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安吉县探索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

安吉县探索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

 

安吉县探索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11-11访问次数:271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一场夜雨过后,宋茗茶博园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里一茬茬红褐色的“大胖小子”纷纷探出了身子。茂密的竹林下,林技专家带领工作人员在林间穿梭,忙着采摘“新鲜出炉”的大球盖菇。

  近年来,安吉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不断探索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风光正好的林下经济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富矿”。“今年我们首次探索大球盖菇秋季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收购价格,还能丰富采摘游项目,实现产业带动。”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柳丽娜说,进入秋季后,很多作物不适合林下种植,而大球盖菇生长期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恰好填补了该县林下冬闲田的空白。

  今年9月中旬,宋茗白茶林下种植基地在县林业局指导下开展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复合经营,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试种,眼下正迎来第一波出菇。“10月底开始收获第一批,每天能采摘近百斤。”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王绍树说,基地共种植了20亩大球盖菇,目前在满足公司餐饮需求的同时,富余的菌菇还能包装成礼盒销售至各地。不仅如此,发展林下经济也让宋茗公司在白茶季过后,充分发挥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作用,在不耽误管理茶园的同时,还能多一份收入。

  如今,向林下空间要经济效益,在全县已蔚然成风。报福镇景溪村坐拥6000余亩竹林,借助竹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并通过三产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开拓新路。“趁着大球盖菇上市,为周边民宿(农家乐)游客提供更多亲子游玩选择。”景溪村党总支书记黄大伟说,目前,该村打造的林下种植基地已扩至1000亩,主要种植竹荪、多花黄精等特色林下经济作物,通过产学研及农旅融合项目打造,已为村里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大球盖菇林下种植还可实现一地多收。天荒坪井村崔氏家庭林场今年共种植10亩大球盖菇,每年5月左右竹荪丰收,下市后利用现有的基地轮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为春秋菌菇,而竹荪则属于夏季菌类;一年间,两种菌菇实现轮作,亩收益将更高。”柳丽娜介绍,大球盖菇的林下种植技术相对容易掌握,且种出的菌菇是绿色生态、纯天然的。目前,新鲜的大球盖菇市场售价在十五元一斤,量产后每亩最高日产可达100斤,市场效益十分可观。

  眼下,安吉县林下经济产业已从单一的职业农民栽培种植模式,逐渐向一三产融合、“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方向同步发展,打开了一条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新通道。“继续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进林改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引导,将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实现百姓增收致富。”柳丽娜说。

(湖州市林业局)


       

相关知识

福建将乐探索林下空间发展新模式
湖南邵阳县林下经济新模式点“绿”成金
广西六万林场:探索“林下+N”新模式 闯出林业振兴新路子
青原区林下经济新模式:生态与经济双丰收的成功案例
黄山区林下经济释放生态红利
浅谈林下经济种植模式
看,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拓展区里探索出种花新模式,扮靓林下空间~
南华县做实靶向监督——守护林下经济“聚宝盆”
猴耳环开启广东林下经济新模式
长汀发挥生态优势 探索发展林下兰花产业

网址: 安吉县探索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35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乡:探索“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下一篇: 绵阳:古茶树下“多轮套种”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