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葡萄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Analysis of Climate Adaptability of Grape Planting in Wanshan District
1. 引言
万山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南部,介于109˚11'E~109˚14'E、27˚30'N~27˚32'N之间,地势东底西高、中部隆起,自中部向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点为米公山1149.2米,最低在下溪河出境处(长田湾)海拔270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有很好的农业潜力。
葡萄富含营养,也是酿酒的重要原料,是很好的经济作物。影响葡萄栽培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但气候因素对葡萄栽培、产品质量非常重要,气候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和水分,葡萄的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的需求都是不同的[1] [2]。本文通过对万山区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的研究来为区域内的葡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高效种植,规避气象灾害,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2.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以万山区1978~2022年间国家级气象台站和乡镇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对当地温度、降水、日照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干燥度[3]指标对万山区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并给出区划种植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
3.1.1. 平均气温
温度对葡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春季当气温达到10℃~12℃时开始萌芽生长,开花期气温达到15℃以上为宜,果实膨大期最适合温度为20℃~30℃,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23℃以上为宜。统计结果表明,万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4.2℃ (万山镇)~17.8℃ (谢桥)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3℃,春季除万山镇、高楼坪外平均气温均超过10℃,能很好的满足葡萄生长对温度的需求。
3.1.2. 极端气温
极端高温和低温对葡萄生长有较大的危害,气温超过38℃时对浆果的发育和成熟不利,当果面温度到35℃达3.5小时,或38℃~39℃达1.5小时就会产生日灼,严重会导致果粒干枯。秋季温度低于−3℃左右会导致葡萄浆果受冻,冬季葡萄根系一般能够抵抗大约−8℃~−6℃的低温,当地温低于−8℃将受冻而死。统计得出,除万山镇、高楼坪外最高气温均超过39℃且出现在7、8月份;秋季只有万山镇、茶店出现低于−3℃的气温;冬季只有万山镇、高楼坪最低气温低于−8℃。
3.1.3.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的累计总和,不同品种葡萄对积温的需求有所差异,极早熟到晚熟品种要求在2100℃∙d~3700℃∙d之间,极晚熟品种要求在3700℃∙d以上。统计得出,万山区生长期平均有效积温在4060.7℃∙d (万山镇)~5571.8℃∙d (谢桥)之间,表明有效积温指标均能满足各种熟期葡萄的种植需求。
3.1.4. 气温日较差
一日内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即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浆果着色和含糖量的累积,气温日较差在10℃以上时最为适宜。统计得出,在7~9月的果实膨大期,除万山镇、茶店、高楼坪外平均月气温日较差均有超过10℃,其中黄道平均月日较差最高为11℃。
3.2. 降水
葡萄生长发育期降水的多寡也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葡萄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相同,在生长初期对水份需求最多,花期到成熟期对水份的需要减少,浆果生长期对水分需求较高,浆果成熟期对水份需要降低。通常年降水量在600~800 mm之间比较适合葡萄的生长发育,李伟英等[4]研究表明,在葡萄果实成熟前一个月若降水量超过80 mm就会对葡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过多的雨水会导致裂果和葡萄受病菌感染。统计结果得出,万山区平均降水量在1200.1 (敖寨)~1426.6 (茶店) mm之间,平均降水量均超过800 mm,表明对于葡萄生长降水量偏多,而在葡萄生长的成熟期月降雨量低于和接近80 mm的有下溪、黄道、敖寨。
3.3. 日照
光照是植物生长中重要作用的生态因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葡萄生长期的日照总数大于800小时,才能确保正常生长,当年日照时数达到2000小时以上时有利于高品质葡萄的产出。统计结果得出,万山区年日照时数在659.9~1604.3 h之间,平均值为1203 h;在葡萄的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在463~1337.8 h之间,平均值为876 h,表明万山区光照基本能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
3.4. 干燥度
干燥度(DI)是用来衡量一地降水能否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份的指标,它以蒸散量(ETO) [5]看作是它的实际需水量。DI值为1表示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达到平衡,DI值越大表示气候越干燥,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并提高品质以,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反之DI值越小表示气候越湿润。李华等研究[3] [6]将DI值的不同取值范围,分为不适宜种植区、一般种植区、适宜栽培区、在有灌溉条件下能获得较好品质的葡萄四等级,分别以1.0、1.6、3.5作为分界标准。从表1可知,万山镇、茶店、高楼坪、大坪生长期的DI平均值小于1,表明其湿润度高,不适宜葡萄的种植,其余乡镇均大于等于1,其中黄道DI值最高为1.3,敖寨、下溪、谢桥次之均为1.2,表示气候干燥,有利于葡萄品质的提升。
由于葡萄不同生长期对水份的需求不同,在进入成熟期后对水份需求减少,DI值越高往往越有利于葡萄品质的提升,从表1可知,9~11月黄道、下溪、高楼坪DI值均大于1.6,其余乡镇DI值均在1.0到1.6之间。
Table 1. Drynes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in Wanshan District
表1. 万山区生长期干燥度
乡镇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生长期平均值
万山镇
1.9
1.1
0.4
0.4
1
1.2
1.8
1.2
3
0.5
敖寨
3.2
1.5
0.9
1.1
3
3
2.9
1.6
2.6
1.2
茶店
2.2
1.1
0.5
0.7
2.3
2.2
1.8
1.1
4.5
0.8
大坪
2.7
1.2
0.6
0.7
2.8
2.2
2.9
1.3
4
0.9
高楼坪
3
1.7
0.9
0.7
2.3
2.1
2.3
3.4
3.7
0.9
黄道
3
2.4
1.9
1
3.4
3.7
3.5
2.3
3.5
1.3
下溪
1.8
1.5
0.8
1
3.3
2.8
3.4
2.5
2.5
1.2
谢桥
1.1
1.4
0.8
0.9
3.3
2.5
2.9
1.4
2.2
1.2
鱼塘
2.5
1.7
0.9
0.8
2.3
2.8
2
1.4
4
1.0
4. 结论与区划建议
万山区在平均气温、有效积温、极端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等指标上基本都能满足葡萄生长的需求,但也存在不利于葡萄生长的因素。例如有极端气温的出现,其中春季万山镇气温偏低、夏季除万山镇和高楼坪外有超过39℃高温、秋季万山镇和茶店有低于−3℃的气温、冬季万山镇和高楼坪有低于−8℃的低温;同时也存在全年整体降水偏多、月份降水分布不均的情况,这都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合理安排种植,并做好应对和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基于对葡萄种植所需温度、降水、光照条件和干燥度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黄道、下溪、敖寨、谢桥、鱼塘适合葡萄的一般种植,其中黄道、下溪的气候条件更利于优质葡萄的产出,也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高楼坪、大坪、茶店、万山镇不适宜种植葡萄。由于降水偏多的原因,当地更适宜种植如毛葡萄、刺葡萄类耐湿性较强的晚熟品种,同时要对葡萄开花期及成熟期降水的不利影响和病虫害采取有效农业生产措施来达到趋利避害。
基金项目
铜仁市气象科技基金项目《万山区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分析》(铜气科登[2023]13号)。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相关知识
万山区葡萄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都安县“两性花”野生毛葡萄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火龙果气候适应性分析与广西火龙果种植生态气候区划
周宁县种植大花蕙兰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藏东南引种热带果树气候适应性分析
亚热带丘陵山区引种油用牡丹的气候适应性试验研究
平果县石漠化山区火龙果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广西名特优水果气候适应性分析及种植区划Ξ.PDF
额敏县红花气候适应性分析
闽西山区火龙果种植适应性评估及风险规避策略
网址: 万山区葡萄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1451.html
上一篇: 葡萄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
下一篇: 品牌推介|智利之花酒庄 O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