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相信“一切由天定”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呢?当然,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但许多东西,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而是命运一早种植到了我们的血脉里。比如说,许多人的“中国胃”,许多人对于许多事物的本能反应。
在这个公众号,我们不止一次谈到过文化意象的问题。所谓“意象”字面看:是“带着意义的表象”。“意象”是承载特定文化内涵的表象符号。在特定文化体系内,某些具象事物往往被赋予共通的象征意义,能够唤起群体成员相似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联想。
文化意象引起的这种情感共鸣代表着共同点文化记忆、情感体验。它有时候是一种“是我族类”和“非我族类”之间近乎本性的判断标准。
比如中国人看到“龙”会感觉到威严、崇高、亲近又畏惧,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这样的表述唤起深刻的文化归属感——龙的血脉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每逢重要庆典中龙形图案的出现,总能激发国人血脉中那份独特的文化自豪与情感共鸣。
又比如,我们这几代人非常容易背出的“3.1415926”,会下意识笑出来的:“你在此地不要动,我去给你买橘子”的典故……都满满中国学校教育的痕迹;70后、80后非常容易兴奋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9527”则是影视文化和曾经的网络论坛留下的印记。我们在一代一代共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积淀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语言体系,记录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和情感体验。它无意中形成了一个群体的文化密码——不仅大的社会群体如此,小的社会群体也是如此。比如,每一个追星族群也有自己独特的群体行话可以标识自己的群体成员。
而花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象表达。提到到这点,大家最容易感知到的意象符号,应该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
有些意象体系的形成历史比较久远,缺乏文字记载,可能比较模糊;但有些意象体系的形成,是有一些标志性事件、文字可以追溯的。往往是一些名人的经典总结,成为重大的文化事件,影响到了后世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和意象采纳。
比如最典型的菊花、牡丹和莲。
这里就不得不提大家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爱莲说》,大家当初背《爱莲说》应该也背得很痛快。周敦颐在《爱莲说》里似乎也说清楚了这段公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人写的景色里,都不是纯粹的景色,而是以景寄情。
这里随口一提,已经出现了《红楼梦》两位女主角的代表花卉和《红楼梦》中重要的花卉意象了:牡丹、莲花、菊花。
大家对于宝钗和黛玉的印象和她们所代表的花,其实首先应该来自于宝玉生日宴上的花签: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说: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而黛玉呢?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关于黛玉抽到的花签,无论偏向宝钗的还是偏向黛玉的,恐怕都很容易不服。喜欢宝钗的会认为:你一朵芙蓉花,凭什么要百花之王陪你喝一杯酒啊。而喜欢黛玉的,会疑惑:“怎么,黛玉倒不是花王吗?她怎么是芙蓉?”
而且这里出现了第二个争议的焦点:黛玉的芙蓉是水芙蓉水莲还是木芙蓉木莲?
书中有一众影写黛玉、被称为黛玉分身的人物。
比如香菱、晴雯、龄官、菂官等。
其中,香菱又叫英莲,她的名字无论是香菱还是秋菱,都明显的跟水有关系。“英莲”也是很常见的被指向荷花、水莲的名字。很明显的用了水芙蓉的意象。
而且用来举例子,暗示黛死钗续故事的藕官原来配的戏子叫“菂官”,“菂”就是莲子的意思。
但是,到了晴雯,却不一样了。晴雯死的时候,宝玉做“芙蓉女儿诔”,起因是宝玉问小丫鬟,晴雯死前讲了什么话,小丫头骗宝玉说晴雯去天上做花神去了,宝玉问:晴雯是总管的花神还是单管一样的花神。书中说彼时是八月,小丫头看到池上开着的芙蓉,于是灵机一动,说是:“芙蓉花神”。宝玉晚间想起晴雯,要祭奠她的时候,看着的也是池上芙蓉,这个“池上芙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水里的荷花。但是,到了宝玉真正做文祭奠晴雯的时候,书中说的是:
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
注意,此处说的是“芙蓉枝”。是否还记得《爱莲说》里说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水芙蓉莲花是没有枝的,也挂不住东西。它直的。
而宝玉写的诔文接着说:
……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谷、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
“抚司秋艳”指主掌秋天开的花。我们再回头看,水芙蓉荷花是秋天开的吗?不是啊,荷花是夏天开的。秋天虽有荷花,但在作者设定的石头城里,原型大略是南京,它秋天冷了是没有荷花的。当然,如果是北京,它秋天就更没有荷花了。即便哪个地方有荷花,秋天也不是荷花的主战场。
所以,“池上芙蓉”其实就是木芙蓉。这个芙蓉,它秋天开,它有枝。这些信息最终对上了黛玉的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个花签的用典来自于两个典故: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所以有人据此以为,黛玉未来可能要和亲远嫁。
还有一个出处来自于:
唐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它必须要用到这个典,才能明确的跟花联系上。
这里的芙蓉,明显指木芙蓉。秋江上的芙蓉当然是可以对上八月开的池上芙蓉的,这里“池上”是指池岸上而不是池水中。
黛玉跟木芙蓉的渊源还有其他证据吗?
有的呀,黛玉的号是“潇湘妃子”,是因为潇湘馆的竹子而得名的。而潇湘妃子的传说是舜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闻讯赶去寻他,泪洒在竹枝上,成为斑竹。这里的苍梧是今天的湖南。而湖南还有一个别称叫:“芙蓉国”。因为唐宋时代,湖南湘、资、沅、澧流域长满木芙蓉。木芙蓉是中国原生品种的花。它广泛的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片繁荣。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华木——我其实也不想提到《红楼梦》是明遗民悼明之作。但有时候书里的暗示挺明显挺露骨的。
大家都知道所谓宝玉诔晴雯,其实是诔黛玉,所以才有“茜纱窗下, 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句子。所以提到晴雯之死,晴雯成为花神,表面上说晴雯,实际上字字都在说黛玉。
所以,黛玉现在有了两个分身分别代表了两种花:
副册之首的香菱是水芙蓉水莲花。
又副册之首的晴雯是木芙蓉木莲花。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作者的贪心。
在作者心中,黛玉不是一种花可以代表和象征的。黛玉必须是水木之花都代表。书中有三处很隐晦的暗示:
一是宝玉问小丫鬟:“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她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在红楼世界有一个“总花神”。
而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就是花朝节,花神生日。
还有一点,大家最容易忽视的:十二个小戏子总领的是文官。木芙蓉一名:“文官花”。
好了,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我们开头放宋徽宗芙蓉锦鸡图的原因了。
到此,已经三千字了,再聊下去又太长了。而且这个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两个篇章说。世上没有最优选,但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做最合适我们的选择
终于,店铺有优惠了。老客户可以直接进去领优惠券再下单购买。也可以帮朋友下单购买帮他们省一点钱。
另外,讲到百花之王,顺便讲讲“芒果之王”。终于要上有“芒果之王”之称的桂七了。
“桂七”号称中国最甜的芒果(其实我下意识打成了“中国最忙的甜果”),一口惊艳,当然价格也很惊艳,主打一个一骑绝尘的贵——其实也就贵个十来块,没有尝过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然后,有朋友问选什么比较好。
想跟大家说一下:不同的芒果,它的主战场是不一样的。比如,想吃最甜的、口感最好的,桂七去核切好冷藏以后再吃应该最合适。做芒果饭、打果汁,比较推荐的还是以果大、肉厚见长的金煌芒。大金煌芒十斤差不多就六七个左右,一个一斤多的体量在那里,会明显比其他品种的大。
而台农和贵妃以风味和浓郁香气见长,相对来说,果子大小就不太有优势。而且,贵妃更美貌它的肉没其他芒果厚它可能比其他芒果的筋更明显。
其实没有完美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合适的,才是好的。
为保证芒果不坏,发的都不会是全熟的芒果。急着吃的话可以放苹果闷一闷。
另外,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给店铺客服留言处理。不要因为给我面子而不好意思。您跟商家交涉,您才不会吃亏,而商家也才会有进步。这是双赢的事。
相关知识
红楼梦中的“芙蓉”,曹雪芹暗指晴雯的木芙蓉,黛玉的水芙蓉
宝钗像牡丹,黛玉似芙蓉,看看你的爱豆是什么花?
红楼生日夜宴:最美的群芳聚会,却暗藏芙蓉女儿诔(上)
水芙蓉,木芙蓉,草芙蓉
晴雯是芙蓉花神,林黛玉有芙蓉花签,这个芙蓉是木芙蓉还是莲花?
林黛玉为何是“木芙蓉”而不是“水芙蓉”?园林学者破解红楼谜题
以花喻人:浅析红楼人物花语
红楼花语群芳谱:林黛玉为什么满意芙蓉花签?
试析红楼梦中花的意象内涵
晓妆如玉暮如霞——木芙蓉
网址: 为什么宝钗是花中之王牡丹,而黛玉只是芙蓉?作为芙蓉的黛玉,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讲讲“命运”的被动性、花朵意象以及红楼作者的贪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6654.html
上一篇: 蓝花菜 |
下一篇: 曹雪芹公园里的几种水生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