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DB3304

DB3304

ICS65.020.20CCSB16

3304

浙江省嘉兴市地方标准

DB3304/T089—2022

大棚绿芦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preventionandcontroltechniqueofdiseasesandpestsongreenhousegreenasparagus

2022-11-21发布2022-12-21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4/T089—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由嘉兴市农业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平湖市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平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嘉兴市水月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湖市缘绿生态农业科技园、嘉兴劳利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湖市荷花池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秋波、徐良根、王晔青、李建强、李建群、李勤锋、杨强、朱晓海、费冰雁、邱敏杰、狄艾芳、陆永其、沈根付、钮向中、陈燕林。

DB3304/T089—2022

1

大棚绿芦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棚绿芦笋主要病虫防控总则、病虫种类、防治方法及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棚绿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231无公害食品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3/T717大棚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总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应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

5病虫种类

5.1主要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茎枯病、褐斑病等病,为害特点具体参见附录A表A.1。

5.2主要虫害

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蓟马、蚜虫等虫,为害特点具体参见附录A表A.2。

6防治方法

6.1农业防治

6.1.1抗性品种选用

宜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的品种,适宜生产绿芦笋的杂交一代良种,如格兰德F1(Grande)、特利龙F1等。

6.1.2田块选择

DB3304/T089—2022

2

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pH值5.8~6.7。6.1.3种子处理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60℃的温水中浸5min~10min。

6.1.4合理施肥

芦笋施肥应重施基肥,追肥应参照DB33/T717-20166.5.6条款进行。

6.1.5田园清洁

及时清除病叶残枝及大棚内外杂草,摘除芦笋茎秆、拟叶上的卵块和幼虫并集中处理,12月彻底清园。

6.2物理防治

6.2.1性诱剂诱杀

宜用昆虫专用性诱剂诱杀夜蛾类害虫。4月~10月每667m2悬挂2个~4个专用诱捕器,悬挂高度离作物顶部20cm~30cm,定期更换诱芯。

6.2.2色板诱杀

宜分别采用蓝板、黄板诱杀蓟马和蚜虫。4月~10月每667m2悬挂25cm×40cm规格的色板25块~30块,悬挂高度离作物顶部20cm~30cm,定期更换色板。

6.2.3灯光诱杀

绿芦笋种植区域内,4月~10月宜在棚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每1ha安装一盏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0cm~200cm。

6.2.4银灰膜(条)趋避

绿芦笋生长期内,宜在大棚内铺设银灰膜,或在距离地面150cm处悬挂银灰条,趋避蚜虫。

6.3生物防治

6.3.1人工释放天敌

宜在3月~5月释放东亚小花蝽控制蓟马和蚜虫,5月~6月控制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释放密度每m2不少于1头,隔1周~2周后再释放1次。

6.3.2生物农药技术

6.3.2.1宜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甜菜夜蛾或斜纹夜蛾,在1龄~2龄幼虫期或成虫高峰后3d~5d用药,在阴天或傍晚喷雾;或用病毒自传播技术,每667m2设置2个集成诱控器(含诱芯

1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粉剂);或在田间撒施或喷施金龟子绿僵菌剂。6.

相关知识

DB3304

网址: DB3304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78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芦笋种植的最佳时间(掌握芦笋种植
下一篇: 中国芦笋研究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