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珍稀创汇园艺植物资源课程期末论文论文题目:海南蓝莓资源开发利用设想任课老师:周老师学生姓名:余龙轩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2)班日期: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日海南蓝莓资源开发利用设想摘要:目前全球都已经认识到了蓝莓相当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全球的蓝莓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蓝莓市场供不应求,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都不会达到饱和,而且大众对蓝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给蓝莓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莫大的机遇。
在仔细分析了蓝莓的各种特点以及在海南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后,参照我国蓝莓整体发展水平,蓝莓在海南的发展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此基础上,本文大胆设想了海南蓝莓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蓝莓、经济价值、海南、产业化一、蓝莓产业简介1、蓝莓简介蓝莓也称蓝浆果、越桔、笃斯越桔,别名笃斯、笃柿、嘟嗜、都柿、甸果,早期归类于杜鹃花目越桔科,后来被列于杜鹃花科的一个亚科。
其果实是一种小浆果,呈蓝色,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
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2、世界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全球蓝莓的种植栽培始于美国,目前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欧洲等国引种栽培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如波兰、荷兰都是在20世纪末开始引种进行栽培,且2006年波兰产量已达1、7万t。
另外欧洲等国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野生蓝莓资源,为其发展蓝莓加工品奠定了基础。
亚洲地区以日本为代表开始进行蓝莓生产栽培。
3、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栽培蓝莓起步较晚,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先后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
并相继开展了组建栽培基地、生产技术推广、产业化生产栽培等工作。
截至2006年,国内种植蓝莓总面积已达1 100 hm ,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总产量达350 t,但与世界其他蓝莓生产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我国蓝莓已有20多年的研究、种植历史,已初步解决诸如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一、蓝莓的发展前景1、蓝莓市场预测及行业分析据美国农业部分析,蓝莓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
随着研究的深入,蓝莓的经济价值正逐渐为人所重视。
目前,全世界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的产业化栽培,市场容量大,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蓝莓鲜果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每500克价格为10美元左右,鲜果大量收购价格为500克4~5美元。
目前我国生产的蓝莓主要出口至日本等国家,而国内鲜销量所占份额较小。
我国的蓝莓产品市场还处于比较混乱的时期,如今在超市出售的蓝莓产品包括鲜果、果干、果酱、罐头、饮料等,但目前全国的蓝莓产品市场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行业标准以及著名品牌,随着蓝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相信不久的将来,蓝莓产品市场必是诸多企业的必争之地。
2、海南蓝莓产业发展优势目前我国蓝莓的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北几省,而且正在向南方发展,作为最南端的海南省,发展蓝莓产业虽然很是不易但仍有一下基础优势可支撑海南蓝莓产业的发展(1)区域优势:海南有大量的适合蓝莓种植的酸性土壤,降雨量充足,而且海南的土壤肥沃,很适合大面积发展机械化果树栽培。
(2)野生资源优势:据资料记载,海南有两种主要野生蓝莓资源乌饭树和蓝果越桔,另外还有海南特有的海南越桔,其中,乌饭树的利用价值相当高,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3)生态优势:海南自然环境优美、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污染少,这为浆果栽培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供了先决条件。
(4)技术优势:目前蓝莓的育种工作仍尤为重要,而海南大学在育种方面拥有全国先进的技术,同时,海南大学和海南医学院等海南各高校都可作为蓝莓产业化发展强有力的后盾。
海南本地虽然有着众多的水果资源,但大多都是第一第二代水果,而蓝莓作为第三代小水果,可供鲜食和生加工,既有较高的附加值,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国际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供不应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产业。
二、蓝莓的生物学特征1、植物学特征蓝莓花具观赏价值。
蓝莓的花为总状花序。
[2]花序大部分侧生,有时顶生。
花单生或双生在叶腋间。
蓝莓的花芽一般着生在枝条顶部。
春季花芽先萌动3-4周后到盛花期。
当花芽萌发后,叶芽开始生长,到盛花期时叶芽才萌发生长到其应有的长度。
蓝莓的树体形态,特征灌木丛生,树高差异悬殊,兔眼蓝莓树高可达10m,栽培中常控制在3m左右;高丛蓝莓树高一般1-3m;半高丛蓝莓树高50-100㎝;矮丛蓝莓树高30-50㎝。
蓝莓叶,叶片互生,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在入冬前落叶,兔眼为常绿,叶片在树体上可保留2-3年。
叶片大小由矮丛蓝莓的0.7-3.5㎝到高丛蓝莓的8㎝,长度不等。
叶片形状最常见的是卵圆形。
大部分种类叶背面被有绒毛,有些种类的花和果实上也被有绒毛,但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
蓝莓的根,根系没有根毛,吸收能力小。
蓝莓的根系细,呈纤维状,细根在分枝前直径为50-75微米。
几乎所有蓝莓的细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从而克服蓝莓根系由于没有根毛造成的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困难。
研究证明,菌根真菌的寄生对蓝莓生长是有益的。
2、野生种质资源蓝莓原产北美,人工驯化栽培始于1900年前后。
目前,该属植物在全世界约450种以上我国约90种、24变种、2亚种,南北方均有野生资源分布,主要在西南、华南及东北地区。
目前,美国共育成61个北高丛蓝莓品种、南高丛蓝莓品种22个、兔眼蓝莓品种35个和半高丛蓝莓品种7个,极大促进了蓝莓产业的发展。
我国东北是最早引种蓝莓的地区。
1983年,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引进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个以上,已选育出抗寒、耐涝及加工优良品种。
继吉林农业大学之后,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于1988年引种美国蓝莓,并筛选出适宜我国南方栽培的优良品种l0种以上,平均每公顷产22 500 kg以上。
现在我国已为建立蓝莓栽培体系提供了种源保证。
预计不久将来,我国蓝莓资源将更加丰富。
而海南的蓝莓产业化发展,也将大大丰富我国蓝莓资源。
3、生态适应性(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蓝莓需强酸、湿润、有机质含量高、通气状况良好的土壤条件。
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
土壤pH值是制约蓝莓栽培的重要因素,因此栽培时应先测定土壤pH值。
由于土壤类型及品种的不同,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土壤pH 值最适范围。
大多数蓝莓可以在pH值4.0~5.5的酸性砂质土壤中正常生长,高丛蓝莓适宜土壤pH值为4.0~5.2,以4.5~4.8最好;兔眼蓝莓适宜在pH值5.0以下生长;矮丛蓝莓适pH值为4.0~5.2。
其次,土壤pH值对蓝莓的生长、结果和矿质营养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2)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温度是蓝莓生长发育十分关键的气候因子之一。
早春或冬季低温严重影响蓝莓生长发育。
生长季节蓝莓可以忍受40~50℃(=高温),反之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死亡。
因此首先了解蓝莓各品种所需温度是很必要的。
4、营养成分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物质元素。
据对从美国引进的14个品种的蓝莓果实分析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毫克,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 2.7-9.5微克、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
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鲜果中钙220-920微克,磷98-274微克,镁114-249微克,锌2.1-4.3微克,铁7.6-30.0微克,锗0.8-1.2微克,铜2.0-3.2微克。
140克新鲜蓝莓包含了3克的膳食纤维与14毫克维他命C。
蓝莓亦含有大量有利于视网膜的花青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钾和锌。
三、蓝莓的经济价值蓝莓的果实可以做成多种果品,是制造清凉饮料的上乘原料,也可以酿造果酒,做果糕或鲜食,还可将多种果汁混以蓝莓,如以商品出售的蔓越橘苹果汁、葡萄汁和越桔汁、越桔鸡尾酒等。
以蓝莓为原料制成的果酒,色泽鲜艳、浓郁醇厚,经常饮用可滋补健身,有消食健脾、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等功效。
此外,蓝莓还可以做成蓝莓果酱、蓝莓糕、蓝莓冻等。
在日本等国,蓝莓果实制品已成为飞行员和长期从事电脑工作人员解除眼疲劳的最佳补品。
越桔属植物除了果实可作为食品来源外,其茎叶、种子等器官,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工业用途。
蓝莓果实种子中含有30%的干性油,可榨油用于制油漆和提炼一些有价值的药用成分,加工过程中剩下的果渣,还可以用来提取蓝莓红色素、酿醋和生产酶制剂等;叶片及全株含鞣质,可作为提取栲胶的原料。
据文献记载,蓝莓叶子具有清热解毒和收敛的功效,可利尿;也中所含的熊果酚苷在碱性尿中可分解成氢醌,故可以用于治疗毒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结石、痛风等。
果实和叶子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偻麻质斯、肠炎、痢疾、维生素缺乏等症。
由于蓝莓果实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花青素、维生素E和SOD等抗衰老因子,因此,蓝莓在医疗保健和化妆品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果实贮藏和产品加工1、果实贮藏蓝莓果实贮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低温贮藏:要求温度低于10℃。
降温要慢,要与预冷过程,过快降温容易导致腐烂。
(2)、速冻贮藏:此法是美国蓝莓最常用的方法。
果实采收后,经分级、清选,在-18℃一下低温下速冻。
速冻后的果实生食风味略偏酸但仍较好,可以供应市场,缺点是冷冻费用较高。
(3)、气调贮藏:此法也称“CA”贮藏,是一种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以达到贮藏保鲜目的的现代贮藏方法。
2、果实加工蓝莓果实加工品主要有果汁、饮料、果酒、果酱等。
加工品种,比较有前途的是纯果汁饮料。
蓝莓果肉细,种子极少,适于加工果肉型饮料。
在我国栽培蓝莓病虫害少,因此可少用农药,并且工业污染少,利用这些优势,可以生产无污染的高档蓝莓饮品。
五、蓝莓的在海南的产业化发展设想1、蓝莓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目前海南蓝莓产业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是一种欠缺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目前已知海南拥有乌饭树、蓝果越桔和海南越桔三种野生蓝莓种质资源,其中,乌饭树利用价值相当高,对其的研究已经有文献记载(详见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23卷第三期2004年6月),海南在育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苗繁育鱼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方面虽然起步晚,但一定可以赶上我国东北地区。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海南的蓝莓产业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2、实行集约化经营,促进植株生长、保护和扩大资源。
相关知识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资源研究
小五台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广西乐业:珍稀兰科植物的资源“宝库”
珍稀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山西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重要资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
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
辽东山区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
贵州剑河县珍稀及特有植物种类资源研究.pdf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网址: 珍稀创汇园艺植物资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9480.html
上一篇: 楚辞《橘 颂》原文,注释与鉴赏 |
下一篇: 匍匐栒子 Cotonea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