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荔枝核,就是吃荔枝剩下的果核,多数人都把它当作废物扔掉了,至于它如何成为一种中药,还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传,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这时,他的妻子春兰进来,看见桌子上摆着许多荔枝核,就捡在一起,找了张纸包起来,随手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时间一长,就忘掉了。
一个月后,白居易因受凉得了疝气病,行动不便。春兰便到郎中家取药,郎中间明病情后,把预先包好的一包中药给了春兰。春兰回到家,因为家务活儿忙,没有立刻煎药,就顺手放在她原先放荔枝核的抽屉里。过了一会儿,活儿忙完了,春兰准备好药锅,从抽屉里拿出郎中包好的中药,打开一看,是几粒荔枝核。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存放的荔枝核,“是不是拿错了”,她想,于是打开另一个纸包,一看也是荔枝核,两个包儿一个样。她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难道郎中给的药就是荔枝核,这荔枝核能治疝气病勺为了慎重起见,春兰又到郎中家询问,郎中说他给的药就是荔枝核,荔枝核是治疗疝气病的良药,他曾治愈不少疝气病人。春兰这才熬了荔枝核水,让白居易服用。没过几天,白居易的疝气病就好了。以后,他逢人就说,见人便讲,荔枝核能治疝气病。后来,自居易到京城居住,又告诉了一个御医。御医在编修“本草”时,收集上了荔枝核,就这样,荔枝核成为一味中药流传下来。后世的《本草纲目》记载道:“荔枝核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又云:“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其实结而核肖睾丸,故治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本草备要》也记述:“荔枝核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现代中医临床也常用荔枝核,为散寒祛湿佳品,肝经血分良药,能行血中之气,祛湿散寒通滞,治疗因寒而致的疝疾、胃痛等症。
荔枝核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核:别名 荔支、丹荔、丽枝。常绿乔木,高8~15m。小枝有白色小斑点和微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革质,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4cm,幼时橙红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花萼杯状,4裂,密被柔毛;无花瓣;花盘肉质,环状;雄蕊8,子房密被柔毛。果实核果状,近球形,果皮干硬较薄,有瘤状突起,熟时暗红色。种子黄褐色,假种皮白色内质,味甜可食。花期2~3月,果期6~7月。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 多栽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采制 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性状 种子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味微甘、苦、涩。
化学成分 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皂甙、鞣质。
性味 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英文名】 SEMEN LITCHI
【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制法】
荔枝核: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盐荔枝核: 取净荔枝核,捣碎后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 。质硬,子叶2 ,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
【鉴别】本品粉末棕黄色,镶嵌层细胞黄棕色,呈长条形,由数个细胞为一组,作不规则方向嵌列。星状细胞淡棕色呈不规则星状分枝,分枝先端平截或稍钝圆,细胞间隙大,壁薄。石细胞成群或单个散在,呈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长方形或长圆形,多有突起或分枝。子叶细胞呈类圆形或类圆多角形,充满淀粉粒,并可见棕色油细胞。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 4.5~9g 。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性状鉴别 种子长圆形或长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5cm。表面棕色至棕红色,稍具光泽,有不规则凹隙和细皱纹;一端平截,有近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5-7mm,另一端圆钝。质坚硬,剖开后种皮薄革质而脆;有2片肥厚子叶,橙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另 粉末特征:淡棕色。①种皮外表皮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侧面观细胞1列,栅状,长34-59μm,宽10-17μm,壁增厚,非木化,外被角质层;表面观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②石细胞类圆形、类多角形,多数有突起或分枝,分枝先端平截,细胞直径17-34μm,壁厚3-10μm,纹孔及孔沟较稀疏,层纹不甚明显。③星状细胞为种皮通气组织,呈不规则星状分枝,细胞间隙大,壁薄,无孔沟。④镶嵌层细胞徽黄绿色或淡黄色。呈长条形,长17-46μm,直径3-8μm,壁薄,微木化,由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⑤子叶细胞类圆形或类圆状多角形,直径22-51μm,充满淀粉粒,淀粉粒溶化后留有类圆形痕迹。有的细胞含黄绿色或黄棕色油状物。⑥淀粉粒单粒类球形、卵圆形,少数一端尖或两端尖,直径3.5-18μm,长
至23μm,脐点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少,2-4分粒组成;半复粒少,脐点2-3个。
相关知识
【荔枝】价格
荔枝味道解析:如何挑选与品尝不同品种的荔枝美味
荔枝的历史
荔枝小核品种
7月“第一果”!补肝养血、安神益智,入菜也美味!但千万别这么吃……
小核荔枝是什么品种
核大的荔枝是什么品种
荔枝的核能吃吗荔枝的营养吃法
荔枝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3种常见的荔枝品种
网址: 荔枝美味 核亦有妙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1366.html
上一篇: 荔枝红中的文明密码——潘冬梅《荔 |
下一篇: 荔枝核泡水喝的功效 荔枝核煮水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