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您的位置: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专题回顾 > 2019年清明文明祭扫专题 > 媒体报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专题回顾 > 2019年清明文明祭扫专题 > 媒体报道 >

清明时节,在这个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文明程度的提升,市民祭祀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低碳”祭扫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

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正逐渐被鲜花祭祀、社区公祭、网络祭祀等文明的祭祀方式取代。这些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之风,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渐回归“清净”与“文明”。

现象一:墓园垃圾增多,焚烧纸钱的祭祀垃圾比往年少了三成

这个双休日,难得没有下雨,一些市民“抢着”好天气出门祭扫先人。在我市各大墓园,来扫墓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等传统的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的鲜花。

今天上午8点,在我市最大的公墓——普觉寺墓园,停满了车辆,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前来给母亲扫墓的张晓平说,母亲生前是老师,特别喜欢浪漫,父亲经常给她买花。母亲过世后,父亲腿脚不便,为不给我们添麻烦,便主动住进了养老院。每年清明还有母亲祭日,父亲都特别交代我要给母亲送些鲜花,让她在“阴间”看了也高兴。

“鲜花祭祀挺好的,既文明又时尚。焚烧纸钱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张晓平坦言。

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普觉寺墓园经理张明跃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宣传力度加大,市民的文明祭扫意识逐年增强。像今年拿鲜花祭扫的市民,就比往年多了不少。

“每年清明期间,园区内都会产生大量的祭祀垃圾。今年,墓园祭祀垃圾明显垃圾增多。不过,与去年相比,今年产生的焚烧纸钱的祭祀垃圾比往年少了三成。相反,花瓣、花梗及包装产生的垃圾增加了不少。”

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多个墓园同样发生。隐龙山墓园经理周立平表示,该墓园距离主城较远,但鲜花祭祀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就是市民拿着纸钱的,大多也是一手纸钱,一手鲜花。

现象二: “鲜花换纸钱”, 部分陵园鲜花祭扫超八成

清明期间,在普觉寺、功德园等墓园门口,都赫然竖着“鲜花换纸钱”的提醒。今天上午,在雨花功德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主动引导市民“鲜花换纸钱”。

一位来自江苏知青联盟的志愿者告诉记者,部分拿纸钱来祭扫的市民,经过我们的劝导,大都愿意“鲜花换纸钱”,更多的市民则是直接拿着鲜花来祭扫。

“功德园像个公园,这里安葬了很多将军、烈士,要是烧起纸钱来,烟熏火燎的,也是对他们的大不敬。”市民郭女士说。

郭女士说,父母生前都是知识分子,安葬在功德园,是一种荣耀。每年清明祭扫,除了思念,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清明,她家专门包了一辆车,一张纸钱都没拿,全部带了鲜花。全家将墓碑擦干净,周围摆满鲜花,很美,觉得这样挺好的。

据雨花功德园统计,双休日约有6万人进入墓园,带纸钱的很少,绝大部分是手捧鲜花,除了传统的菊花,百合也不在少数。

“市民的文明祭扫的意识慢慢在增强,我们去年清明期间做过一个统计,来功德园祭扫的市民,超过八成会带着鲜花来,今年估计这个比例会更高。”雨花功德园常务副总经理阮锋说。

在张明跃看来,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烧纸钱、放鞭炮,只会惊扰到先人的安息,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普觉寺、功德园等墓园,这几年推出的“鲜花换纸钱”活动,市民比较认可。

“这个双休日,普觉寺陵园‘鲜花换纸钱’活动,只兑换了三四百束鲜花,比往年高峰兑出的上千束鲜花少了很多。很多前几年参与兑换活动的市民,今年主动拿鲜花过来,这也从侧面说明市民鲜花祭扫成为主流,文明祭扫意识大大提升了。”张明跃表示。

现象三:社区公祭增加,网络祭奠成为新风尚

近几年,我市尝试开展各种新式的纪念方式,比如音乐追思会、社区集体公祭、诗歌朗诵会、寄送天堂卡片等,让人们与逝去的亲人作平静的“对话”。这样的清新之作,表现出现代生命礼仪。

按照殡葬部门计划,今年我市将组织数百场社区公祭,还有多场文明新风进社区活动。其中,仅在溧水区就将在清明节前后组织100多场社区公祭。

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从2010年开始推行社区公祭活动,全市累计已有数万名居民参加,以这种文明祭扫方式,缅怀英烈、感悟生命。社区公祭不仅能有效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悼念亲人的新平台。

除了鲜花祭祀、社区公祭,网络祭奠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通过“网络墓园”、“云祭扫”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

雨花功德园办公室主任胡静说,此前,功德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云祭扫”,市民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是一部电脑,就可以随时上网调阅“云”系统里面储存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纪念馆。目前,该园网上纪念馆已有上千人,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多万次。

“今年清明,功德园还将举行天堂银行开通仪式和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项目启动活动。这些数字化的产品,可以浓缩逝者一生的信息,供后辈细细追忆,更好地体现清明追终慎远的本意,身在远方的亲人还可以直接登录留言祭祀。”胡静介绍。

目前还有很多祭祀网站,只要注册成会员,按照提示可为亲人建立一座永久的网上纪念馆或网上墓地。人们可在网上拜祭,点歌、上香、献花、祭酒及发表祭文、上传相片均可实现。追思从“线下”到“线上”,氛围从“沉重”到“轻松”,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章整合自:南京日报

通讯员  胡静 记者 马道军摄 

相关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专题回顾 > 2019年清明文明祭扫专题 > 媒体报道 >
市民线下鲜花祭扫线上网络祭奠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鲜花换纸钱”,文明祭奠更“清明”
清明节,文明追思忆故人!
倡导鲜花换取纸钱 文明祭扫渐入人心
清明节更清明!献花、植树、网络祭奠... 文明祭祀成新风尚
南阳清明寄哀思:鲜花替代纸钱鞭炮 网上祭奠增多
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方事业动态 倡导文明祭奠 高新区清明节“鲜花换纸钱”活动受群众点赞
“鲜花换烧纸”、网络“云祭扫”开启古城文明祭奠新风尚
送上鲜花制作网页陪同默哀 一场“私人定制”的网上祭扫

网址: 您的位置: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专题回顾 > 2019年清明文明祭扫专题 > 媒体报道 >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长沙市祭奠用花推荐
下一篇: 城管局回应重庆长江大桥外卖鲜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