 二十四节气小满的含义
网址: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小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344.html
上一篇: 立夏和夏至的区别 立夏和夏至是在 |
下一篇: 立夏和夏至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