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专家解读】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专家解读】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21世纪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时期。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总患病率增加的同时,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也明显增加。 老年糖尿病患者与中青年两者在自身状况、糖尿病临床特点、罹患其他疾病和已存在的脏器功能损伤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往往具有临床症状相对隐匿,低血糖风险高,病程长,并发症合并症多等特点,因此临床应充分结合老年糖尿病自身特点,进行综合有效管理。

“综合评估”

制定老年糖尿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基础是对患者情况的综合评估,以提高对患者的了解度。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

1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包括总体水平(HbA1c、糖化白蛋白是最好的指标)、实际血糖波动情况(幅度大小和影响因素)、血糖变化的特点(空腹抑或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短期还是长期高血糖);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包括饮食和运动情况、现有降糖药治疗方案(剂量、方法)和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等。要求和督促患者自测血糖,获知患者血糖变化的特点,为调整降糖治疗打好基础。

2了解患者自身血糖调节能力:

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条件时可与血糖检测同步测定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和C肽浓度,结合病程、血糖变化情况了解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3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肥胖:

凡是老年人均应定期进行身高、体重(计算BMI)、腰围、血压测定,鼓励患者学会自己测量脉率,不仅会触摸桡动脉也会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每年到医院测定空腹血糖、血尿常规、血脂四项、血尿酸,同时测定血液中肝酶和肾功能指标,有条件者可测定血清蛋白质、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评定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血管疾病风险,以便为患者确定饮食食谱,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4评估并发症和脏器功能:

了解主要脏器功能是否存在异常或潜在的功能不全,包括心、脑、肺、肾、胃肠道和泌尿系功能。有无其他伴存影响寿命的恶性肿瘤、严重疾病,营养状况如何,有无肌少症,评估预期寿命。鼓励老年患者主动接受口腔检查,及时防治牙龈病变和龋病。

5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判断患者的体能、跌倒和骨折风险;通过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视力和听力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表)的评估判断患者的个人行动能力;从糖尿病知识获取程度和自我健康需求判断患者的自我约束力。

第1、2条是合理选用降糖药的基础,规避乱(滥)用药;第3、4条是综合治疗、全面控制心血管风险、保护脏器功能的基础;第5条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尽可能做到对患者有全面了解,方能有助于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

“四早原则”

早发现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者、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和向心性肥胖)应列为重点防治对象,积极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做好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防发病)。

早诊断

鼓励高危患者定期体检和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糖尿病威胁,尽早开始保护自身胰岛细胞功能。

早治疗

一旦检查发现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是开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防治糖尿病的警示点,如经过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6.5%可考虑启动降血糖药物治疗。

早达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控制目标包括血糖和非血糖的其他代谢相关指标。已有研究显示,对存在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单纯控制血糖可能得不到心血管获益,而综合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早达标方可早获益。

“重视自我管理”

血糖监测有必要

患者及家属应主动参与血糖管理,对改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有积极的作用,有血糖仪的患者可居家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了解血糖变化情况,自己操作有困难的老年患者可以到社区医疗站进行血糖监测。

饮食控制要适中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应当保证所需热量供给、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忌食肥肉、荤油等高脂肪食物,多食粗粮杂粮、豆类及新鲜蔬菜,增加纤维摄入,忌烟酒。

运动要适度

运动前需进行运动安全性评估,及身体状况评估。老年患者在运动前后应常规对鞋袜及足部进行检查,如果心肺功能好,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中低等强度运动,如果严重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暂不宜运动。

合理选择降糖药

可以考虑首选不易出现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PP-4 抑制剂等。年龄不是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对使用上述药物血糖难以控制达标,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低血糖风险可控的患者,可酌情选用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药物和餐时血糖调节剂,但应尽量避免使用降糖效果很强、作用时间很长、低血糖纠正困难,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药物,如格列本脲。

警惕低血糖


低血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发抖,乏力,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等,而低血糖绝大部分原因是饮食和运动不当。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用药后及时进食,不过分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血糖偏低,及时加餐,定期医院随诊,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药物,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合理运动,主张中、轻度运动,发生低血糖,立即进食15-20g葡萄糖,15分钟再次监测血糖,直至低血糖纠正。UEditor_snapScreen_tmp.jpg

相关知识

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能?——注重自我管理支持
老年共病患者健康赋权、自我管理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研究
上门入户送技术 同心共筑健康梦——西安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委会开展“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及健康指导”系列服务活动
乌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益
@糖尿病患者们 冬季寒冷 多注意呼吸道疾病与饮食健康
糖尿病患者如何养生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益处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肝肾
糖尿病患者如何掌握夏季的营养配餐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吃水果?

网址: 【专家解读】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39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科学保花保果保丰收
下一篇: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