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黄蜀葵开出“致富花”——村干部张学彪的“双色”产业兴村记

黄蜀葵开出“致富花”——村干部张学彪的“双色”产业兴村记

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上

清晨薄雾中,

台江县施洞镇平兆村井洞坳

的金色花田已是一片繁忙。六旬老人张猫发手指翻飞,将饱满的黄蜀葵花轻巧摘下,落入

袋中

“在家门口采花,活不重,

每天早上只做两小时,

每月稳稳当当

900元,还能顾上家里。”她笑弯了眼。不远处的田埂上,村

干部

张学彪正俯身查看花株长势,汗水浸透了衣背

——这片由他带头种下的16亩“黄金花海”,正成为撬动村

里产业振兴梦

的支点。

一次培训点燃产业星火

“黄蜀葵就是咱庄稼人的‘懒人金矿’!”张学彪谈起产业选择,语气笃定。

今年年初

一次镇里组织

到外地

的农技

学习

培训,让他第一次了解到黄蜀葵:抗旱耐瘠、田间管理简单、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稳。这株看似普通的花草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种:

“我们村的地,也能生金!”

回村后,张学彪立刻行动起来。党员会上讲前景,村民家里算细账,他磨破了嘴皮子,终于说动几户乡亲

“第一个吃螃蟹”。从整地育苗到技术把关,他全程扑在地里。而今,16亩金灿灿的黄蜀葵迎风绽放,亩产突破4000斤,订单收购价每斤0.8元稳稳握在手中

每天早上采摘后,马上运到镇上就能兑现,收获感满满

。三个月的盛花期里,

6

位像张猫发这样的村中留守老人和

暑假回村

学生,在家门口实现了灵活就业增收

的目标。

“双色产业”织就增收保障网

金色花田之外,一抹深紫也在沃土中积蓄力量。张学彪同步流转土地

20余亩,引入优质紫薯品种,构成了他精心布局的“致富双保险”。“黄蜀葵采完,紫薯正好

挖,活儿也接上了

”他指着长势喜人的薯田介绍。县农技专家实地调研后给出“定心丸”:“村

的土壤条件,天生是种紫薯的好

材料

更让

安心的是

“订单农业”模式的保障

收购紫薯的

公司

早已

到地头商量

收购

事宜

亩产

4000余斤的紫薯,3

厘米以上

每斤

1.3元,

以下的

0.6元,连有轻微损伤的薯块公司也照单全收,最大限度保障种植收益,

货车直接开到地头装运,

解决

了所有后顾之忧。

小花朵托起产业振兴大梦想

一黄一紫,双轮驱动,张学彪的探索为村庄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小小黄蜀葵,三个月花期不仅带来可观经济收益,更让留守群体实现了

“顾家增收两不误”。而紫薯产业的嵌入,则有效平抑了单一种植风险,延长了土地生金期。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甜才是真的甜。”张学彪的目光望向村

更远处。他计划着成立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并拓宽销路,让更多乡亲加入这

“双色”产业。

县、

镇农技站的技术支持与订单农业模式的保驾护航,让他信心倍增:

“这土里

只种玉米

的老路子,

得换上新活法!

金色

蜀葵

向阳而生,深紫薯块扎根沃土。在张学彪这样的

“领头雁”带动下,传统农耕地正焕发新生机。一朵花、一颗薯,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也铺就了一条立足乡土、充满希望的振兴之路。当更多“张学彪”在田野间俯身耕耘,广袤乡村的共富图景,定将如这盛夏的花田,绚烂而坚实。

通讯员:杨江华

编辑:蒋宏钰

相关知识

湖北南漳:试种黄蜀葵 开出“致富花”
小小黄蜀葵开出“致富花”
江西彭泽:黄蜀葵开出增收“幸福花”
新春走基层丨方寸盆景开出“致富花”
小玫瑰开出致富“花路”
云南元阳:无花果产业开出致富花
宜昌花木城“村咖”、农家乐、游乐等相关产业迅猛发展——花木产业开出一片“致富花”
连城:兰草开出“富民花” 成就朋东“亿元村”
一地黄花似锦!麻洋镇朝阳村开出致富花!
铺满鲜花的脱贫路——辽宁义县七里河村花卉兴村记

网址: 黄蜀葵开出“致富花”——村干部张学彪的“双色”产业兴村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82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威宁洋芋,就是
下一篇: 阳台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需要多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