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俗话说:“一到芒种,忙收夏种。”芒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6月6日前后,字面意思就是:忙着快收麦子,忙着快种稻子,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此时,中国大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大忙”的季节。夏收、播种、灌溉施肥,到处都是丰收和劳动的喜悦!芒种过后的气温会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炎炎夏日已经到来!
我国古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节气,芒种时节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种这天的民间习俗主要有:煮梅、安苗、送花神、嫁树等。
1、煮梅
煮梅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地区,每年芒种时节的到来,南方的青梅也进入了成熟的季节。所谓煮梅,意思指的就是对青梅加工的过程,因为新鲜的青梅大多味道酸涩,很难直接入口,只有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才可以食用。
2、安苗
安苗收到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皖南一带,是一种农事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明朝初年。
安苗,是一种百姓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每年的芒种时节,百姓们都会聚在一起,由村长组织进行安苗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不过随着世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已经基本消亡了。
3、送花神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花。“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一切美好的事物,人们都喜欢以花为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衍生出了迎花节和送花节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就是迎花神的日子,此时春花即将绽放,而每年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所以民间就把芒种这天定位了送花神的日子。虽然这个习俗至今已经不再流行,但是在我国很多古书典籍之中,仍可见到不少关于送花神的描述,就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4、嫁树
嫁树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河北盐山一带,主要形式就是用小刀在酸枣树上划两下,寓意能够多开花结果。因为古时候的人们是靠天吃饭,主要以务农为生,靠土里刨食,所以,人们都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而河北盐山县的特产是小枣,享誉全国,所以当地人就希望枣树早日开花结果,大丰收。
芒种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刮风、忌打雷和忌剪头发等。
1、忌刮风
我国古人认为,芒种这天不能刮西北风,否则夏天就会发生旱情。
2、忌打雷
俗话说:“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我国古人在芒种这天最大的忌讳就是怕打雷。因为在芒种这天,小麦收获首先就是要进行晾晒,古时候小麦是用镰刀收割的,拿回来都是一捆一捆的小麦,如果下雨的话,小麦就很难晒干。
3、忌剪头发
忌讳剪头发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们中华大地的台湾省基隆县,那边的人们认为,芒种时期如果剪理头发的话,就会不吉利。
结语:风吹麦浪,蝉鸣夏忙;种下光芒,耕耘梦想。你还知道那些芒种时节的知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我是文食肆,会经常与大家分享,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关注!
相关知识
“芒种”这天的讲究、习俗与忌讳
芒种有哪些习俗
关于24节气芒种的习俗
芒种习俗活动有哪些 芒种时节一些有趣的风俗盘点
芒种传统送花神习俗介绍
芒种习俗: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
芒种饯花神 是“尚古习俗”还是曹雪芹首创?
芒种节气习俗:芒种送花神祭祀仪式
煮青梅送花神 快来GET芒种节气习俗
今日芒种!别忘了“送花神”,6大习俗,祈福安康迎好运
网址: “芒种”这天的讲究、习俗与忌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677.html
上一篇: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是什么时候? |
下一篇: 芒种时节,送你12首最美芒种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