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作为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果农的经济收益。在桃树果实采收后,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再用于果实生长消耗,而是用于花芽分化,枝干加粗、组织成熟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所以桃树果实采收后并不是当前生产管理的结束,而是争取翌年丰收的开始,因此,桃树采收后的管理至关重要。
酵素农业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创新实践,以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环保优势,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崭露头角。“酵素农业”是以岛本酵素菌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组及其发酵产物(统称酵素),通过改良农产品生长环境并调动和调节生物自身正常生理生化反应,激发生物机体自然免疫力,以实现农业最大生产潜能和最佳质量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酵素农业概念由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总结提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将重点探讨酵素农业技术在桃树采果后管理中的应用及其要点。
一、修剪
在桃树采收后要进行夏剪和冬剪。6月上旬到8月中旬是桃树旺盛生长和花芽分化期,此时要在新梢生长到30cm时进行摘心,大约2~3次。同时对过密的枝条进行修剪保证透光性,控制旺长,利于花芽形成。11月中旬主要是采用截短和疏枝相结合,保持树势中庸。
二、肥水管理
在桃树果实采收后,以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主要是恢复树势,增强树体营养,提高花芽质量。叶面喷施岛本1号+0.3%尿素,每5~7天一次,连喷2~3次。
在秋季落叶后,追施一些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速效性氮、磷、钾肥,冲施一遍岛本酵素菌根菌进行根系养护。
同时注意:桃树耐旱怕涝,因此,此时期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涝害发生。
三、病虫害防治
桃树此时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霜霉病、桃蚜、螨虫等等。
1.细菌性穿孔病与真菌性褐斑穿孔病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侵染初期,在叶片背部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叶面上也出现,多在叶尖或叶缘散生,病斑扩大后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直径2毫米左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中央组织脱落而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一个斑,焦枯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由核果尾孢菌引起的,也会导致穿孔,可侵染桃树叶、树枝、果实。危害症状和细菌性穿孔病类似,但发病后期会在褐斑上生出灰褐色霉层。霉层内含有很多孢子,遇到合适的环境会继续侵害桃树新品种。多是借助风雨传播,因此多雨地区爆发严重。
可以采用岛本1号配合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2.桃蚜
桃蚜主要以成虫以及若虫的形式群居于桃树芽、叶片以及嫩梢部位,受其危害叶片的叶背会呈现不规则卷曲状,时间久了之后就会自然脱落。桃蚜除了对植株产生直接危害之外,其排泄物还会引起桃树煤病的大量发生,并且它还是多数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可以采用菊酯类药物进行防治,严禁使用有机磷农药。
3.螨虫
危害桃树的螨虫主要有叶螨(红蜘蛛)、二斑叶螨(白蜘蛛),主要隐藏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严重时叶片失绿变黄而脱落,抑制果树生长,严重影响当前的花芽分化和翌年的产量。
可以采用岛本1号配合除螨药剂进行防治。
岛本酵素:作物全程营养与生物防护!
版权声明:本文系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酵素农业技术:桃树采果后施肥管理要点
桃树各时期浇水管理要点
桃树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要点
【管理】桃树花期管理要点!收藏好了再落实
酵素农业技术:柑橘春梢萌芽至花蕾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的施肥配方特点和施肥技术要点是什么
桃树花后追肥技术(稳果肥)
张改运/桃树开花前后管理要点(二)
爱派克植物营养: 桃树花开三月,花果管理要点
谢花后需要追肥吗?桃树谢花后施什么肥好?保果肥用什么好?
网址: 酵素农业技术:桃树采果后施肥管理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239.html
上一篇: 看花识果!种出精品果从养好花开始 |
下一篇: 桃树的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