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亦作“常棣”、“棠梨”,又名小碧桃,为蔷薇科落叶灌木。因棠棣花成对而开,“萼胚两相依”,俨如亲密兄弟,氤氲着一种亲密友爱的浓浓亲情,故比喻兄弟或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关系为“棠棣之华”;又因“棣”音近“悌”,被誉为和睦之花,故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及“棠棣之花,其萼相辉”等名句。
棠棣的花语是“高贵”。为何高贵?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棠棣》,一咏三叹:“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不仅灿烂了棠棣花的芳华,也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明理典范。怒放在《诗经》里的棠棣花,在深邃的《论语》中依然袅袅袅娜娜,一路芳香弥漫乡野山崖,开得炜炜如也,光华夺目。
咏棠棣花的诗很多,李商隐《寄罗劭兴》诗咏:“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刘禹锡有《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诗:“共羡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开。”其寓意显而易见,是说羡慕府中种植的棠棣花,比城外的野花开的早且美丽,也深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实乃全城府第公子不可比拟之意;白居易有“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诗句,令人无不随之唤起一种缠绵绯恻的记忆情感;范成大“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棣满地花”的诗,却为呈现出棠棣花开的壮观景致与豪迈气势。
看啊,虽然无风,却有漫天飘絮,满地飞花;虽然不雨,却见一地棠棣,令人回味悠长。郭沫若先生在抗战时写过一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叙述了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把聂荧、聂政姐妹俩赞为“棠棣之花”。
我喜欢棠棣花的朴素。的确,棠棣未开花时,似乎在乡村山野中毫不起眼。但她开的花纯洁而不娇艳,苍劲而不伟岸,柔中带刚,似乎总在坚持着什么;她诱人的清香,任凭哪一缕春风,都能把她带到远方去。不知名的小鸟,在花团锦簇的棠棣花枝上栖落,嬉戏着,相爱着,无意间的雀跃便把花瓣散落到风中、雨里,用生命诠释美丽,用果实奉献热情,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世界。
一个召公息棠荫的传说,今天依然倍感温暖、令人心灵震撼。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西周初期的召公常到田间地头体察乡情民意,坐在野棠梨树下休息,摘食棠梨果解渴,并感慨地赞叹,甘棠树好,郁郁葱葱,果实甜酸适口,百姓劳作体累,正可休息解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
于是,百姓皆夸其体恤民情、广施惠政。后人作《诗·召南·甘棠》颂召公:“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并集资修建召公祠,院内栽种甘棠树,纪念召公体恤民情、广施仁政博爱之心,故有“召公遗爱”之典故,成了千古美谈。因为爱其人,转而敬其树。不仅一如既往崇敬召伯,而且对他曾经休息过的甘棠树,也尊崇有加。睹树思人。不让修剪、砍伐,不许摧折弯曲树枝树干,一枝一叶也不忍伤害!百姓如此爱惜呵护甘棠,就是敬爱召伯。我不禁为召伯所感动,今之为政是否更应学召伯所为呢!
听老人们说,棠棣树是不老的。我相信!要不,棠棣花怎么能从千百年前《诗经》里走来,一直傲然怒放到今天,依然在装扮着繁花似锦、缤纷斑斓的春天……
——(选自图书《岁月当歌》,宋元翎著,2012年7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棠棣花的象征意义「关于棠棣花的花语和寓意」
“棠棣”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每天多认一个字:棠棣 「 táng dì」
花历、花令,花信,花信风
惊蛰二候花信风一棠棣
棠棣花开
《棠棣》
“棠棣花开 巧绘春天”棠棣之华邀您共度周末美好时光
春分二候的花信 风吹开了梨花是什么意思
惊蛰三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蔷薇
网址: 【花信诗话】(十四)棠棣:先于城外百花开 文/宋元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7689.html
上一篇: 典故 棠棣 |
下一篇: 历史上三对“棠棣情深”的皇家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