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木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桂木,中药名。为桑科桂木属植物桂木ArtocarpuslingnanensisMerr.,以果、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肿痛。根:健胃行气,活血祛风。用于胃炎,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
桂木
别名
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
性味归经
果:味甘、酸,性平;根:味辛,性微温
药材分类
植物
目录
功效作用植物学信息功效作用
功能
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根:健胃行气,活血祛风。
主治
果: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肿痛;根:胃炎,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均为0.5~1两,水煎服。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桑科桂木属植物桂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5m,有乳汁。叶革质,长7-15cm,宽3-7cm,全缘,叶柄长8-12mm,托叶佛焰苞状,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生于叶腋,具短柄,长6-8mm;雄花花被片2-3,雄蕊1;雌花序近球形,单生于叶腋,花被管状。聚花果近球形,直径2-3cm,平滑。
分布区域
广东、海南、广西。泰国、柬埔寨、越南北部
生长环境
生于中海拔湿润的杂木林中。