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航
立秋已过,包头的炎热却不减半分,仍然是一副盛夏的模样。得益于今年可观的降雨量,小区、公园、道路两侧,目光所及之处,有土壤的地方总是郁郁葱葱。
饱受雨水滋润的,还有包头的花。
从高空俯瞰,劳动公园内的各色花卉组成了“米”字形图案,造型典雅;阿尔丁植物园与河西公园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过路人带来清凉。还有台地公园的小丽花矩阵、南郊公园的七彩花田、一宫环岛和北奔雕塑的花坛……一处处的花卉景观织就了锦绣画卷,这座以工业为名的北疆城市,正在以花为画笔,重新写就城市的美学篇章和生态答卷。
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森林中,包头巧妙地将花卉景观融入市民的生活空间,花坛不再是简单的装饰符号,而是承载着城市记忆和城市文化的象征。一宫环岛和北奔雕塑前的立体花坛与城市地标巧妙融合,在主干道上为每一个奋斗的人迎来送往,延续着工业文明的基因。阿尔丁植物园与河西公园则充分利用自身水源条件,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柔情带给了北疆的人。这种刚柔并济的设计理念,是城市向人们发出的温柔邀请,是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城市空间中达成的诗意和解。
从“草原钢城”到“钢铁生花”,每一个花卉景观的背后都折射出城市理念的发展变革:城市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厂房的高度,还应当有生态的温度。夏日炎炎,园林绿地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并为市民提供避暑去处;强降水来临,园林绿地又可以有效充当城市“海绵”,缓解影响、提高城市韧性,守护市民安全。包头,从最初为了防风防沙而绿化,到如今提升城市韧性、满足市民对生活环境的美好需求,生态发展的理念早已在这座北疆的钢城里扎根、发芽、开花。
试想一下,站在大青山眺望,绿意与白云在城市边缘交织,构成独特的城市天际线,当每个角落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当每条街道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包头正在用行动诠释,工业城市让钢铁水泥开出花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