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紫荆花诗词】:紫韵流盈,花中寄情—顶端新闻

【紫荆花诗词】:紫韵流盈,花中寄情—顶端新闻

 

#唯美古诗词#

见紫荆花

唐・韦应物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这首暮春思乡诗如一枚时光琥珀,封存着游子刹那的怅惘。前两句以“杂英纷积”为布景,凋零的百花堆砌成春尽的废墟,独留紫荆在暮色中吐露最后的芬芳——这抹倔强的嫣红,恰似游子行囊里不肯褪色的乡愁。后两句笔锋轻转,眼前的异乡花树竟与故园乔木叠影,恍惚间穿越时空的裂缝,让记忆中的故人笑貌随花香骤然苏醒。二十字间,“独”与“忽”二字最动魂魄:花开的孤独照见人世的漂泊,蓦然回首的惊觉恰是思念刺破心防的闪电。唐人乡愁诗至此,已臻化繁为简、以淡墨写浓情的至高境界。


春女怨

唐・朱绛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这首闺怨诗以春日针黹为镜,映照出深闺女儿欲说还休的惆怅。首句“刺绣迟”三字暗藏机杼:银针在纱窗下凝滞的轨迹,恰似心事在春光里缠绕的曲线。紫荆花影中黄鹂恰恰,愈是明媚愈衬得孤影伶仃。最妙在末句“停针不语”——当绣针悬停在半空的刹那,所有未曾言说的春愁,都化作丝线上颤动的光斑,在沉默中织就比锦缎更绵密的忧伤。二十八字间,流动的鸟语与凝固的时光形成张力,让唐代女子隐秘的青春叹息,永远定格在绣绷与春光的交界处。

见广度院紫荆一株先开

宋・吕南公

满树新英待发时,东风先动向阳枝。

同根若是生疑怪,为道开迟谢亦迟。

这首咏物诗以紫荆花为媒,道破自然规律中的深邃哲理。前两句以“满树新英”与“向阳先发”形成对照,捕捉到同一植株上因光照差异导致花期不同的自然现象。后两句妙用拟人手法,设想未开枝条若生疑惑,诗人代答“开迟谢亦迟”——这五个字既是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又暗含道家“早成者未必久享”的智慧。全诗在观察入微的写实中,将植物生理现象升华为人生哲思:万物各有其时,不必羡早怨迟,生命的绽放与凋零终将遵循内在的时序。


紫荆花

宋・韦骧

紫艳暮春庭,少陵诗思清。

老蛟蟠曲干,丹矿缀繁英。

花谱元无品,春工别有情。

不随桃李色,俗眼莫相轻。

这首咏物诗以紫荆为精神图腾,在暮春群芳中竖起一杆孤傲的旗帜。首联以“紫艳”点染暮春庭院,借少陵诗风为花魂定调清骨。颔联以“老蛟蟠曲”写虬枝苍劲,用“丹矿缀英”喻花簇如宝石凝结,刚柔并济中透出生命的力度。颈联翻出新意——虽列不入花谱品第,却得造化独钟,恰似寒士未登科甲而自有风骨。尾联掷地有声:不媚桃李艳色正是其高贵所在,警醒世人莫以俗眼量风物。全诗托物言志,将紫荆塑造成文化人格的象征,在宋代理学兴盛背景下,奏响一曲“格物致知”的雅乐。


咏紫荆花

宋・舒岳祥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这首咏物诗以紫荆为引,在文学传统与自然哲思间架起桥梁。首联拈出《诗经》棠棣起兴,点破紫荆承载的千年人文回响,将草木纳入文化血脉。颔联笔锋陡转,揭示创作真谛:诗人触发的不仅是花开花落,更是天理人情的刹那共鸣。颈联以“枯条缀米”对“嫩蕊撒媒”,在衰荣对照中展现生命的自我更新,枯枝孕蕾恰似诗思在沉寂中迸发。尾联落笔田家场景,紫荆与桐花并放于野老门前,将雅致哲思重植于泥土,道出宋诗“即物即理”的真谛——最深邃的天机,往往绽放在最平凡的柴扉之外。

紫荆花

宋・卫宗武

稼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移根向深谷,寂寞爱繁奢。

这首咏物诗以紫荆花为精神图腾,在自然物性中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品格。首联“艳压春葩”与“叶始芽”点破紫荆先花后叶的独特物候,以反常时序暗喻其不与众芳争春的孤傲。颔联巧用军事意象,“青羽旆”未展而“紫金砂”已糁,将花簇幻化为待发的箭阵,赋予草木以凌厉的生命力度。颈联化用“三荆同株”典故,将植物特性升华为兄弟友悌的伦理象征,使紫荆超越物象成为文化符码。尾联最见哲思——移植深谷的紫荆在寂寞中绽放繁奢,恰似君子处幽谷不改其志,在宋代理学“格物致知”的语境里,完成对草木精神向度的诗意诠释。


又寒食日见紫荆花有怀三馆

宋・项安世

东君老去梨花白,绯桃占断春颜色。

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

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

不解花枝缘底事,也来江上看閒人。

这首暮春咏怀诗以花事变迁为经纬,编织出时光流转中的深沉喟叹。开篇以“梨花白”“绯桃红”的浓墨重彩铺陈春盛图景,却在“东君老去”四字中陡然转向凋零——当姹紫嫣红皆成过往,唯有紫荆擎着最后的残红,如同历史长河中倔强的遗民。诗人驻足曲池旧地,昔年攒簇的花影与眼前孤挺的紫荆形成时空叠印,恍若看见自己的身影投射在汗青竹简之上。最末设问尤显苍凉:不解春光的紫荆兀自临江照影,恰似乱世文人守着不合时宜的坚持,在寒食烟雨中站成一道追问永恒的姿态。


湖州竹枝词

元・张雨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这首竹枝词以湖州水乡为布景,将少女心事化作春风里的茶香。前两句直白如口语,“临湖门外”的方位指引与“来吃茶”的率真邀约,打破传统闺怨诗的含蓄,漾起江南民谣的活泼涟漪。后两句镜头拉近:黄土墙、茅草屋的素朴底色中,一树紫荆兀自绽放,恰似少女不施粉黛的青春——那抹嫣红不仅是门庭标识,更是怦然心动的隐喻。全诗在俚语与雅意间取得微妙平衡,接续了《诗经》“投我以木桃”的古老情愫,紫荆花影里摇曳着中国爱情诗最本真的模样。

雨中花·龙宝寺紫荆

明・杨慎

一搦纤腰清瘦。六幅轻纱红皱。

粉熟香生,态浓妆浅,正是愁时候。

萧萧风雨黄昏后。云湿仙衣寒透。

正帘悄窗闲,灯昏酒冷,听尽莲花漏。

这首咏物词以紫荆为魂,在凄风苦雨中铸就晚明士人的精神浮雕。上片“纤腰清瘦”“轻纱红皱”的拟人笔法,将紫荆幻化为褪尽铅华的谪仙,粉香犹存却已洗尽浮华,恰似杨慎贬谪云南后的自我写照。下片风雨浸透的不止是仙衣般的花瓣,更是诗人饱经沧桑的心魂——帘幕低垂处,昏灯冷酒伴着莲花更漏,将时间切割成无限绵长的孤独。全词最痛处在“听尽”二字:紫荆在龙宝寺夜雨中聆听的,不仅是点滴到天明的雨声,更是整个时代碾过文人脊梁的历史回响。


田氏紫荆里

清・翁志琦

田氏遗墟没草莱,春风犹见紫荆开。

愿携当日连枝种,分与人间处处栽。

这首咏史诗以紫荆为时空信使,在废墟与新生间架起诗意的桥梁。首句“遗墟没草莱”泼墨历史荒芜,次句“春风紫荆开”陡然点亮生命奇迹——颓垣断壁中绽放的不仅是花朵,更是亘古传承的精神火种。后两句托物言志,“连枝种”暗合田氏三兄弟“紫荆复合”的古老传说,诗人欲将这象征亲睦的种子撒遍人间,让废墟里生长的文明基因在九州大地延续。全诗以草木见证沧桑,将一家一姓的典故升华为民族精神图谱的隐喻,在紫荆根系缠绕的黄土深处,埋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转载自古典诗词馆)

相关知识

形容紫荆花的诗词
鉴赏「Wisteria紫藤流韵」
祝贺第八届绿都芍药花文化节开幕诗词作品(七)
寒梅傲雪,暗香盈袖(六首吟咏梅花的诗词)
花韵诗词
诗词赏读|咏菊花诗词25首
花韵
中考满分作文借物抒情,花中琴韵:借花寄情
秋菊古诗(诗词).doc
描写菊花的诗词(整理9篇)

网址: 【紫荆花诗词】:紫韵流盈,花中寄情—顶端新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76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陕西最美的13个免费古村镇,你去
下一篇: 趣说成·植60s—棣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