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树,通常称为 Khalsi,是红树林紫金牛科的成员。这种植物的各个部分因其对哮喘、微生物感染、糖尿病、止痛、炎症、癌症和关节炎等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而被用于传统医学系统。在这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已鉴定出多种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如类黄酮、苯醌、三萜、多酚酸、芪、单宁和大环内酯。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从该植物中报道的生物活性植物成分,这些成分与观察到的植物不同药理作用有关,并进一步阐明这些化学物质发挥作用的可能潜在机制。检索是在各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平台上进行的,包括 Google Scholar、Scopus、Web of Science、SciFinder 和 PubMed。提取截至 2023 年 7 月发表的文章,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有信息进行排序。数据显示,这种植物中的抗炎化合物可抑制 iNOS、髓过氧化物酶、COX、LOX 和细胞因子(如 TNF-α、IL-1 ß、LTB 4、IL-12 和 IL-6),从而减少炎症。5-O-丁基-embelin、2-羟基-5-乙氧基-3-nonyl1、4-苯醌、5-O-甲基embelin、5-O-甲基-rapanone、s-皂苷和5-O-乙基embelin是一些山茱萸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癌特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山茱萸具有抗菌、抗寄生虫和抗真菌作用,但没有抗病毒作用的报道。植物分离的香豆酸和脂肪酸与细菌 DNA/RNA 相互作用并限制蛋白质形成,使其具有抗菌作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和其他单宁,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如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是山茱萸中的一些化合物,可以使细菌膜去极化和改变,表现出抗菌作用。这些酚类化学物质还可以减少氧化应激,有助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炎症性疾病。这种植物的提取物激活κ -阿片受体,引起中枢镇痛。儿茶酚成分,例如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可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和健忘症。尽管大量研究证明了这种植物及其成分的各种药理学优势,但对人体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相关知识
红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毛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蓝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红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Carthamus L.
款冬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海桐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凤尾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大戟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野豌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PDF
网址: 重要药用红树林植物桐花树的生物活性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ournal of Chemistry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2871.html
上一篇: 桐花树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的 |
下一篇: 玫瑰花浪漫背后的化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