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高考在即,当芒种遇见高考,这个收获夏粮、播种秋实的时节仿佛有了另一层的意义。
01
什么是芒种
芒种,又称“忙种”,正是播种最忙碌的时节。有“芒”的麦子忙着收获,有“芒”的稻子忙着播种。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重点不在于“忙”,而在于“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这个时节须播种晚稻等谷类作物、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北方收麦子等。
农事以这时节为界,播下希望的种子。高考同样如此,当莘莘学子走上考场,曾经辛苦的付出滚烫的汗水,挑灯夜读的一个个夜晚,都像是一次次播种,为明天种下希望。
02
一些知识
“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麦、黍(shǔ)等。
“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万物生长:芒种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午月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即从芒种开始到大暑,都是一年中万物狂长的旺季。
“三夏大忙”:农事活动夏收、夏种、夏管时节。
多补水:天气炎热,身体要及时补水,以防脱水和中暑。
03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鵙(jú)始鸣
伯劳鸟古称“鵙”,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春天,是反舌鸟最活跃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阴气微生,感阳而鸣的反舌鸟便不再发声鸣叫了。
04
芒种习俗
习俗一:送花神
送花神与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的迎花神相对应,一迎一送。芒种正值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凋零,民间在这天举行仪式饯送花神,表达对花神赐美人间的眷顾,盼望花神明春再会。
《如此江山 饯花词》节选
清代·袁绶
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
剪彩纫幡,裁绡帖辇,待饯花神归去。
这首诗写的是送花神的仪式,因为芒种之后众花皆谢,所以要设摆礼物祭饯花神。
习俗二:安苗
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种完水稻,各地都举行安苗祭祀活动。他们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菜等形状,再用蔬菜汁染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习俗三:打泥巴仗
贵州侗族的青年男女,芒种前后都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习俗四: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新鲜梅子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习俗五:吃君踏菜
在宁波地区,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痒子。
习俗六:嫁接
部分地区有“嫁树”的习俗,果农会把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也有的简单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让其吸收外面的空气,增加果实产量。
05
芒种诗词
芒种还有很多文化内涵,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用诗词歌赋来描绘和赞美这个节气。
《山中何太冷》
唐·寒山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只要静心学习,外界的纷扰便如过眼云烟。
《时雨》节选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芒种不茫,忙而不茫,种下希望,收获成长。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高考过后闲适怡然的夏日生活,相信每个考生都无比向往。
芒种到了
愿每个努力的人,所种皆有所得!
这个夏天,不留遗憾!
祝愿高考的莘莘学子
超常发挥,顺顺利利!
相关知识
芒种迎高考:芒种忙种,一举高中!
节气动起来丨芒种:忙而不“茫” “种”有收获
二十四节气|芒种 麦黄梅熟 安迎盛夏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是什么时候?芒种吃什么?
芒种节气习俗:芒种送花神祭祀仪式
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
芒种时节,送你12首最美芒种诗!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习俗知多少
网址: 芒种迎高考:芒种忙种,一举高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672.html
上一篇: 芒种过后,萱草花开 |
下一篇: 芒种节气的寓意是什么 芒种节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