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强国 2024-11-25
春秋时期宋国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宝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责任编辑:郭慧文
相关知识
以“兰”倡“廉”,潜移默化育“廉”风
广元市朝天区:于无声处种“廉花”——打造“清风明月 廉韵朝天”廉洁文化品牌纪实
码坪社区:“以花为礼 浓情五月”母亲节助廉插花活动
湖南:分享家风家教故事 引领家庭文明风尚
芙蓉区东屯渡社区开展母亲节“廉花”DIY手工活动华声社区频道
海口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文旅廉”融合海口文明网
【廉史今读】不贪不阿不奢
中国国际时装周童星廉子放自信走秀光芒四射
微山湖畔“廉花”开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廉庄镇李花毛村开展 “‘艺’展风采,彩绘乡村,画文明新风”活动
网址: 【文明小故事】子罕“以廉为宝”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9355.html
上一篇: 环球看点!有关伍子胥的民间传说故 |
下一篇: 柴胡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