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花
斑茅花,中药材名。为禾本科植物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的花穗。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具有止血的功效。主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中文名称
斑茅花
道地产区
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
主治
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禾本科甘蔗属植物斑茅。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达2-4m,秆直径可达2cm。花序以下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60-150cm,宽2-2.5cm,先端叶片不显着退化。圆锥花序长30-60cm,宽4-13cm,主轴无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3.5-4mm,基盘有远较小穗为短的柔毛;两颖等长,第1颖先端渐尖,有2脊,脊缘有长柔毛,第2颖舟形,顶端渐尖,上部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有长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顶端尖或有小尖头,第2内稃长圆形,长约为外稃之半;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柱长而羽毛状。颖果离生。花、果期5-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
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