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 “拓荒者” 到学科带头人——专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董秀娟

从 “拓荒者” 到学科带头人——专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董秀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数据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自动播放 从“拓荒者”到学科带头人——专访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前言:

  在医疗领域,总有一些医者以仁心以专业为患者点亮希望。董秀娟便是其中之一。她与海南自贸港共成长,带领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成为这一领域学科带头人。

  面对血液肿瘤疾病的重重挑战,她始终坚守医者初心,以精湛医术与务实创新精神,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为海南患儿带去生命曙光。从郑州大学医学院学子,到海南儿童血液肿瘤领域的“拓荒者”,她跨越千里,组建团队,让海岛患儿免于长途求医之苦;深耕地中海贫血防治,牵头省级重大课题,推动“预防+治疗”体系落地海岛。

  此次访谈,让我们走进董秀娟的医学世界,聆听她的奋斗故事,感受她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患儿的深切关怀,以及为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事业发展的不懈坚守。

  问答实录

  问:是什么契机或原因促使您跨越地域来到海南发展?

  答:八年前,即2017年,我偶然看到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招聘儿童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的信息。当时,我所在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虽为市级医院,但血液科起步较早,技术实力雄厚。然而,作为市级医院,我们吸引病人的能力有限,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看到海南多家医院缺乏儿童血液肿瘤科,我认为这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好机会,且考虑到海岛患儿出岛治疗面临的经济和交通压力,很快就决定来海南发展,仅用了半小时便做出了决定,并迅速完成了应聘和入职手续。

  问:在郑州大学的本科时光中,是否有哪位老师或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在郑州大学求学期间,病理老师张阿丽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她是东北军人的遗孤,由党培养成为大学老师。她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教我们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期望我们能像她一样,学会感恩,并用所学技能造福他人。张老师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这对我后来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在您完成的50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案例中,哪一个案例给您带来的感触最深?

  答:第一个案例给我带来的感触最为深刻。那是在2020年5月疫情期间,我们为一个从2018年开始接受化疗放疗的神经系统肿瘤复发患儿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当时移植仓尚未建成,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单独辟出病房,并配备了净化设备和专门的护理小组,成功完成了移植。患儿的病情在移植后三年多保持稳定,但四年后不幸复发。这个案例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以及移植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问:您认为最具研究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哪一篇?

  答:我认为最具研究价值的论文是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研究。这篇论文花了我很多时间与精力,反复修改十多遍。还记得当年我刚休完产假回单位上班,就接受整理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女孩的移植案例。该患者病情严重,反复发作,尽管进行了移植治疗,但仍因合并重症感染而不幸去世。患者父亲因此起诉了医院。这个案例凸显了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致命风险,也激起了我科研探索的兴趣。这篇论文花费一年多最后修改完成发表,使我在写论文的数据搜集、文献检索、逻辑分析等方面都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对我后面的科研思维影响很大。

  问:在您参与的众多学术活动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果里,您觉得哪一项突破对您来说最为重要呢?

  答:在海南,我首先加入了海南医学会的血液学分会,随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期间加入中国抗癌协会的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在院长的推荐下加入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肿瘤学组。这些学术交流渠道对我的学术引领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我从成人血液转向儿童血液肿瘤领域后,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很多新知识需要学习。专科建设最重要的突破是从零开始建立团队,并在3年内成功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为海南的儿童血液肿瘤疾病患者提供了本地治疗的选择,节省了患者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保基金。

  问:在推进地中海贫血突变发病机制这一省级重大课题时,您遇到了哪些瓶颈或跨学科协作的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答:地中海贫血,在南方十省市较为常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中国在2013年11月建立了十省市地贫防控协作网,海南是其中一个重要网点。在推进课题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多个难题:一是最初没有移植仓,重型地贫患者移植治疗无仓可用;二是疫情期间接管地贫患者信息,地贫联络员均非本专业医生,对病情认识不足;三是中华骨髓库要求三年移植经验才能加入,但多数患者已经错过最佳移植时机,随年龄增长移植困难也在增长。为了克服这些难题,首先建立了联络员微信群,密切随访各地市患者情况,同时医院加快建设移植仓,并与中华骨髓库有效沟通,最终,在2021年12月,我们获得了资质,很快成功开展移植工作。

  问: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根治重型地贫的方式,但风险较大。这些年来,基因治疗地贫相关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修饰有缺陷的基因或者替代有缺陷的基因,本质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风险下降很多。国内多家医院已开展超过100 例临床试验,效果良好。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问:地中海贫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预防重于治疗,重点是控制出生。我们通过世界地贫日等主题活动进行宣传,提倡婚前进行基因检测,避免携带者结合生育重型地贫患儿。这些年来,海南的新生儿地贫出生率已大幅下降,从每年十几个降至2-3个。

  问:身为省政协委员,您长期关注社会发展与行业动态。您觉得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医疗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一关键时期,医疗行业大有可为。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贸港带来的政策优势与资源集聚效应,大力开展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性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同时完善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地贫基因携带率,切实提升出生人口质量,从而为自贸港建设筑牢健康的人口根基,提供坚实有力的健康人口支持。

  问:对即将步入郑州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您有什么建议?

  答:建议学弟学妹们恪守希波克拉底誓言,做好医学生和医生该做的事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

相关知识

从 “拓荒者” 到学科带头人——专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董秀娟
扎根技术一线 永攀创新高峰——2022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群像
关爱女性 守护健康——海南省药监局机关工会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
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专题活动总结
海南省椰子病虫害的监测与调查
海南省订鲜花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公布海南省2024年新时代健康科普 作品大赛省级优秀作品的通知
海南省玫瑰花网站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
十二家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教及关爱活动合集

网址: 从 “拓荒者” 到学科带头人——专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董秀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32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可以节约水资源的节水淋浴喷头
下一篇: 红土地上盛放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