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推进齐鲁天路农文旅融合——聚焦安丘发展三策③

推进齐鲁天路农文旅融合——聚焦安丘发展三策③

齐鲁天路犹如一条彩色飘带,沿潍坊南部山区绿色屏障逶迤而来,在安丘这片绿水青山之地打了一个美丽的“结”:“中国美丽田园”辉渠梯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获鹿山谷、“全国最美古银杏树”等40余个省级以上旅游景点串成一道美丽的山水璎珞。

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如何将生态资源转换为经济价值?安丘市敏锐地意识到,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城市文旅热度的最大突破口就是齐鲁天路,将齐鲁天路农文旅融合作为建设“生态美”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战略,走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辉渠镇半亩山塘民宿成为潍坊市三星级民宿,获鹿山谷康养中心成为今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签约项目,机车驿站为全国1.2万车友提供服务……充分盘活山区乡镇闲置资源,做大做优天路沿线的农品销售、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这条被誉为“中国最美自驾路线”的盘山公路,正以农文旅融合的蓬勃活力,成为安丘发展的“黄金走廊”。

从空中俯瞰,齐鲁天路辉渠段状若盘龙。

一条天路串起四季果香

三伏天的太阳刚爬上山梁,孝德山庄的桃林已经蒸腾起蜜糖味的暑气。

“金玉油桃”的果皮被晒得透亮,点缀在墨绿色的枝叶间。孝德山庄生态农场负责人郝连云手里的剪子“咔嚓”一响,熟透的蜜桃便落进篓里。“‘金玉油桃’这个品种在7月下旬就开始成熟了,这个品种果型大,口感特别甜,挂果时间又长,售价稳定在10块钱一个。”郝连云一边在桃林中忙碌着,一边向记者介绍。

山下搭起的凉棚里,城里来的娃娃们正在分享黄桃罐头。在他们身后,不同品种的桃子整齐排列在果盘里,引来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手机镜头里,饱满的桃子泛着琥珀色的光晕。借助齐鲁天路带来的客流量,孝德山庄积极发展生态采摘、农家乐、观光旅游,实现从“农产品出山”到“游客进山”,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增收60余万元。

每年5月,石埠子镇的樱桃市场格外繁忙。

一条齐鲁天路,拓宽了优质农品的销路。

不仅是在孝德山庄,石埠子镇的优质大桃在齐鲁天路的助力下也卖出了好价钱。目前,石埠子镇已经形成以北郎庄村、南郎庄村为中心的大桃培育基地,日均交易量达50万公斤左右。

一条天路串起四季果香。在留山生态农业产业园,这里种植了百香果、西瓜、猕猴桃、蜜汁李子等特色农产品,集观赏、采摘、科普于一体,带动周边12个村、2200多名群众致富,人均年增收1.5万元。

齐鲁天路沿线有石埠子樱桃、柘山蜜薯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依托这些资源,安丘集中力量建设天路沿线32个生态农场,设计“安丘天路”农业地图,规划“四季果香”采摘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6条。不仅农业资源丰富,这里还有“中国美丽田园”辉渠梯田等40余个省级以上旅游景点,以及摘药山老子文化、留山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犹如一条“金腰带”,齐鲁天路融合沿线自然的馈赠、农业的智慧与人文的积淀,串联“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催生出“观光—体验—消费—传承”的全产业链,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游客在天路上一家民宿小酒馆里参观。

一片乡愁织就千畴锦绣

这个夏天,位于辉渠镇的“半亩山塘”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信步走进小院,只见一泓碧水倒映着天光云影和青瓦石墙的轮廓,这座由百年石屋改造成的“小隐于野”特色小院里,飘来了现磨咖啡的香气。“90后”姑娘李紫嫣正忙着给新栽的绣球浇水,她身后的小院里,游客们对着满院花朵拍照,山泉泡的绿茶在玻璃壶里打着旋儿——这个在短视频平台拥有数十万播放量的网红打卡地,在5年前还是一处杂草丛生的小院。

这是一场青春版的“归园田居”。2020年,毕业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李紫嫣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返乡创立潍坊半亩山塘田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她投资400余万元,对辉渠镇获鹿山前、小麦峪村等地的老旧住宅进行改造,打造出“半亩山塘”“小隐于野”等6大板块共15处特色小院,涵盖民宿、餐饮、团建、露营、研学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火了周边乡村游,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40万元。

“我们以‘一亩青山半亩塘’为特色,通过文化创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现在年接待量达10万人次,还吸引了众多在外青年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想通过古村落保护、文化传承与生态治理,让‘护住乡土、留住乡亲、记住乡愁’理想、理念变成现实图景。”李紫嫣说。

乡愁为墨,山水成卷。

辉渠镇的获鹿山谷去年刚刚捧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金字招牌,而今又迎来康养中心综合体项目。

距离获鹿山谷几公里的小麦峪村,昔日闲置的15套老屋如今焕发新生:“峪见·自然里”的石磨坊飘出豆香,溯溪水上乐园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傍晚出来乘凉的村民们最爱坐在新建的观景平台上,看着停车场里越来越多的外地车牌,脸上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游客多了,村里热闹起来,山货都不够卖。”

合力牧场亲子乐园

同样在辉渠镇的百泉禾墅萌宠乐园,孩子们追着小动物喂食;夜幕降临时,灯笼次第亮起,点亮了城里人的乡愁,吃住行游购娱在这里一站式“配齐”。在合力牧场,餐厅里刚出锅的奶酪泛着诱人的光泽,游客们戴着草帽去喂住在小木屋里的奶牛,这座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国家级生态牧场,以奶牛、肉牛养殖为主,配套沼气工程、果园、蔬菜种植温室等功能区,实现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一体化发展。

乡村生态美,旅游热力足。从获鹿山谷的康养蓝图,到小麦峪村的整村运营,从百泉禾墅的文旅矩阵,到合力牧场的生态循环,安丘用实践证明:当乡愁以鲜活的姿态融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脉络,青山绿水就会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生态与产业的共生共荣。

歌尔Gcamp营地

一城诚意汇聚八方客流

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努力,天路沿线已形成了“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生态,涌现了一批流量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以Gcamp营地为例,这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余元,是国家自然教育基地、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成为全国的露营基地、天路农文旅融合的示范标杆。

当下,流量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流量越大,市场就越有活力。立足文旅产业基础,安丘组织了一系列节会活动,在确保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月月有活动、流量不下滑。

四季节会燃动青山,八方客流汇成星河。今年以来,安丘市在天路沿线举办了全国机车嘉年华、辉渠桃花节、石埠子樱桃节、柘山老子文化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5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9%。

天路上的机车驿站

在安丘看来,好生态是最大的流量密码。流量将安丘变成了青春引力场,入夜后的机车驿站灯火通明,来自全国的重机车爱好者在此集结。“‘安丘天路’在机车圈是‘网红’,这次专门来打卡!”一位外地车友展示着行车记录仪里的盘山视频。沿途的路牌、停车场等设施让年轻游客直呼“贴心”。据悉,位于天路旁的机车驿站,每年服务全国车友达1.2万人次。

如何将“流量”变为“留量”?如何利用好当下齐鲁天路农文旅融合发展“天时、地利、人和”最佳时机,乘势而上,将齐鲁天路打造成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做优城市服务是关键。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是发展农文旅产业的基础”在安丘干部群众中形成了朴素的共识。

当下的安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看得见的发展变化:生态农品的品质享誉全国,拥有“双码认证”等品质保障、有“安丘农耕”品牌宣传推介,好的农产品很轻松就卖到全国各地,也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关注点吸引到安丘、把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到安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大市场。与此同时,消费趋势又催生家庭亲子游、周末微度假等新业态。

从“卖特产”到“卖体验”,从天路机车驿站到牧场果园等新业态,安丘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转化路径,传统乡村也能承载年轻业态,绿水青山定能持续释放金色价值。

记者:石莹/文 巩建国/图 张钊庆/视频

编辑:冯媛媛

相关知识

武穴市花桥镇铺就农文旅融合发展多彩路
簕竹镇:坚持“党建+”,绘就农文旅融合“好风景”
花卉产业驱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莱芜姜 赢健康 创未来——2024中国·济南(莱芜)第十一届姜博会暨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成果丰硕
建好主城后花园 绽放美丽经济 佳木斯市郊区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凯里市“赏花”经济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农促旅,跑出农文旅融合“加速度”
江川区光山村铺就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湾沚区花桥镇:“农文旅融合”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棚里的“农业转型升级”记——黄冈齐农生态农业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网址: 推进齐鲁天路农文旅融合——聚焦安丘发展三策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33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秦皇岛集发农业观光园
下一篇: 科技驱动“新农业” 电商拓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