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译文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只能凝望目送她像芳尘一样离去。
注释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横塘:在苏州城外,是作者隐居之所。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赏析“凌波”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代指佳人,“目送”二字饱含着词人对佳人一往情深和无限盼望,表达出对美好情感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花院 一作:花榭)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飞云 一作:碧云;闲情 一作:闲愁)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凌波:形容女子
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写美人走路的姿态,出自曹植《洛神赋》中的诗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地走过横塘的道路,我一路目送她飘然远去,从一片芳尘之中追寻她的踪迹。“锦瑟华年谁与
此词为贺铸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载:“(贺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
2、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词人所感到的“闲愁”。上片描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词人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词人郁郁不得志的愁绪,含蓄地流露出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950篇诗文 ► 319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及翻译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拼音版,可打印PDF文档下载贺铸
“梅子黄时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诗赏析
一川烟草 赏析、翻译、注释 诗词歌赋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汪元量《庐山三叠泉》赏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闲愁意境
诗不可说丨若无梅子雨,焉得稻花风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意思
网址: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464.html
上一篇: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
下一篇: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