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Què Méi Ténɡ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
【原形态】
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
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具针刺。叶对生,卵形以至广椭圆形,长1~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下面叶脉显著,两面无毛,仅叶柄正面两边有毛;托叶早落。花形小,白色,芳香,有长柔毛,排列成顶生而呈穗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萼5,花瓣5,兜状,花盘杯状,5裂。果实紫黑色,近于球形,径约5毫米。花期9~10月。果熟期翌年4~5月。
更多:https://www.bmcx.com/
【生境分布】通常栽作绿篱。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
治疥疮,漆疮,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剂。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治水肿:雀梅藤二层皮。朱砂一钱五分,绿豆粉一两。研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福建)
【摘录】《*辞典》
声明
本站不涉及文章中商品销售,请您知悉。
相关知识
雀梅藤
雀梅藤根
雀梅藤叶
梗花雀梅藤(梗花雀梅藤)
梗花雀梅藤,梗花雀梅藤的功效与作用
“盆景七贤”之一——雀梅藤
雀梅藤的功效与作用
【雀梅藤的功效与作用】
雀梅藤形态及价值盘点
雀梅藤果可以泡酒吗
网址: 雀梅藤的介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0075.html
上一篇: 雀梅藤叶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
下一篇: 雀梅藤根的功效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